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整体世界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案例
整体世界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案例
• 确立:主要是雅尔塔会议 • 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根除法西斯主义;重
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等等。
• 重要国际组织:联合国。 • 评价:它是建立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
的,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有利于世界和 平、民主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但它也明显 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其实质是美苏根据 实力在全球范围划分势力范围。
• 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 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 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 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 霸而互相争夺。其二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互相勾结。
•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 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 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练习与思考
• 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 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 长久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 试述美国是怎样取代英国确立起世界霸权地位的? 简要分析出现这个转变的原因。
• 二战后世界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政治格局的主 要原因有哪些?为适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国 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 从尼德兰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历时两个多世纪只建 立了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而此后仅半个多世 纪资本主义就初步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这主要 是因为 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得到广泛传播 B.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各国社会矛盾 C.工业 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增强 D.殖民统治遍 及世界各大洲
• (04上海高考)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 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 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 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 扩展。”
•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 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 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了国际联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 试述美国是怎样取代英国确立起世界霸权地位的? 简要分析出现这个转变的原因。
• 取代过程:十九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 一。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华 盛顿会议上,美国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并取得与 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国丧失了海上霸上地位。二 战后,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 为资本主义世界真正的霸主。
• 原因: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必然 规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这种不平衡性加强。19世 纪晚期起,英国对新技术采取消极态度,美国则相 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而美国则大大得利。
• 二战后世界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政治格局的主要 原因有哪些?为适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国政府 在外交上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 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争霸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
• 动摇: 70年代
• 崩溃: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高考题目欣赏
• (03上海)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 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本题共13分) 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 (2)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 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课堂练习
1.试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 异同。
相同点: 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出现,都是大国之间实力对比 变化和相互妥协的产物,都有一个普遍性的国际 组织。 不同点: 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扮演的主角不同(前者 为英法美日,后者为美苏),形成过程有异,体系 的性质不同(前者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 近现代三个主要世界格局
– 维也纳体系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雅尔塔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确立: • 主要内容:
对德(凡尔赛)和约和对奥、匈、保、土和约,《四国条 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 国际组织: • 作用与评价:
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秩序。它建立在战胜国对战 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必然激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持久。
整体世界的近代以来世界是怎么发展成为一个 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对世界的整体发展 做出自己的评价。
• 知道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情况,正 确认识决定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形成一种世界意识。
• 了解世界和地区霸权的演变情况,树立 称霸者只能得逞于一时的观点。
• 瓦解过程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国进 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雅尔塔体系
• 历史背景(条件):二战使欧洲受到严重削弱,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的政治军事地位 上升。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
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 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13分) (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
第二部分 世界格局的演变
• 含义:世界格局是指国际主要政治力量 之间的力量对比,是一种大国关系的相 对稳定状态。一般可以分为一元格局, 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三种。
一、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 含义:
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它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 义国家及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市场。
• 主要步骤 • 途径 • 根源 • 评价
• 根源:
商品经济的开放和扩张本性。
• 形成途径:
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是资本主义国家 的殖民扩张。三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和 资本输出等活动。
• 评价:
整体世界的形成,结束了各国家、各地区的互 相隔绝状态,使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扩大, 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个进步是 与殖民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建立在资本 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掠夺基础之上,因而是 很不公正的。
请做以下题目
•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世界逐步连成 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交 通事业的发展 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 主义制度的建立 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 主要原因: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中先后遭到失 败,导致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下降。西欧和日本的 迅速崛起,直接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 位。第三世界的崛起和联合斗争冲击着美苏的两极 格局。长期的争霸斗争使美苏都不同程度地遭到削 弱,苏联的瓦解直接导致两极格局崩溃。
• 中国的外交行动:70年代,实现与美国、日本的关 系正常化。同第三世界一道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 义和霸权主义。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 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申请加入世贸组织。
后者具有反法西斯和大国争霸的双重性质)。
世界霸权和地区霸权的演变
• 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 演变
– 工业革命后:英国 – “二战”后:美国
• 殖民霸权的演变
–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 牙、葡萄牙
– 17世纪:荷兰 – 18世纪中期起:英国
• 资本主义经济霸权的 演变
– 工业革命后:英国 – 一战后:美国 – 七十年代:三足鼎立
• (1)请按上述方式,扼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 形成及特点。(9分)
• (2)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 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 些?(4分)
参考答案
• (1)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操纵国联宰割战败 国(如答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也可给 分)。第三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 尔塔体系和以冷战为特征的美苏对峙格局。第 四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形成了一超多 强的世界格局,世界呈多极化趋势。
• 欧洲大陆霸权的演变
– 拿破仑时期:法国 – 拿破仑战争后:俄国 – 克里米亚战争后:法
国 – 普法战争后:德国 – “一战”后:法国
• 课堂练习
• 1、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争霸问题 上最主要矛盾的变化趋势是 A、英德到英美 B、英德到美日 C、法德到英德 D、法德 到英美
• 2、普法战争对欧洲的政治形势和国际关系产 生了重大影响,表现在 ①促成意大利王国建 立 ②使德意志完成统一 ③引发巴黎公社革命 ④导致德奥同盟和法俄同盟形成 ⑤导致萨拉 热窝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