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设备安装调试讲解
GPS定位原理,利用空间分布的卫星以及卫星到地面点的距 离交会得出地面点位置。 通过通过GPS电文解译出4颗GPS卫星的三维坐标 j j j j 1,2,3,4 ,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得卫星到接收 ( X , Y , Z ), 机之间的伪距,伪距方程中包含卫星钟误差、电离层误差、 对流层误差以及接收机钟差,其中卫星钟误差、电离层误 差、对流层误差可以进行修正,而接收机钟差只能作为未 知参数一起求解。所以需要求解4个未知数。
导航电文的格式:
30s
1 2 3 4 6s 5
10个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30比特
0.6s 0.02s
25页
一帧导航电文的内容
一个子帧6s长,10个字,每字30比特
1 2 3 4 5
TLM
HOW
数据块—1时钟修正参数
TLM TLM TLM
TLM
HOW HOW HOW
HOW
数据块—2星历表 数据块—2星历表继续 数据块—3卫星历书等
卫星信号的解调
为进行载波相位测量,当用户接收到卫星发播的信 号后,可通过以下两种解调技术来恢复载波相位。 (1)复制码与卫星信号相乘:由于调制码的码值是 用1的码状态来表示的,当把接收的卫星码信号 与用户接收机产生的复制码(结构与卫星测距码 信号完全相同的测距码),在两码同步的条件下 相乘,即可去掉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而恢复原来 的载波。但此时恢复的载波尚含有数据码即导航 电文。这种解调技术的条件是必须掌握测距码的 结构,以便产生复制码。
主控站对测距数据进行包括电离层、对流层、相对论效应、 天线相位中心的偏移以及地球自转和时钟改正等的传播时 间延迟改正,并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连续数据平滑及最小 二乘与多项式拟合,以提供卫星的位置和速度的六个轨道 根数的摄动,每个卫星的三个太阳压力常数、卫星的时钟 偏差; 最后注入站将主控站的导航电文注入到卫星的存储器中。
GPS定位原理
设在地面待测点P处安置GPS接收机,在ti时刻该接收
1 2 3 4
机接收4颗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同时测得P点至4颗 GPS卫星 S , S , S , S 的距离 psr 1 , psr 2 , psr 3 , psr 4 , 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解P点的三维坐标(X,Y,Z)的 求解方程为: ( X X 1 ) 2 (Y Y 1 ) 2 ( Z Z 1 ) 2 ct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北京神州祥升软件有限公司 郑瑞国
GPS系统组成
GPS技术的特点
●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定位精度高。 ●观测时间短。 ●提供三维坐标。 ●操作简便。 ●全天侯作业。
地面监控
地面监控
每颗GPS卫星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面监控系统 提供的。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 是否一直沿着预定轨道运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 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 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GPS时间系统。
主控站的作用
主控站拥有以大型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数据收集、计算和传播 设备,作用如下: 1:收集数据:收集各监测站获得的伪距和伪距差观测值,卫星 时钟、气象参数和工作状态等; 2:数据处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各卫星的星历,时钟改正, 卫星状态和大气传播改正。并将这些数据按照一定格式编成 导航电文,并及时将导航电文传给注入站。导航电文的作用 即在于获得卫星的坐标; 3:时间协调: 各测站和GPS卫星的原子钟均应与 监控站的原 子钟同步,或测出其间的钟差; 4:控制卫星:修正卫星的运行轨道,调用备用卫星更换失效卫 星;
GPS卫星
GPS卫星的主要作用
接收地面注入站发送的导航电文和其他信号;
接收地面主控站的命令,修正其在轨运行偏差及启用备用 设备等; 连续地向用户发送GPS卫星导航定位信号,并用电文的形 式提供卫星的现势位置与其他在轨卫星的概略位置; GPS卫星关键在于卫星的寿命要长,时间精度要高。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数据码)
1.导航电文及其格式 导航电文是包含有关卫星的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 间系统、卫星钟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 改正和由C/A码捕获P码等导航信息的数据码(或D 码)。 导航电文也是二进制码,依规定格式组成,按帧向外 播送。每帧电文含有1500比特,播送速度50bit/s,每 帧播送时间30s。 每帧导航电文含5个子帧,每个子帧分别含有10个字, 每个字30比特,故每个子帧共300比特,播发时间6s。 为记载多达25颗卫星,子帧4、5各含有25页。子帧1、 2、3和子帧4、5的每一页构成一个主帧。主帧中1、2、 3的内容每小时更新一次,4、5的内容仅当给卫星注入 新的导航电文后才得以更新。
