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施工工艺[详细]

高分子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施工工艺[详细]

高分子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施工工艺上海豫宏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屋面防水工程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XXXXX2、材料选择:XXXXXXX3、施工方法:4、工程质量:合格二、编制依据:1、工程技术交底,设计图纸;2、施工现场条件和实地勘察资料;3、《屋面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2020、GB50345—2020)4、《建筑防水工程手册》、《新型建筑材料实用手册》;5、《建筑构造通用图集》;三、施工准备1、施工技术准备: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都能按有关操作规程,规范及有关工艺要求施工。

预先编制本工程的验收计划,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对于复杂的施工分项以及重要施工部位,要事先编制具体施工方案,并经过建设单位及监理部门审定。

2、人员准备:该项目工程人员安排如下:3、防水施工: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附加层防水卷材铺贴封边保护层施工质量验收2 施工操作要点2.1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人员、材料、工具、技术、现场、资料的准备工作。

人员:配备好有资质的项目班子和劳动力资源。

材料:做好材料计划和材料进场质量检查。

工具:按照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工具设备。

技术:落实技术方案,完成技术交底。

现场:完成现场踏勘,做好现场规划。

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工程资料。

2.2 基层质量要求2.2.1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埋件等,应在防水施工前安设完毕。

基层不符合防水施工的要求时,应及时向总包、监理提出,直到基层质量达到防水施工要求方可接收上道工序。

2.2.2基层含水率应小于9%,可用现场简易监测方法检测基层含水率:在晴热天气,将1m×1m卷材覆盖于基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覆盖部位与卷材上均未见水印既满足要求。

2.2.3基层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层强度不合格时严禁进行防水工序施工。

2.2.4基层坡向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2.5对水落口,出屋面的管根,烟囱,女儿墙,泛水等细部进行检查,水落口应已正确安装,水落口周围应形成凹陷的小坑。

所有凸出屋面的部位及所有阴阳角均应作成斜面或直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

2.2.6要求基层平整度偏差不大于5mm.(用2m靠尺结合塞尺检查)2.2.7基层要清洁,不得有油污,不得有空鼓、起砂、脱皮和严重开裂。

2.3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俗称冷底子油),是为了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应使基层处理剂单独成膜,并且充分渗透到基层的裂缝当中去。

一般为100号溶剂汽油稀释后的石油沥青或橡胶改性沥青,外观呈黑褐色,易涂刷易渗透。

2.3.1做完基层处理后,用高压吹风机和扫帚将基层上彻底吹扫干净后涂刷基层处理剂,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不可错用。

2.3.2涂刷基层处理剂时要求基层表面平整、干净、干燥。

如有局部较湿,可用喷灯烘烤干燥再进行基层处理剂的涂刷。

2.3.3在大面涂刷前应用毛刷对细部、周边和拐角处先行涂刷,然后在大面基层上涂刷,涂刷应均匀一致,不得有漏涂,满粘法施工时应涂刷两遍。

基层处理用量为0.2~0.3kg/㎡;基层处理剂可在卷材铺贴前1~2天涂刷,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方可进行卷材铺贴。

2.4附加层2.4.1在铺设大面卷材防水层之前,应先按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在细部节点部位粘贴附加防水层,卷材附加层的边角剪成直径40mm的圆角。

地下工程的附加防水层应优先选用附加层专用卷材,复杂部位采用与大面防水层同品种的卷材,厚度均为4㎜厚,屋面工程的附加防水层应优先采用沥青涂膜作为附加层,涂膜厚度不小于2mm。

(涂膜附加层涂刷的部位和面积同卷材附加层)2.4.2立面与平面转角处、阴阳角、天沟、檐沟等部位均先铺一层卷材作附加防水层,附加层卷材一般为500mm宽。

一般部位附加层应满粘结于基层上。

应力集中部位如:天沟、檐沟与屋面交结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20m,变形缝部位空铺或将一侧与基层粘结;地下室从底面折向立面的附加层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结触部位应空铺;但应注意卷材和基层是松弛紧贴的,不应空鼓。

