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性研究ppt【全套】
质性研究的特点
发生在自然状态 使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尊重参与者的观点 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 以文字而不是数字回答问题 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报告资料应穿插较多参与者的原本陈述
质性研究者的特性
弹性和开放性(flexibility and openness) 适当性(appropriateness) 真实性(authenticity) 直觉性(intuitiveness) 接受性(receptivity) 互惠性(reciprocity) 敏感性(sensitivity)
观察者身份作为参与者(observer as participant) 参与者身份作为观察者(participant as observer) 完全参与者(complete participant)
非参与观察法(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研究者对参与者的活动是纯粹的观看,没有互动。研究者置身于被 观察者的生活世界之外,从旁观者的角度与立场,来了解现象或行 为的意义。
同性恋者少年的家庭虐待
为了界定新的概念或形成新的研究假设
想要探讨的现象是具有开创性的假设 要对新概念进行较明确的定义 例:建构女性观点的生命伦理概念
选用质性研究的依据(续)
希望从当事人观点捕捉“活生生的经验”
强调内在特殊性,捕捉受访者的观点 不是试图用“客观”局外人的观点来做表面的解释 例:研究患某种慢性疾病患者的体验
例:为何丈夫陪同产妇时间长就会减少产后抑郁症?
变异性问题:变数和变数之间的相互关联 分析特定变数值的变化对于其他变数值变化的影响
例:是否丈夫陪同产妇事件的长短对产后抑郁症有影响?
选用质性研究的依据(续)
想要探索一个少有人知的主题
很难预先建立假设 对其进行根本的认识,从而探索现象存在的真实含义 例:未婚怀孕少女对人工流产的决定过程
探讨敏感与深度情感方面的主题
研究者需要与参与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例:HIV/AIDS、同性恋、夫妻感情
确定研究场所
有利于研究并适合进行资料收集 尽量不改变现象发生的自然环境 可及性:空间距离、研究经费 可得性:参与者与有关部门的配合
研究参与者的选择——抽样方法
质性研究抽样的目的是确保抽样具有目的性
选择不熟知的研究主题
优点:以一个旁观者来做研究较能客观的体察隐含的文化 缺点:可能会因为对事物的不了解而产生偏见
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努力以被参与者接纳,取得信任和合作
选用质性研究的依据
想要研究的问题属于过程性问题,而非变异性问题
过程性问题:有关事件对于牵涉的人们的意义 物质和社会情境对于这些事件的活动和影响
目的抽样(purposive sampling) 选择信息量丰富的案例来进行深入研究 例:癌症患者如何应对疼痛 接受精神治疗患者的经历
理论抽样(theory sampling) 通过确立研究对象中导致变异的条件和过程,来建立一种理论解释
研究参与者的选择——样本量
资料的丰富程度比参与者的数量更重要 饱和(saturated)原则:即使在纳入新的样本单元后,也
护理质性研究
主要内容
质性研究的概念 质性研究的特点 质性研究的选题 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质性研究的质量
引言
科学研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类。
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量性研究方法,强 调由公平的抽样来证明假设的成立与否,进而推出一个对 于整体皆适用的理论。
社会学 人类学
录音访谈
无结构访谈;参 与性观察;实地 笔记
参与性观察; 备忘录;日记
文件;记录; 照片;社会关 系图
选择研究范畴
选择熟知的研究主题
优点:研究者易于切入和发展良好的关系 拥有研究主题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缺点:研究者过于熟知,容易忽略更深层次的探究 参与者认为研究者已经知道所有,不愿进一步暴露自己
质性研究的分类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问题 基础
现象学
意义类问题: 哲学
了解生活经历 的本质
资料收集的方法 其他资料来源
录音谈话,笔录 个人经历中的有 关轶事
现象学文献; 哲学反思;诗 歌;艺术作品
扎根理论 人种学
过程类问题:
了解时间维度 上事情发生的 变化
描述类问题:
对文化群体的 价值观念、信 念和行为进行 描述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护理人员尝试使用在社会科学 和行为科学中已普遍运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来获取护理知识 ,理解人类的独特的、变化的、整体的本质。
质性研究的概念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 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 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 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4)
资料收集的方法——观察法
观察法资料的记录:田野笔记(field note)
明确而具体的描述行为和事件:直接、详细,不做任何扩展、推论 分层记录
第一层:观察时或观察后立刻记录 第二层:追加不确定的观察内容,自己的分析 第三层:在前两层基础上初步的抽象化结果
记录自己:自己在观察过程中产生的印象、感觉。需用特殊符号标 示
没有新的信息出现 研究者需根据可获得的时间、财力来权衡研究的深度和广
度,并明确什么时候样本量是饱和的 大部分质性研究的样本量不超过100例
资料收集的方法——观察法
观察法的类型
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研究者深入到参与者的生活世界中,真正了解现象或行动的意义。
保持清醒:精力充沛,明确主要的观察目的
资料收集的方法——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一种主要与受访者的正式交谈而获得资料的一 种方法,往往是预先安排好时间地点且有所准备的访问。
不同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决定了研究方法,护理领域中质 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人种学研究、扎根理 论、人种学研究、行动研究、历史研究等。
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
质性研究
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为基础 了解或解释事物或现象、意义与价值 认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社会现象和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强调人类知识的形成于发展是受到日常生活意义的作用 注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