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常用发酵产品配方和工艺

(整理)常用发酵产品配方和工艺

部分发酵产品配方和工艺青霉素菌种:产黄青霉H一110 ;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一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碳酸钙,麸质粉,葡萄糖。

将长好的种子移入5m。

自动发酵罐。

发酵过程各参数控制:PH值6.0~6.5,空气流量6L/min,转速300r/min,培养温度25℃,单糖浓度46.8%,发酵全过程采用控制补料。

从60小时带放后每4小时补加一次玉米浆,每次补入35ml直到放罐。

发酵单位测定是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仪用外标法测定。

发酵培养:种子培养基移入发酵罐后(接种量为:1O%),培养温度维持在26℃,通气率为Ivvm,罐顶压力0.06Mpa,用4mol/LN aoH 和1mol/L H2SO4维持PH6.5左右。

发酵培养基:黄豆粉1.5%,棉籽粉2%,花生粉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铵1%,碳酸钙0.15%,葡萄糖0.30%,苯氧乙酸0.57%,硫酸钠0.54%,发酵菌种:产黄青霉,发酵周期140小时。

种子培养阶段通风1:0.5/min.头孢菌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15转/分,罐压0.5公斤,最高通风量1:1/分,pH在7左右,(1)种子培养基:玉米浆、蔗糖、葡萄糖、DL一蛋氨酸、豆油、CaCO3,pH:6.5~6.6。

(2)发酵培养基:玉米浆、淀粉、糊精、蛋氨酸、葡萄糖、豆油、CaCO3, MgSO4,(NH4)2S04,FeSO4,MnSO4,ZnSO4,CuSO4,pH:6.0~6.1。

发酵菌种采用顶头孢霉,周期150小时螺旋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15转/分,罐压0.5公斤,最高通风量1:1/分,pH在7左右,培养基主要成分为?,发酵菌种采用螺旋霉素链霉菌,发酵周期130小时左右。

根据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结果,短链脂肪酸是合成螺旋霉素的前体,结果发现在发酵培养48h后添加O.5%浓度的乙醇,能够提高其发酵效价1O%左右(表2) 加入豆油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螺旋霉素的发酵效价。

在培养48 h时加入较在基础料中加入更能提高螺旋霉素发酵效价,豆油的浓度以1%为好。

新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15转/分,罐压0.5公斤,最高通风量1:1/分,pH在7左右,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热榨的黄豆饼粉,广东的酵母粉,福建的蛋白胨,发酵菌种采用?菌,发酵周期130小时左右。

推荐产品:DF6000K。

在新霉素发酵过程中,需不断补充碳源(糖)和氮源(硫酸铵)。

若一次补人的糖量太多且供气不足时,碳源氧化不完全,会导致有机酸堆积,则pH值下降;当培养基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或其它含氮的有机物中碳被利用后,将释放出游离NH 使pH值上升。

同样,一次补人糖和硫酸铵量的多少,也会使发酵液的pH值发生波动。

因此,为了使产生菌生命活动及合成新霉素的各种酶活力发挥得好,必须控制一定的补入量,以补充产生菌正常营养,调节发酵液pH值适合菌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新霉素的合成。

在生产中控制pH值的最佳适宜范围在6.5~6.8之间。

利福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15转/分,罐压0.5公斤,最高通风量1:1/分,pH在7左右,培养基主要成分为葡萄糖10%,液化淀粉2%,黄豆饼粉1%,蛋白胨1%,鱼粉0.5%,各种无机盐适量,发酵菌种采用地中海诺卡氏菌,发酵周期130小时左右。

红霉素发酵参考环境:10~100吨罐,搅拌转速115转/分,最高通风量1:1/分,pH自然,发酵菌种采用红色链霉菌;培养基主要成分A:液化淀粉4%,葡萄糖4%,黄豆饼粉4%,正丙醇1%,无机盐适量B:黄豆饼粉4.0%、葡萄糖4.0%、淀粉4.0%、糊精2.0% 、CaCO3 0.6%、(NH4)2SO4 0.15%、KH2PO4 0.02%、NaC1 0.2% 、MgSO 0.02%,28℃,周期160小时。

洁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15转/分,最高通风量1:1/分,pH在7左右,发酵菌种采用链霉菌,发酵周期150小时。

培养基( %) 黄豆饼粉2.5,玉米浆0.6,(NH )2 SO4 0.5,NaNO3 0.4,NaC1 0.6,CaCO3 0.9,玉米淀粉2.5,葡萄糖 3.0,KH2PO4 0.07。

发酵工艺FBC;培养温度:o~60 h,31℃;6O~13Oh,30℃;130 h至放罐31℃。

种子培养基淀粉20 g/L ,葡萄糖15 g/L .豆饼粉25 g/L ,CSL 30 g/L ,caco3 5.0 g/L ,pH7.0~7.21.3.3 发酵培养基可溶性淀粉30 g/I ,葡萄糖100 g/L ,豆饼粉30 g/L ,(N H4)2SO4 8.0 g/L ,NaNO3 8.0 g/L .KCI 5.0 g/L .CaCO3 9.0 g/L ,pH 6.5~7.0菌种Lin一337: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保存。

1.1.2 发酵培养基玉米淀粉,2.0%;葡萄糖,4.0%;黄豆饼粉,2.0%;去酚棉子饼粉,0.5%;玉米浆,0.6%;氯化钠,0.5%;碳酸钙,0.5%;硫酸铵,0.3%;磷酸二氢钾,0.02%;玉米油,0.06%;GP,0.03%发酵液初期粘度最大到130mPas推荐产品:DF6000K。

