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新形势下医院发展而临问题思考及对策

对新形势下医院发展而临问题思考及对策

对新形势下医院发展而临问题思考及对策
摘要:卫生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都得到了巨大改善,卫生系统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比如“看病难、看病贵”、医疗纠纷等等问题,本文对新形势下医院发展面临问题思考及对策做了几点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下医院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医院在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都要根据病人和社会需求而不断改进、提高。

但是,由于医院和社会联系太密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各方利益,因此,卫生系统的医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多年来,争论纷纷,有褒有贬,颇多歧义。

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卫生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在坚守“救死扶伤”底线的同时,仍需要改革医疗卫生制度,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1 “和谐医院”是医院发展追求之路
卫生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多年以来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都得到了巨大改善,卫生系统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比如“看病难、看病贵”、医疗纠纷等等问题。

由于受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有
些医院“救死扶伤”的本质也因此受到影响,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医院把经济效益摆在了第一位。

医院领导的能力就看医院是否盖了新大楼,进了新设备,医院职工是否得到实惠等等。

医患之间、医院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没有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要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就要有保障医患关系和谐的方法和手段,因为,医院收入上升不等于工作的完善,治疗费用上升不等于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医院规模的扩张不等于医疗质量的提高,医院经济的增长更不等于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

1.1 和谐的医院文化是创造医患和谐的基础
这就需要医院有很好的导医服务、就医环境和合理的就医流程,医护人员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态度等,从而使患者走进医院的门,疾患带来的沉重心情变得轻松,医护人员通过医疗服务为社会增添和谐,为病人送去温暖,为患者带去安慰。

1.2 医患关系应该是最和谐的关系。

病人到医院看病,就是因为信任医院。

医生的天职就是为病人看病,所以说。

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战胜疾病。

在诊疗过程中,有些医生高高在上,太严肃没感情,说话不得体,不够耐心,不愿与患者多解释、多沟通等,这往往造成一些误会的起因。

如何做到医患关系和谐?仅靠医院的规章制度是不行的,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医生个人素质和医德、医技水平,加强“医者仁术”和“大医精诚”等的宣传教育,
这些都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石,因此,医生要有爱心,耐心倾听患者的每一句话。

表现出最大的同情心,用恰当的语言和行动安慰患者。

很显然,加强现代医学人文关怀,更符合社会学和医学发展的规律[1]。

1.3 医疗手段也要和谐
在选择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时,要设身处地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和经济承受能力,不能只考虑医院的效益,滥用检查和医疗手段。

能口服药治疗的别打针,能打针治疗的别输液,能输液治疗的别安排患者住院。

望闻问切等够确诊的就别CT、彩超等辅助检检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医生如果多替患者考虑,我们的医患关系还会出现矛盾吗?
2 新形势下医院面临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医院外部环境以及就医环境都得到大幅度度提升,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2.1 医院发展必须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
公立医院是非盈利性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

但是,目前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医院没法向社会提供福利性的医疗服务,但又要按市场价格支付各项开支,只能把一些费用转嫁给患者,不然,医院的发展就比较艰难。

2.2 医院发展必须适应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后,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剧,各医院和药店之间为竞争定点医疗单位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出现不规范竞争机制,所以,对医疗水平、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和价格提出更高的要求。

2.3 医院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
在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原来的医疗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医院要适时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学习、技术和科研、与人沟通的能力,适应社会对医院不断增长的需求。

3 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
进入21世纪,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就是“知识和技能”。

要想保持并扩大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3.1 实施科教强院战略,努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科技的力量在社会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医院对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外出进修及院内培养的方式,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选拔和培养工作上有干劲、技术上有钻劲、学术上有造诣、管理上有思路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医院的中坚,以优惠的待遇引进高层次技术
人才。

3.2 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医院核心竞争力量的前提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成败的关键是制度。

创新型学科带头人和学习型团队是维持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力量。

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依靠的是制度的成功,要能留得住人才,要合理使用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只有医疗水平提高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才能为医院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有人才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人才管理水平是医院战略管理的当务之急[2]。

3.3 建立现代医院服务战略,适应医院发展战略的变迁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的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技术和服务两大方面。

面对医院竞争的加剧、医院发展空间的拓宽,医院技术和服务的发展显得最为重要。

医院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是一所医院好坏的最直观表现,一所服务不容乐观的医院即便具有再高明的技术水平,人们还是敬而远之。

因此,确立医院服务发展的理念势在必行,是提升医院服务价值的需要,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需要,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 结论
总之,当前的我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键时刻,医院的发展已经面临着学科的竞争、经济效益的竞争、规模效益的竞争、医疗特色的竞争和社会效益的竞争,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医院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人民利益为重,妥善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才能推进医院的和谐、健康、有序、快捷发展,使医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 赵美娟,苏元福.医学审美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31.
[2] 刘春香.加速人才培养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446-4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