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

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

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

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餵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後,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

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於犯错的限制。

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

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的部位命名。

原因是在六岁以前的个体,期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体上的部位获得满足的。

因此这些部位即称性感带区。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期
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

1口腔期(oral stage,0~1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嚥等活动获得满足。

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

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後遗性的不良影响。

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

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

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言是重要关键。

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後遗性的不良影响。

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复、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
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

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

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以父母中之异性者为「性爱」的对象。

於是出现了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父情结。

4潜伏期(latent stage,7岁至青春期)
七岁以後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

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
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5两性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後)
此时期开始时间,男生约在13岁,女生约在12岁,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

自此以後,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以臻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