配合豆油使用。

洁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00转/分,通风量1:0.5/分,罐压0.7公斤,pH在6.5~7,培养基( %) 黄豆饼粉2.5%,玉米浆0.6%,(NH )2 SO4 0.5%,NaNO3 4%,NaC1 0.6%,CaCO3 0.9%,玉米淀粉2.5%,葡萄糖3.0%,KH2PO4 0.07%。

培养温度:0~60 h,31℃;6O~13Oh,30℃;130 h至放罐31℃。

发酵液初期粘度最大到130mPas,发酵菌种采用链霉菌,发酵周期150小时。

土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40转/分,通风量1:0.7/分,罐压0.7公斤,培养基主要成分为黄豆饼粉3.0%,玉米浆0.65%,淀粉8.0%,(NH4)2SO41.2%,NaCl 0.2%,CaCO3 1.1%,KH 2PO4 0.015%,每罐外加CoCl2 500g。

环孢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40转/分,通风量1:0.7/分,罐压0.7公斤,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2.0%,面粉4.0%,干酪素0.6~1 .2%,NaNO3 0.15%,KH2PO4 0.2%,KCl 0.05%,MgSO4·7H2O 0.005%,CaCO3 0.2%;pH 6.5,发酵时间4天左右,温度25度左右。

通气和培养温度对CyA 的生物合成量影响非常大,纳他霉素发酵培养基:大豆蛋白胨l.8%,酵母粉0.45%,葡萄糖3.6%,pH7.5,2%接种量接种,进行纳他霉素发酵生产96h,菌体生物量为l2.65 /L,最终产量为2.8g/L。

发酵菌种:褐黄孢链霉菌。

庆大霉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40转/分,通风量1:1/分,罐压0.5公斤,培养基主要成分为淀粉4.0%,玉米粉2%,黄豆饼粉3.0%,蛋白胨0.3%,(NH4)2SO40.1%,CaCO3 0.5%,每罐外加CoCl2 8~10g/吨。

PH7.5~8.0。

发酵菌种采用庆大小单孢菌,发酵周期80小时。

金霉素金色链霉菌经正交法筛选得到发酵培养基配方(%):玉米淀粉8.5,花生粉1.5,黄豆粉2.5,淀粉酶(沈丘酶制剂厂生产,酶活力2000Iu/mL)O.004,氯化钠0.25,硫酸铵0.5,碳酸钙0.7,蛋白胨1.0,酵母粉0.2,硫酸镁0.025,豆油1.OmL/25mL 培养基(见表4)。

在温度29℃±0.5℃,半径25mm偏心运动旋转摇床(ZP一96型),转速260r/min条件下培养166h。

小诺霉素1.1 菌种:棘孢小单孢(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1.2 培养基种子培养基:黄豆饼粉l5g,葡萄糖1g,玉米粉20g,鱼粉2g,淀粉40g,pH7.5,定容1L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g,淀粉40g,玉米粉1 5g,黄豆饼粉25g,蛋白胨2g,硫酸铵O.5g,pH7.2,定容1L再生培养基:斜面培养基添加蔗糖68g,氯化镁10g,定容1LP稳定液:见文献[2]。

筛选出的MS一116菌株生理特性与出株有所不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认为最适宜温度应控制在34℃,其对氧的需求量较大,应注意改善供氧状况;培养基中应使用热榨黄豆粉饼,浓度为3.0%;葡萄糖浓度为0,2%。

核黄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40转/分,通风量1:1/分,罐压0.5公斤,培养基主要成分为葡萄糖30.0%,玉米浆2%,无机盐适量。

发酵菌种采用细菌,发酵周期40小时。

四环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40转/分,通风量1:0.7/分,罐压0.7公斤,培养基主要成分为液化淀粉,玉米浆,黄豆粉,KH2PO4,每罐外加二巯基苯并噻唑和NaBr。

pH在6左右。

推荐产品:DF204K。

红曲红色素菌种:Monascus ruber 6一X4(由宁夏瑞德公司提供)培养基固态培养基各成分质量分数:可溶性淀粉5%,麦芽糖4%,蛋白胨2%,琼脂I.8%一2%。

液体发酵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各成分质量浓度:豆粉20 g/L,大米粉50 g/L ,KH2PO42.5 g/L ,NaNO3 g/L,MgSO4·7H2 0 4 g/L,调节pH值为4.5左右。

液体发酵培养基各成分质量浓度:大米粉100 g/·L,NaNO3 7 g/L,调节pH值为3.5左右。

多粘菌素发酵参考环境:10~60吨罐,搅拌转速115转/分,通风量1:1/分,pH在7左右,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玉米粉、液化淀粉、尿素、玉米浆,CaCO3。

发酵温度30度左右,周期32小时。

在25 m3发酵罐中发酵42小时,硫酸粘杆菌素效价达15.88万u/ml硫酸粘杆菌素是第二代抗菌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是由多黏芽孢杆菌所产生的碱性多肽抗生素,对畜禽等动物体内有害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对抗杀菌作用。

分子式及分子量:COLISTIN AC53H100N16O13 1169 COLISTIN B C52H98N16O13 1155硫酸粘杆菌素又名硫酸粘菌素、克利斯汀(Colistin)、多粘菌素E(Polymyxin E)、抗敌素等,系由多粘轩菌培养液中获得的碱性琐环状多肽类(po1ypeptide system)抗生素, 是多粘菌素E1和E2的混合物。

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耐热, 消化道不易吸收, 排泄迅速, 毒性小, 无副作用, 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是最安全的畜禽促生长抗生素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