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还原染料

第六章还原染料

4. 缺点:成本高,染料及还原剂价格均较贵,工艺流程 长,某些黄、橙、红品种有光敏脆损作用。
退出
§2 还原染料的发展
• 人类使用的第一个天然还原染料—靛蓝染料, 传说始于中国殷周时代。 Vat dyes
• 1897年按K. Heumann方法在德国首先进行了合 成靛蓝的生产 。
• 1901年R. Bahn合成了第一个蒽醌还原染料,定 名为阴丹士林(Indanthrene)。国内还原染料 也叫士林染料。
• 这类染料在还原染料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优点很多,主 要为:①各项牢度高超;②色谱齐全;③颜色鲜艳;④还原 后的隐色体钠盐对纤维均有很高的亲和力。
• 绝大部分蒽醌还原染料隐色体钠盐的色泽均较未还原染料
的颜色为深,仅有少数例外,这与靛族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情
况恰好相反。
O
ONa
O 蒽醌(浅黄色)
ONa 蒽醌隐色酸钠盐(红色)
芘(C16H10)
• 这两个染料颜色也相似,黄蒽酮及其衍生物大都是 黄色,而芘蒽酮及其衍生物则大都是橙色,但它们 的性质截然不同,主要表现在芘蒽酮类染料有严重 的光脆性,而黄蒽酮类染料则没有。(-N=的负电 性比-CH=大)
退出
(五)二苯嵌蒽酮系
• 这类染料是从或可以从苯嵌蒽酮合成的还原染料。
甘油脱水 蒽醌还原
O
H2N
NH2
O
O
染料特点:
NaOH, KOH, NaNO3 220 ℃ 碱熔脱氢
O HN NH O
O
(1)稳定性好,空气中加热至470℃以上才分解 (2)染料不耐氯漂(由蓝色变成暗绿色)。 (3)可以被氯化
退出
(四)黄蒽酮和芘蒽酮系
两者有类似的结构式:
O
O
N N
CH CH
O
黄蒽酮(还原黄G)
O
芘蒽酮(还原金橙G)
二氢吩嗪
N H
O
• 蓝蒽酮之所以具有很高的染色牢度,是和它分子内 部形成带氢键六元环分不开的。染料分子中分子内 氢键的形成,有助于加速激化态分子内部电子转移, 有利于能量传递,减少了可能发生的光化学反应, 使染料的耐晒牢度得以提高。
退出
合成:两分子2-氨基蒽醌在氮气下碱熔脱氢缩 合、闭环合成。
O
O
O
[H]
O
丙烯醛 蒽酮
缩合 苯嵌蒽酮 (最活化位置:3、9位)
CH2=CH-CHO
O
CH2CH2CHO O
11 10 9
8
2
1
3
4
7
5
6 O
退出
➢ 两个苯嵌蒽酮分子在不同位置上连接起来,形成 两种异构体,即紫蒽酮和异紫蒽酮。
12 3
2' 1' 3'
4
4'
O
O
紫蒽酮,即还原深蓝BO 脱氢缩合发生在3,3',4,4'位置
• 如:还原黄GC
O SC N
N CS O
N
噻唑
S
退出
二、靛族类还原染料
O
O
• 染料分子结构,含有 C C C发C色体系,色泽鲜艳,
但牢度特别是日晒牢度不如蒽醌类还原染料。根据分
子结构,大致可分为六类:
对称性靛系染料:
O
H
CNCCN NhomakorabeaC
H
O
靛蓝类
不对称靛系染料:
O
C
C C NH
[H] O C D C O [O]
染料 (不溶于水)
HO C D C OH
隐色酸 (不溶于水)
NaOH H
O C D CO
隐色体钠盐
(溶于水)
常用还原剂是保险粉 Na2S2O4·2H2O(连二亚硫酸钠)
退出
二、应用特点
1. 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维纶的染色, 少数分子量较小的还原染料还可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
第六章 还原染料
❖§1 引言 ❖§2 还原染料的发展 ❖§3 还原染料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4 还原染料的还原原理 ❖§5 还原染料的光敏性
退出
§1 引言
一、结构特征
• 分子中不含水溶性基团(-SO3H、-COOH),缺 少亲水性基团(-NH2、-OH、-NO2等),不溶于 水,至少含有两个羰基。
2. 优异、全面的坚牢度是其他染料不可比的。耐晒牢度 至少在五级以上,一般为六至七级,有许多是八级。 许多品种在纤维上的浅色耐晒牢度可高达六级以上。 其他如耐洗、耐碱、耐氧化、耐熨烫等牢度,平均在 四至五级之间。
3. 色谱齐全,色泽鲜艳,以蓝、紫、绿、棕、橄榄、灰 等色见长,黄、橙次之,浓艳的红色则不及偶氮染料。
12
O
3
4'
4
3'
O
2' 1'
异紫蒽酮,即还原紫R 脱氢缩合发生在3,4',4,3'位置
退出
(六)吖酮系
• 这系染料大部分都是红色和紫色,少数为绿色、 蓝色和棕色。
如:还原红紫RRK
Cl O HN
Cl CO
O Cl
退出
(七)噻唑结构系
• 这类染料一般说来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亲和 力,色泽鲜艳,价格便宜,但日晒牢度差,且具 有严重光脆性。
(3)酰氨基在碱性、高温下易水解,所以适用于冷染
退出
2.亚胺系
• 蒽醌与蒽醌之间用亚氨基连接起来的化合物,常含 2~3个蒽醌核。例如:阴丹士林红G
O
O O NH
NH O
O
O
• 这类染料与酰胺类一样,易于在热的烧碱溶液中水 解,所以也只用冷染。
退出
(二)咔唑系
• 染料结构中含有咔唑环与蒽醌稠合,一般可含一个、 二个、四个咔唑环。最重要的品种:还原棕BR(含 二 个 咔 唑 ) , 还 原 卡 其 GG ( 含 四 个 咔 唑 , 橄 榄 绿 色),牢度好,无显著光脆性。
• 1921年开始出现了可溶性还原染料 。
退出
§3 还原染料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 按照化学结构和性质,还原染料分成: (1)蒽醌类 (2)靛族类 (3)杂环类 (4)可溶性还原染料
• 近年来还出现一些新的衍生物,如带有 活性基团的所谓活性还原染料。
退出
一、蒽醌类还原染料
• 凡是染料分子中含蒽醌结构或多环酮结构的统称为蒽醌类 还原染料。这类染料绝大部分是由蒽醌及其衍生物合成的。
退出
(一)酰胺系和亚胺系
1.酰胺系
染料结构式中含有一个或几个酰氨基,位置均在α位。
例如:
O NHCO
O NHCO
O NH2
O NHCO
还原红5GK
OCHN O
还原黄GK
O NH2
紫红色(未苯甲酰化)
特点:
(1)分子结构简单,色谱以黄、橙为主,匀染性好,有一定的水 洗和耐氯牢度。
(2)大部分品种具有光脆性
O
O
O HN
NH O
还原棕BR
N
咔唑
H
O
O
• 染料特点:
1、分子具有咔唑环,等能与纤维形成氢键,亲和力较大
2、匀染性良好,色谱以黄、橙、棕、绿为主
3、黄色染料对纤维有光敏脆损作用
退出
(三)蓝蒽酮系
• 结构特点:分子中具有二氢吩嗪结构
• 典型结构:还原蓝RS(N)(蓝蒽酮)
O
NH O O HN
H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