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废水治理先进适用技术简介(21—30)汇总

工业废水治理先进适用技术简介(21—30)汇总

工业废水治理先进适用技术简介(21—30):21、油田工业废水重核-催化强化絮凝净水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油田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污水处理和达标回用,也可用于污染物类型相近的其他工业行业。

基本原理该技术主要以物理化学方法、结合污水反应器技术处理油田生产过程中采油废水,处理后污水根据使用目的分别可达到回注地层、锅炉回用等技术要求;反应吸附净水技术采用先进的氧化降解技术先将污水中难降解的污染物进行反应降解,再利用高效的净水药剂和污水反应工艺进行混凝净水作用,最终达到作业废水的水质净化目的,净化后污水主要用于油田注水和达标回用等;稠油污水除硅技术主要采用化学反应条件设计,结合除硅专用反应器达到降低稠油污水中二氧化硅含量的目的。

工艺流程重核-催化强化絮凝净水技术的经典处理流程如下:反应吸附净水技术的经典流程如下:稠油污水除硅技术的经典流程如下: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重核-催化强化絮凝净水技术稠油污水除硅技术反应吸附技术典型规模该公司污水处理处理规模多样化,主要以业主处理要求和建设规模为主要依据,其中目前应用较多的规模主要为1000m3/d、2000m3/d、5000m3/d、10000m3/d等,处理效果均能达到设计要求。

推广情况典型案例(一)项目概况陆梁油田是新疆油田公司2001年重点开发建设的一个主力油区,油区原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5000m3/d,由于管网和设备的腐蚀结垢趋势严重,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波动较大,不能持续满足注水标准,于2012年底通过对陆九污水处理系统改扩建方案。

改扩建后的陆梁作业区陆九污水处理系统日处理水量10000m3/d,污水来源为陆梁作业区陆九采油区块及陆12拉油点等原油分离出的含油污水。

2012年3月开工建设,于2013年9月完成调试并建成投产。

(二)技术指标根据新疆油田公司出具的水质检验报告,项目出水达到《新疆油田公司陆梁作业区注水指标》标准要求。

出水中含油、悬浮物均低于5mg/L,TGB、SRB、FB均低于25个/mL,腐蚀率低于0.05mm/a,其他注水辅助指标均达到指标要求。

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油田生产废水可完全替代清水作为油田注水使用。

(三)投资费用该项目总投资约7292万元,其中设备投资6000万元,基建投资1200万元,其他投资90万元。

主体设备寿命14年。

(四)运行费用根据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际运行情况,年处理污水438万吨,年运行费用220万元,吨水运行费用为0.60元;利用本工艺投加适量助沉剂(重核)、净水剂和助凝剂实现含油污水水质净化,投加助沉剂438t、净水剂438t、助凝剂900t(药剂均为液体工业品)。

年运行费用将增加500万元,吨水运行费用增加1.14元。

22、蒸发、结晶法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适用范围含盐废水或有机工业废水基本原理利用蒸发、结晶的基本原理将水溶液中的无机物、有机物浓缩、分离、提纯。

蒸发原理:不同物质的混合溶液因沸点差异,在加热过程中低沸点组分以气态形式溢出,溢出后被冷凝成液态达到浓缩或分离提纯的目的。

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将首次蒸出的二次蒸汽作为下一台蒸发设备的热源而派生出多效蒸发和热力蒸汽再压缩(TVR)蒸发技术,将二次蒸汽以机械压缩的方式循环利用派生出了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技术。

结晶原理:根据物质在水溶液中不同温度下存在不同溶解度的基本事实,通过蒸发除水或冷却降温的方式使水溶液产生过饱和度,在过饱和度的驱动下晶核产生并生长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晶体排除系统。

在含盐废水或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将蒸发、结晶及MVR技术集成应用,以实现废水综合处理和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四段,第一段为物料预处理:按照原料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主要有还原、混凝、沉淀、压滤等方法;第二段为蒸发浓缩:应用板式或管式蒸发设备和闪蒸、多效、TVR、MVR蒸发技术对原料进行浓缩或液相分离;第三段为结晶:运用不同结晶设备和结晶技术将浓缩至饱和点附近的母液进行结晶,分离出盐类;第四段为干燥和包装:将结晶出的盐进行干燥包装作为产品出售。

整个过程实现了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分离、循环回用,水循环回用,固体盐资源化利用。

实现废水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最终目的。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多效、TVR、MVR蒸发技术及板式蒸发设备。

采用专利技术板式结构蒸发器和冷凝器,总传热系数在3000w/(㎡K)以上,有效节约贵重金属消耗,同时占地面积小。

根据不同物料采用三效至五效(TVR)工艺、MVR多体工艺,有效的减少蒸汽消耗甚至达到主蒸发设备零蒸汽消耗,经济性好。

结晶技术及设备。

根据不同物料采用FC结晶器、olso结晶器、DTB结晶器、强制循环带自动淘洗装置结晶器等设备实现高效、晶体粒度可调可控。

MVR板式蒸发、结晶耦合技术,配套先进自控系统,实现高效、节能和低人员配置。

将MVR技术优点和板式蒸发设备优点和结晶技术优点应用于废水零排放和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中,实现治污过程中单纯投资到获得利润汇报的过程。

