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3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 烟草花叶病毒
简称 TMV(
tobaco mosaic virus),
是一种在病毒学发展 史各阶段都有重要影 响的模式植物病毒, 它可作为螺旋对称的 典型代表(图 3-2) 。
(三)3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
• 2.二十面体对称的代 表———腺病毒
– 腺病毒(Adenovirus) 是一类动物病毒, 1953年首次从手术 切除的小儿扁桃体中 分离到,至今已发现 有 100余种,能侵染 哺乳动物或禽类等动 物。
(四)病毒的核酸
二、病毒的分类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2005年 • 单负股病毒目 • 套式病毒目 • 尾病毒目 下分73科,289属包括脊椎动物病 毒、无脊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 病毒(噬菌体)、真菌病毒、藻类病毒 和枝原体病毒。
三、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 (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 噬菌体(phage,bacteriophage)即 原核生物的病毒,包括
– (1)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 (2)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 – (3)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 virus,GV)
第二节 亚病毒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 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 subvirus)。
二、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 在动物界中,昆虫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 和与人类关系极其密切的一个大群。其中一部分对人 类有益,而大量的则对人类有害。 • 长期来,人类在与害虫作斗争过程中,曾创造过物理 治虫、化学治虫、绝育治虫、性激素引诱治虫和生物 治虫(包括动物治虫、以虫治虫、细菌治虫、真菌治 虫和病毒治虫)等手段,
• 在人类、哺乳动物、禽 类、爬行类、两栖类和 鱼类等各种脊椎动物中 ,广泛寄生着相应的病 毒。
– 脊椎动物病毒的种类很多 ,根据其核酸类型可分为 dsDNA 和 ssDNA 病毒 以及 dsRNA和 ssRNA 病毒,其衣壳外有的有包 膜,有的无包膜。
(四)昆虫病毒
• 已知的昆虫病毒有 1 671种(1990年),其 中 80% 以上都是农、林业中常见的鳞翅目害 虫的病原体,因此是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巨大资 源库。 • 多数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光镜下呈多 角形的包涵体,称为多角体(polyhedron)
– 羊搔痒病(scrapie in sheep,PrPsc) –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itis,BSE;俗 称“疯牛病”即 mad cow), – 人的克 -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一种早老性痴 呆病)、库鲁病(Kuru,一种震颤病)和 G-S综合症等。
一、类病毒 二、拟病毒 三、卫星病毒 四、卫星RNA 五、朊病毒
一、类病毒
• 类病毒(Viroid)是一类只含 RNA 一种成分、专性 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 现。 • 类病毒自 1970年代在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disease,PSTD)中发现。
五、朊病毒
• 朊病毒(Prion)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prion ,是 protein infection的缩写),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 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 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 朊病毒由美国学者 S.B.Prusiner于 1982年研究羊搔痒 病时发现。
• (四)病毒的核酸 病毒核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 是 DNA 还是 RNA; – 是单链(single strand,ss,或称单股)还是双链(double strand,ds,或称双股); – 呈线状还是环状; – 是闭环还是缺口环; – 基因组是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还是多分子; – 核酸的碱基(b,base)或碱基对(basepair,bp)数,以及核 苷酸序列等。
– 其中利用病毒制剂进行生物治虫由于具有资源丰富(已发现 的病毒近 2 000种)、致病力强和专一性强等优点,故发展 势头很旺,前景诱人。 – 当然,在现阶段由于其杀虫速度慢 、不易大规模生产、在野 外易失活和杀虫范围窄等缺点,还难以普遍推广。目前正在 利用遗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改造之中。
• 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 core)或基因组(genome), • 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了 衣壳(capsid)。衣壳是由许多 衣壳粒(capsomere或 capsomer)所构成。 • 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 nucleocapsid),它是任何病毒 (指“真病毒”)都具有的基本 结构。 • 核衣壳外还被一层含蛋白质或糖 蛋白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 膜称为包膜(envelope)。 • 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spike) 等附属物。
(二)病毒的形态
• 2.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只有两种,
