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Hyperrealism,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
超级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的发展。
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发展起来。
[1]历史莫罗·大卫(Mauro David)创作的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水晶盘上的甜瓜》法语术语“Hyperréalisme”由Isy Brachot创建于1973年。
它是当年在他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画廊的一个主要的展览的标题。
该展览主要是由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画家组成,包括拉尔夫·戈因斯(Ralph Goings)、查克·克洛斯(Chuck些细节。
[7][8]他们经常省略人物的表情、政治价值和叙述元素。
照相写实主义风格演变自波普艺术,作品通常紧凑精致,线条分明,突出重点。
[9]超级写实主义则与之相反,虽然本质上参考照片,常常对描绘的主题处理得更柔软更复杂,使之表现成一个生动的对象。
超级写实主义作品中的对象和场景描绘得非常精致,创造出原始照片中没有的一个新的现实的幻想。
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超现实主义,因为这种幻想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描写现实。
纹理、表面、灯光效果和阴影画表现得清晰,比参考照片甚至实物还要鲜明。
[10]超级写实主义的哲学根源自让·鲍德里亚的理论,“模拟的东西永远不在现实中存在”。
( the simulation of something which never really existed.)[11]因此,超级写实主义创建了一个虚假的现实,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幻想,是基于现实的一个模拟。
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作品是数码相机拍出并在计算机上显示的超级高分辨率的照片的副产品。
就如照相写实主义效仿模拟摄影,超级写实主义利用数码照片并扩展之来创造一个新的现实的感觉。
[12][2]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使观众得到高清晰度图像的幻觉,但是比图像更细致。
[13]风格和方式超级写实主义作品更多地关注细节和对象。
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作品并不是照片的严格诠释,也不是某一个场景或主题的文字插图。
相反,它们利用其他的,往往是微妙的绘画元素来创造实际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现实幻觉。
[14]此外,它们可能包括情感、社会、文化和政治主题要素作为视觉错觉的扩展,与照相写实主义有所不同。
[15]超级写实主义画家和雕塑家使用一些机械方式使图像转移到画布或者模具上,包括预描或打底和制模。
幻灯片投影仪或者多媒体投影仪将图片投射到画布,网格等基本技术也被应用来确保精确性。
[16]雕塑采用聚酯直接应用到人体或模具。
超级写实主义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精湛的技巧来模拟一个虚假的现实。
因此,作品往往结合并利用摄影的局限,如景深、透视和焦点范围。
数字照片会出现一些异常,如碎片,一些画家也利用这一点来强调其数字源,如查克·克洛斯、丹尼斯·彼得森等。
[17]主题超级写实主义作品对象包括画像、具象艺术、景物、风景、城市风景和叙事场面。
近期由于对细节的描写和对社会、文化或者政治主题重视,超级写实主义风格比照相写实主义更加文学性。
新的照相写实主义延续避免照片异常,因此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超级写实主义画家模拟并提高精确的摄影照1.^Bredekamp, Horst, Hyperrealism - One Step Beyond.Tate Museum, Publishers, UK. 2006. p. 12.^ 2.0 2.1 Thompson, Graham: American Culture in the1980s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Culture)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77-793.^ Jean-Pierre Criqui, Jean-Claude Lebensztejninterview, Artforum International, June 1, 2003 4.^ Robert Bechtle: A Retrospective by MichaelAuping, Janet Bishop, Charles Ray, and Jonathan Weinber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CA, (2005). ISBN 978-0-520-24543-35.^ Thompson, Graham: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80s(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Cultur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786.^ Mayo, Deborah G., 1996, Error and the Growth ofExperimental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 57-727.^ Chase, Linda, Photorealism at the Millennium,The Not-So-Innocent Eye: Photorealism in Context.Harry N. Abrams, Inc. New York, 2002. pp 14-15.8.^Nochlin, Linda, The Realist Criminal and theAbstract Law II, Art In America. 61 (November - December 1973), P. 98.9.^New Britain Museum of American Art - EducationalResources10.^ Meisel, Louis K. Photorealism. Harry N.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80. p. 12.11.^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112.^Horrocks, Chris and Zoran Jevtic. BaudrillardFor Beginners. Cambridge: Icon Books, 1996. p.80-8413.^ Bredekamp, Horst, Hyperrealism - One StepBeyond. Tate Museum, Publishers, UK. 2006. p. 1-4.14.^Fleming, John and Honour, Hugh The Visual Arts:A History, 3rd Edition. Harry N. Abrams, Inc. NewYork, 1991. p. 680-71015.^ Meisel, Louis K. Photorealism. Harry N.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80.16.^ Meisel, Louis K. Photorealism. Harry N.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80. p.12-13.17.^ Battock, Gregory. Preface to Photorealism.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80.pp 8-10.18.^ Petra Halkes, "A Fable in Pixels and Paint -Gottfried Helnwein's American Prayer". Image & Imagination, Le Mois de la Photo à Montré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0-7735-2969-1)19.^Alicia Miller, "The Darker Side of Playland:Childhood Imagery from the Logan Collection at SFMOMA", Artweek, US, Nov 1, 200020.^ Jean Baudrillard, "The Precession ofSimulacra",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works, Durham & Kellner, eds. ISBN0-631-22096-821.^ Thompson, Graham: American Culture in the1980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77-79超级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区别.写实主义:亦称“照相写实主义”。
是七十年代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美术流派,1970年发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逐渐在西方流行。
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须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现实。
所绘对象尺幅多较巨大,如头像比原头部大十倍,面部连汗毛孔等都丝毫无异地画出来,只着重于表现生理细节。
所作塑像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上肤色,穿上衣服,配以道具,极度逼真。
题材大都为车祸或殴斗枪杀现场情景。
七十年代起转向再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如学生、旅行者、超级市场的顾客、流浪汉等。
代表画家为克洛斯(Chuck Close,1940-) 、埃斯蒂期(Richard Estes)、莫利(MaleolmMorley)。
超级写实主义又名“照相写主义”((Photographic Realism)),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艺术流派。
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逼真的描绘。
超级写实主义根据现代哲学中的距离论的观念,认为传统的写实主义是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激情的,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现实,为观众了解的可能性较小,而不含主观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机)来观察和反映,则能为更多的群众所了解,传达的范围也就更普遍。
因此,超级写实主义是对传统写主义和纯主观抽象艺术的一种反动,是新的客观性形象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