将接收机时钟差作为一个未知量求解原因: 1.接收机钟差一般难以预料; 2.接收机钟差对测量定位精度产生的影响非常大,远 大于其它实时传输误差所造成的影响。
GPS定位原理
美国成功发射 第九颗GPS IIF卫星
美国东部时间3月25日下午14点36分,一枚美国联合发
射同盟(ULA)的德尔塔IV型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 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将美国空军的最新一颗全 球定位系统卫星GPS IIF-9送入了预定轨道。GPS IIF-9 卫星是波音公司研发的12颗卫星中的第9颗,预计2016 年年初,12颗卫星将全部发射升空。 随着GPS IIF-9的发射,Block IIF批次的GPS卫星会继 续增多,计划今年6月,9月和明年1月发射最后三颗 IIF批次的GPS卫星。从2017年开始,将启用下一代 GPS卫星-GPS Block IIIA,此后,美国的GPS布网频率 将会逐渐加快,而卫星的定位精度将会更高、抗干扰 能力更强。 (来源:3sNews 编辑:陈飚)
卫星信号的解调
(2)平方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平 方,由于处于+1状态的调制码经过平方后均为+1, 而+1对载波相位不产生影响。故卫星信号平方后, 可达到解调目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不必知道调 制码的结构,但平方解调后,不仅去掉了卫星信 号中的测距码,而且也同时去掉了导航电文。
GPS定位原理
其中 表示接收机的钟差,c表示光速。
GPS定位原理
i psri (Tiono c Ttrop c Trelav c t c Rnoise )
Tiono 电离层延迟误差
Ttrop 对流层延迟误差
Rnoise接收机内部噪声造成的距离偏差。
GPS定位原理
卫星的载波信号与调制
204600
基本频率 10.23MHz
10
L1载波
C/A码 1.023MHz
P码 10.23MHz
数据码 50BPS
154
1575.42MHz
120
L2载波
1227.60MHz
P码 10.23MHz
数据码 50BPS
卫星的载波信号与调制
从上图中可见,GPS卫星取L波段的两种不同电磁波频率 为载波,L1载波频率为1575.42MHz,波长为19.03cm; L2载波频率为1227.60MHz,波长为24.42cm。在L1载波 上,调制有C/A码、P码(或Y码)和数据码; L2载波 上,只调制有P码(或Y码)和数据码。 在无线电通信中,为有效地传播信息,一般将频率较低 的信号加载到频率较高的载波上,此时频率较低的信 号称为调制信号。 GPS卫星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采用调相技术调制到载波 上,且调制码的幅值只取0或1。如果码值取0,则对应 的码状态取+1;而码值取1时,对应码状态为-1,载波 和相应的码状态相乘后,即实现了载波的调制。
监控站的作用
监控站是无人值守的数据采集中心,其位置经精 密测定;主要设备包括 1台双频接收机,1台高精度原 子钟,1台电子计算机和若干台环境数据传感器。 作用如下:
利用接收机求出卫星相对其原子钟的伪距和伪距差 利用原子钟获得时间标准
利用环境传感器得到当地的气象数据
然后将算得的伪距、导航数据、气象数据及卫星状态传给
主控站。
注入站的作用
注入站是无人值守的工作站,设有3.66m的抛物面 天线,1台C波段发射机和一台电子计算机。 其作用是将主控站编制的导航电文等资料以既定 的方式注入到卫星存储器中,供卫星向用户发射。
地面监控系并 将这些测距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卫星状态数据等 发送到主 控站;
GPS接收机
GPS的测距码
GPS卫星所采用的两种测距码,即C/A码和P码(或Y 码),均属于伪随机码。 (1)C/A码:是由两个10级反馈移位寄存器组合而产生。 码长Nu=210-1=1023比特,码元宽为tu=1/f1=0.97752s, ( f1为基准频率f0的10分之1,1.023 MHz),相应的距离 为293.1m。周期为Tu= Nutu=1ms,数码率为1.023Mbit/s。 C/A码的码长短,共1023个码元,若以每秒50码元的速 度搜索,只需20.5s,易于捕获,称捕获码。 码元宽度大,假设两序列的码元对齐误差为为码元宽度 的100分之1,则相应的测距误差为2.9m。由于精度低, 又称粗码。
数据块—3卫星历书等
1帧 30s 1500 比特
导航电文
(1)遥测字(TLM—Telemetry WORD) 位于个子帧的开头,作为捕获导航电文的前导。 (2)交接字(HOW—Hand Over Word) 紧接各子帧的遥测字,主要向用户提供用于捕获P码 的Z记数。所谓Z记数是从每个星期六/星期日子夜零 时起算的时间记数,表示下一子帧开始瞬间的GPS时。 (3)数据块1:含有卫星钟改正参数及数据龄期、星期 的周数编号、电离层改正参数、和卫星工作状态等信 息。 •卫星钟改正参数a0、a1、a2分别表示该卫星的钟差 、钟 速和钟速变化率。任意时刻t的钟改正数为t=a0+a1(tt0e)+a2(t-t0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