– 螺旋对称 – 二十面体对称(等轴对称) – 另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病毒,实质上是上述两种对称 相结合的结果,故称作复合对称。
2.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三)3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
• 1.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
(三)3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
• (一)病毒的大小 • 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 微小颗粒,它们的直径多数在 100 nm (20 ~200 nm)上下,因此,可粗略 地记住病毒、细菌和真菌这 3类微生物 个体直径比约为 1∶10∶100。
(二)病毒的形态
• 1.典型病毒粒的构造
– 病毒粒、病毒体(virion)、病毒 粒子(virusparticle),专指成 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 个病毒。 – 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二、病毒的分类 三、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第一节 病毒
病毒的特性有: I. 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必须在 电镜下才能观察; II. 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故又称“分子生物”; III. 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 DNA 就是 RNA ; IV. 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 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 蛋白质组分;
E
D
F
C
B
A
A
(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 1.噬菌体的繁殖
– 一般分为 5个阶段,
• 吸附 • 侵入 • 增殖(复制与生物合) • 成熟(装配) • 裂解(释放)。
吸附和侵入
增殖过程
病毒核酸的复制过程
增殖过程
Phage DNA
Phage head proteins Mature phage particle
疯羊神经组织的海绵状损伤
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
一、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二、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三、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一、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 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危害很大。大罐液体发酵若受噬 菌体严重污染时,轻则引起发酵周期延长、发酵液变 清和发酵产物难以形成等事故,重则造成倒罐、停产 甚至危及工厂命运。 • 这种情况在谷氨酸发酵、细菌淀粉酶或蛋白酶发酵、 丙酮丁醇发酵以及若干抗生素发酵中司空见惯。 • 要防止噬菌体的污染,必须确立防重于治的观念,例 如决不使用可疑菌种,严格保持环境卫生,决不任意 丢弃和排放有生产菌种的菌液,注意通气质量(选用 30~ 40 m 高空的空气再经严格过滤),加强发酵罐 和管道灭菌,不断筛选抗噬菌体菌种,经常轮换生产 菌种,以及严格会客制度等。
第一节 病毒
病毒的特性有: V. 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 VI. 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 ,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VII. 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VIII. 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 发潜伏性感染。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 噬细菌体(ophage) – 噬蓝细菌体(cyanophage)等,
• 它们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凡有原核生 物活动之处几乎都发现有相应噬菌体的 存在。
噬菌体的主要形态
• • • • • • A型,dsDNA,蝌蚪状,收缩性尾; B型,dsDNA,蝌蚪状,非收缩性长尾; C型,dsDNA,非收缩性短尾; D型,ssDNA,球状,无尾,大顶衣壳粒; E型,ssRNA,球状,无尾,小顶衣壳粒; F型,ssDNA,丝状,无头尾(图 3-5)。
二、拟病毒
• 拟病毒(Virusoid)又称类类病毒(viroid-like)、 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satellite),是指一类包裹 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 拟病毒极其微小,一般仅由裸露的 RNA或 DNA 所组 成。被拟病毒“寄生”的真病毒又称辅助病毒( helpervirus),拟病毒则成了它的“卫星”。拟病毒 的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 • 拟病毒首次在绒毛烟( Nicotiana velutina)的斑驳 病毒( velvet tobacco mottle virus,VTMoV)中 分离到(1981年)。
• 潜伏期(latent phase) • 裂解期( rise phase) • 裂解量(burstsize)
(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 4.溶源性(lysogeny)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溶源性或溶源现 象、溶源菌(lysogen或 lysogenic bacteria)。
三、卫星病毒
• 是一类基因组缺损、必须依赖某形态较 大的专一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和表达的小 型伴生病毒。
– 烟草坏死病毒(TNV)与其卫星病毒( STNV)的伴生。
四、卫星RNA
• 是一类存在于某专一病毒粒的衣壳内,并完全依赖后 者才能复制自己的小分子RNA病原因子。 • 具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