总体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管理措施一、总体施工方案(一)、确定工程施工总体目标本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进度紧,我们将以科学的道理、精湛的技术、娴熟的工艺精心组织施工,实现我们予以业主的承诺,全力实现如下施工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保证工程竣工后苗木养护期至少五年,终生提供技术服务并终生免费养护,整治后的山体达到预期效果(详见效果图),最后验收时,绿化种植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工程进度目标:接到中标通知书后,迅速与甲方协调签订合同,并响应作进场准备,力争五日签订完合同,签订合同后3-5天进场施工,2009年4月15日竣工(提前15天)。
3、安全生产目标:防止重伤,杜绝死亡,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中毒事故等“五无”要求。
4、文明施工:努力做好规管理,场容和场貌创一流水平,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二)、建立健全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经分析研究决定,本项目施工必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管理班子直属于公司本部管理,缩短管理链条,减少中间环节,做到项目经理部人、财、物、责、权、利六者有效统一,真正调动项目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按照“经营观念新,组织能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原则选派项经理,下达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成本目标、安全目标四大项目指标。
由项目经理依照经理负责、合面管理、集体承包、集体决策、风险抵押、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组建一个“一岗多职,精于高效”的项目经理部。
选拔人才遵循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工作认真、能吃苦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经初步确定,高新区大山坡北坡破损山体修复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部如下表构成,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生产、全面完成各项施工目标。
见下图:高新区大山坡北坡破损山体修复治理工程机构框图(三)、作好施工准备工作3.1、制定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分为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力组织准备和施工现场准备。
为了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加强对其检查、必须根据各项施工设备的容、时间和人员,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3.2、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事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具体有以下容:3.2.1、施工图纸会审: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施工图,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容,熟悉设计目的、设计意图、领会设计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作好图纸会审纪录。
(1)图纸会审的依据①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土方竖向设计、种植设计和城市规划等相关资料文件。
②调查、搜集的有关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原始资料。
③设计、施工验收规和有关技术规定。
(2)图纸会审的目的①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的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园林产品,创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景观景象。
②在工程开工前使从事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以及成景的关键部位与景观构成要素。
③通过图纸会审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改正在施工开始之前,为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
(3)图纸会审的容①审查拟建工程的地点、围与区域、城市或地区规划是否一致,以及种植设计所使用的植物材料、规格、种植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②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政策。
③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在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④工程所用的主要植物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
⑤明确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以及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的施工条件。
3.2.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应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1)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地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土壤情况;土壤酸碱度;地下水位情况;土的冻结深度和雨季的期限、最高与最低气温、平均温度、积温等情况。
(2)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现场情况以及当地可利用的地方材料状况;苗圃苗木供应情况以及当地运输状况;地方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状况;当地消防、治安状况和参加施工单位的力量状况。
3.2.3、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接收工作:现场交接的重点是施工测量与有关资料的移交,熟悉场地情况,包括场地构筑物、地下管线埋设等。