典型规模黄石振华化学有限公司铬盐废水处理副产元明粉项目,年处理含六价铬废水36万吨,副产优质元明粉10万吨。

设备为三体MVR板式蒸发olso结晶设备,设备占地(长×宽×高)12m×12m×24m。

推广情况该技术共涉及项目14项,推广应用行业涉及无机盐废水处理三项(黄石振华化学有限公司),农药废水处理六项(江苏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项、黄石驰顺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源化工有限公司各一项),造纸黑液处理一项(中国宣纸集团),化纤废水处理一项(温县神龙化纤有限公司),生物发酵废水一项(安琪酵母有限公司),冶金废水一项(河南钨都钼科技有限公司),小麦废液处理一项(北京麦克(伊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典型案例(一)项目概况该项目用于处理生产重铬酸钠产生的废水,废水中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另外含0.2%左右六价铬、1%左右钙离子和镁离子。

项目处理废水能力为15.3万t/a(年开工11个月)。

于2012年10月完成安装调试并投产,连续运行至今。

2013年9月依据该项目技术申请的“元明粉生产系统”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14年5月依据该项目技术申请的“元明粉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获发明专利授权。

(二)技术指标该项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六价铬,可产生致癌作用,同时含有钙、镁离子。

该技术可以实现100%六价铬还原和铬回收的同时副产元明粉,元明粉质量达到《工业无水硫酸钠》(GB/T 6009-2003)Ⅰ级要求。

废水中以六价铬含量平均0.2%计,每年减少六价铬排放300多吨,副产元明粉4.75万吨。

废水处理后回收有毒物质六价铬,回收元明粉产品,蒸发水作为工艺水二次回用,与三效蒸发加单效结晶工艺相比,吨废水处理成本减少65.6元,每年节水11万吨。

(三)投资费用总投资141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60万元,前处理设备投资90万元,缓冲罐区投资120万元,蒸发结晶设备520万元,压缩机400万元,干燥设备40万元、自动包装设备20万元,电器和控制系统60万元,公用工程100万元。

(四)运行费用该项目每年处理废水约15.3万吨,年运行费用474.8万元,其中蒸汽费92万元,电费378万元,水费4.8万元。

吨水运行费用为31.03元,其中蒸汽费6.01元,电费24.71元,水费0.31元。

副产元明粉约4.75万吨,按厂家提供元明粉价格500元/吨计,回收元明粉价值为2375万元。

23、化工尾水膜法处理回用工艺适用范围应用于化工行业经二级处理后的尾水。

基本原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通过“超滤膜+反渗透膜”优良的分离性能,实现对悬浮物、细菌、离子等的截留,使回收水水质能广泛应用于冷却循环水、锅炉用水等生产用水。

工艺流程原水由气浮设备加絮凝剂处理后,经竖片式滤池及自清洗过滤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较小的颗粒悬浮物,随后废水进入一段超滤。

一段超滤产水依次通过增压泵和保安过滤器进入一段反渗透,脱盐率不低于98%。

一段反渗透浓水加药软化降低硬度后,经沉淀池沉淀,上清液依次通过机械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后进入二段超滤。

二段超滤产水经保安过滤器送至二段反渗透,脱盐率不低于98%。

一、二段反渗透产水均达到回用要求。

二段反渗透浓水经活性炭吸附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超滤膜为“整体非对称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反渗透膜为复合膜。

运行的同时投加阻垢剂,防止硫酸盐、碳酸盐、二氧化硅等在反渗透膜上结垢;投加还原剂降低原水中的氧化物含量,保护反渗透膜元件。

超滤装置浓水、冲洗水的系统内回流,保证超滤装置废水回收率超过99%,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

建立PLC自动控制系统、在线自动加药系统、设备自动反洗系统等,提高设备的自动控制水平。

典型规模典型规模为数千吨/天,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模块规模。

推广情况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连云港三吉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化尾水中水回用项目。

典型案例(一)项目概况该项目设计处理水量60 m3/h,以连云港三吉利化学有限公司污水厂生化尾水为处理对象,污水悬浮物、有机物含量较高。

2012年1月开工建设,于2012年6月完成调试并建成运行。

该项目废水总回收率达90%以上,创造了国内化工领域中水回用高回收率的记录。

(二)技术指标该项目出水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50335-2002)标准要求。

中水回用系统总回收率≧90%,超滤系统出水淤泥密度指数(SDI)<3,浊度<0.2NTU,反渗透膜脱盐率≧98%,出水浊度<0.1NTU,COD≈0mg/L,硬度≈0mg/L。

以平均进水COD90mg/L计,该项目年节约水量达473040t,年消减COD排放47t,作为冷却循环水的补充水,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投资费用该项目总投资约246万元,主体设备投资205万元,其中预处理+超滤设备费用94.55 万元,反渗透设备费用71.47万元,电气仪表及辅材费用38.98万元。

主体设备投资成本约1580元/(t˙d)。

(四)运行费用根据2012年6月至今的实际运行情况,年处理污水约52万吨,年运行费用约100万元,吨水运行费用1.9元(主要含阻垢剂、絮凝剂、软化药剂、还原剂、清洗剂、电耗等)。

24、含盐有机废水造粒焚烧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农药、染料、医药等精细化工行业的高含盐、高毒性、高色度等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

基本原理将含盐有机废水通过流化造粒干燥、固体污盐焙烧、焙烧烟气二次焚烧、废水预热与尾气净化等单元技术组合,实现了处理过程热量利用的最大化,废弃物焚烧减量化。

利用流化床的良好混合和蓄积热容量大的特性,实现了焚烧烟气有效急冷,抑制二恶英的再合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