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报栏目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校报栏目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校报栏目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近年来,我们在总结办报经验的基础之上,按照“坚持方向、充实内容、突出重点、贴近生活、活跃版面”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实际,对校报栏目进行了进行了一些调整。

改版后的校报除保留原校报的风格外,增加了各个版面的栏目主题。

比如第一版的“新闻综合版”,第二版的“学生习作版”,第三版的“教师文苑版”,而第四版则根据来稿情况以及学校当前工作的具体安排灵活确定版面内容。

在版式设计上,力求图文并茂,新颖灵活。

一、栏目设计应注重思想性。

这方面我们主要围绕某一报道主题,推出综合性、全方位、深层次的系列报道,以强化宣传效果,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如2005年6月,我校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为了总结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经验与体会,我们推出了“文化长廊”专版,介绍我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2006年11月,我校班主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曾淑琼老师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为了弘扬我校班主任队伍的无私奉献精神,2006年第八期我们推出了“班主任风采”专版,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和育人经验;2007年1月,我校组织领导和教师到河北衡水中学考察学习,我们推出了“学衡水经验,创四中辉煌”专版,掀起了我校学衡水经验的热潮。

二、栏目设计应注重可读性。

要看报纸的好与坏,内容是关键。

第一版,主要回顾了这一个月的活动、新闻,真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班事级事学校事事事关心;第二版《佳作品茗》,这一版真是“群文争艳”,学校文坛精英都云集在此,美文一篇接一篇,让人目不暇接。

诗歌、记叙文,写
景的状物的、写人的,一篇篇是那么空灵、唯美,让人赞叹不已;第三版《春风化雨》,这一版主要写了老师或家长教子的方法和经验,是家长与老师间沟通的桥梁,让其他家长来学习借鉴!我们在校报改革中大力提倡“短、实、深、活、美”的文风。

短,就是多发短小精悍的报道,突出文章的新闻点,增大报纸的信息量;实,就是要求文章事实准确、内容实在,不空发议论,使每篇文章在报上所占版面“物有所值”;深,就是力求文章事实要深入,理论有深度,分析要透彻;活,就是追求内容新鲜,文章生动、流畅、活泼;美,就是文风正,文采好,文章能给读者以享受。

一方面,我们对来稿严格把关,按质取文;另一方面,我们对每篇稿件都予以必要的斟酌锤炼,使之更臻凝练与完善。

在改进和加强新闻报道的同时,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我们开设了“运动会剪影”、“军训生活记”、“名师访谈录”、“管理纵横谈”、“中秋节抒怀”、“进校新感悟”等10多个栏目。

三、栏目设计是应注重学生心理。

当代中学生--校报读者的主体,更有其鲜明的特点及性格特征。

尽管当代中学生有着许多身心方面的优势与长处,但也存在着许多心理冲突、困惑和迷惘。

他们独立意识增强,追求平等公正;他们情绪不够稳定,容易走向极端;他们渴望尊重与理解。

特别是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批判旧事物,崇尚新事物,爱标新立异。

这些特点反映到读报心理上主要表现是:1.喜新心理,即喜欢报纸上传播和宣传的东西是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知识。

2.喜奇心理。

即喜欢新奇、特殊的信息和知识。

3.喜刺激心理。

即喜欢刺激大脑处于兴奋的事物。

4.喜竞争心理。

即喜欢两种矛盾力量的冲突、竞赛,如:演讲比赛、歌手大奖赛、球赛等。

5.接近心理。

即发生在读者身边
的新闻比远离读者的新闻更能吸引读者。

校报读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对我们的校报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要求。

校报要办到师生心里,栏目设计不能忽视学生心理特征,应把它作为我们栏目策划思考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栏目版面设计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才能吸引师生的无意注意,继而转为对该栏目的阅读情结。

首先是栏题应简练明快,易懂易记,活泼、温馨,有吸引力。

其次把栏目中最有震撼力的文章标题突出处理,从而对读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将各篇文章有序联结,使师生对栏目产生心理认同,引起心理共鸣。

四、栏目设计应不断调整和创新。

要使栏目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保持鲜明的个性。

要针对师生读者,做精,做透。

也只有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师生的需要,或在报道方式方法和内容上与读者需要有某种契合,栏目内容与师生生生活贴近,才会赢得师生的认可。

一是内容要丰富,题材广泛;二是视角要广,栏目内的文章,虽独立成篇,但数篇成线,线贯主题,“横看成岭侧成峰”;三要树立创新观念,这是栏目的内容、角度、时效、形式等方面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要善于发现新事物,紧贴热点。

要开掘新内容,力求全面反映中学教育的新动态、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新思想、新事件、新问题等。

要探索新的角度,新的语言,用新的理念写出自己的新意,给师生耳目一新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