3.2.4、编制施工图预算:依据设计施工图,招标文件、合同条款编写详细施工图预算,它是工程结算、进度拨款、成本核算、材料计划编制、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3.2.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它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条件,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收集以前施工的各种经验,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3.2.6、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工程容、施工现场、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验收标准等进行交底。
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交底后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3.3 物资准备材料、构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
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3.3.1、植物材料的准备(1)按种植设计所要求的苗木种类、规格、数量编制苗木需量计划。
对于需购买的苗木,应提前选好苗木,签订供购合同,安排好运输、栽植方案。
(2)种植材料准备:包括种植土、肥料、农药及生长剂等辅助材料,根据工程容确定需用量,确定好货源,签订购买合同,据进度要求制订进场计划,组织好运输。
3.3.2、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工艺的需要,编制施工机械使用计划,确定进退场时间,对公司自有的机械设备,提前检修,保养好,按时组织进场;对于需租赁的设备,提前签好租赁合同。
3.3.3、安全防护用品的准备:主要安全防护用品需开工前提供好。
3.4、劳动力组织准备施工组织机构在前面已有详述,本项目的施工队伍均由本公司具有丰富土建技术、绿化种植、苗木养护经验的职工带班。
依工程要求,成立各施工班组。
依据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进度要求,再组建若干个小班组。
投入施工人员数量,详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
劳动力组织还必须做到:3.4.1、按照开工日期和工程进度要求,准时组织劳动力进场。
3.4.2、对职工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生活。
3.4.3、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质量等方面的技术交底。
3.4.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职工行为。
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以及植物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
3.5、施工现场准备3.5.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总平面图及给定的坐标控制网,进行施工测量。
3.5.2、做好“四通一清”“四通一清”是指水通、电通、道路通畅、通讯通畅和场地清理。
3.5.3、建造临时设施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造临时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生产、办公、生活、居住和储存等临实用房。
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平面(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排材料进场,成品、半成品仓库等。
3.5.4、安装、调试施工机具按照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将施工机具安置在规定的地点或仓库。
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3.5.5、积极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就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接洽。
(四)、绿化种植阶段:主要完成绿化种植地的乔木、花灌木种植。
包括换土和土方调整到位,植物栽种和修剪成型,绿化养护等。
(五)、收尾阶段:主要零星工程收尾,现场清理,组织准备验收工程等。
二、主要施工方法(一)、地形整理工程在本工程中,必需遵循从上向下的施工程序,削坡线由测量定点.坡面清理不留松岩,定期由地质技术人员检查跟踪,发现坡面异常,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l、施工顺序(1)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 开通到坡顶的道路。
2 供水管线的贯通,为施工提供必要的用水。
3 电路的贯通,为施工提供必要的用电。
(2)工程开工,首先要明确,本次削坡施工难度较大,一定要严格按照从边坡上部开始向下进行削坡,即先上后下的分层削坡的程序进厅。
施工顺序:穿孔——破碎——次搬运——二次搬运。
2、削坡方法(1)采用人工爆破方法;①将块径≥l米以上的大块岩石凿岩爆破破碎;②按设计由测量人员放线进行削坡;③爆破作业应由具有资质的爆破公司承担。
(2)采用机械施工①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破碎的松散岩石推到边坡下部;②根据设备能力,分层开挖的层高一般为3~5米,降完一层再降下一层;③在边坡的下部坡脚处,由挖掘机将削坡岩块按设计平整。
3、稳定边坡的方法山于整个治理区围的边坡坡角较陡,有的坡面成直立状,边坡垂高又大,各区边坡坡面上普遍存在松动岩、悬挂危岩,边坡顶上部又存在5m左右厚的中强风化层,因此,边坡极不稳定。
根据边坡现状及工程地质条件,拟定稳定边坡的方法:采用削坡的方法,消除滑坡、塌方、滚石等地质灾害的安全隐患。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设置二级或二级马道,作为安全平台。
这对边坡排水及进行生态复绿都有利。
(1)边坡高度大,场地围较大,可利用价值高。
有必要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
为此,采用合理的边坡角、设置马道,作平台,进行规削坡是很有必要的。
马道的施工按设计进行,在削坡时就考虑水沟水流的走向。
平台面为外倾缓斜坡面,倾角5度以上,平台宽度为3~4m。
侧设排水沟,沟宽0.4m,沟深0.4m。
台阶外沿铺设植生袋(一种类似于草包的边坡绿化材料)以挡土,台阶上尤其是侧和中部回填不少于0.5m厚的耕植土以种植乔灌木。
(2)设置截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坡面修建截排水沟,在坡顶上修建截水沟是为了将坡面上外围的地表水截入水沟而排到边坡以外去,坡顶截水沟采用片石浆砌,片石所采用的料石为不易风化的石块,石块厚度250mm,要求采用挤浆法,做到灰满缝严,砌筑坚实。
水泥砂浆等级为Ml0。
沟深0.5m,底宽0.5m。
在修建时必须将截水沟镶入坡体中,沟外壁可高出地面。
让地表水顺坡流入截水沟,走向上要考虑水沟水流的走向。
坡顶截水沟可视情况而定,边坡上缘接近山脊部分可不做截水沟。
(3)在坡脚处修建挡墙确保场地的绝对安全在坡脚外修筑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土墙,外墙面采用直立式,侧墙背坡度为l:0.6,平均高度1.5m,下部墙厚度1.2m,上部厚度0.6m。
墙设宽度不小于4m的绿化带。
砌筑石料就地取材,块石厚度不应小于200mm,外露面应用M10砂浆勾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