平立面转折处附加层:(附加层500宽,平面,立面各250,满粘结,基层角部做成直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 檐沟附加层:(应力集中处附加层空铺,空铺宽度不小于2020m)2.4.3 阳角附加层做法(所有附加层边角剪成直径40mm的圆角,阴、阳角的三维角点处用密封膏密封) 2.4.4阴角附加层作法大、小底面是指三维阴角的附加层底平面的两个部分,先粘贴面积较小的三角形部分,称为小底面,然后将底面的另一部分粘贴并与之叠合,后粘贴部分面积较前者大且覆盖于前者之上,称为大底面,二者形成的叠合宽度为100mm。

三维角点用密封膏密封。

2.4.5出屋面管道根(据管径按需要确定剪开线间距)管身附加层沿管壁周长叠加50mm管根处卷材可根据管根基层尺寸实际情况裁剪(一般管根处基层已处理为圆角或馒头状,施工时按实际情况剪裁附加层)出屋面管道为PVC等塑料管道时,应小心粘贴,用热风焊枪焊接,以免烧伤管道。

2.4.6穿墙管道2.4.7水落口:分直式和横式两种,水落口周围500mm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该部位附加防水宜先涂刷改性沥青涂料或冷玛蹄脂,厚度不小于2mm,然后在做卷材附加层,也可单独采用涂膜附加防水。

水落口杯与基层交接处应有宽度2020、深2020凹槽,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

直式水落口:横式水落口:2.5定位、弹基准线、试铺2.5.1细部节点附加层卷材粘贴完成并经检查质量合格后,即可进行大面卷材的铺贴。

大面卷材铺贴前应在基层上弹基准线,试铺,确定卷材搭接位置,以控制卷材铺贴的方向和顺直美观。

屋面工程卷材铺贴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方向而定坡度<3%,卷材平行于屋脊方向坡度3%-15%,卷材可平行于屋脊,也可垂直于屋脊方向坡度>15%,卷材垂直于屋脊方向当卷材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时,搭接缝顺流水方向,垂直于屋脊方向时搭结缝应顺主导风向。

屋面卷材铺贴示例2.5.2女儿墙防水层铺贴方向依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平面卷材折向立墙后,卷材长边方向与平面垂直。

(平面卷材折向立墙后卷材长边方向与平面垂直)2.5.32.6大面卷材铺贴短搭接边的外露边角剪成40mm×40mm的45。

斜角(短边外露边角剪成40×40的45。

斜角)2.6.1铺贴顺序1、屋面工程:高低跨相毗邻时,先做高跨,后做低跨,同等高度的屋面先远后近,同一平面内先铺雨水口、管道、伸缩缝、女儿墙转角等细部,然后从屋面较低处开始铺贴。

2、卷材的粘贴方法及不同部位的粘贴2.6.2不同部位的卷材粘贴卷材与基层:屋面卷材与基层采用满粘,立墙卷材与基层应满粘。

卷材与卷材之间,必须满粘并粘结紧密卷材搭接缝:必须满粘附加层卷材与基层:一般部位应满粘,应力集中部位空铺,如变形缝、天沟和檐沟与屋面交角处、地下室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以及类似的其它应力集中部位。

2.6.3粘结卷材的操作将卷材粘结面对准基准线平铺在基面上,从一端将隔离纸从背面揭起,两人拉住揭下的隔离纸均匀用力向后(或由上而下)拉,慢慢将整幅长的隔离纸全部拉出,同时将揭掉隔离纸的部分粘贴在基层上。

在拉铺卷材时,应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出现偏差难以纠正。

卷材粘贴时,不得用力拉伸。

卷材粘贴后,随即用胶辊(或刮板)用力向前、向外侧滚(赶)压,排出空气,使之牢固粘贴在基层上;如果双层施工,在搭接铺贴下一幅卷材时,将位于下层的卷材搭接部位的透明隔离膜揭起,将上层卷材平服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60mm;相对薄弱的部位(即卷材收头部位、卷材剪裁较多的异形部位等)应采用专用密封膏密封。

2.6.4卷材的搭接A、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特别重要或对搭接有特殊要求时,接缝宽度按设计要求。

一般要求搭接宽度见下表卷材搭接宽度(mm)短边搭接长边搭接满粘空铺、条粘、点粘满粘空铺、条粘、点粘屋面工程80 100 80 100地下工程100(满粘时搭接宽度80mm)多层卷材搭接(多层卷材搭接时,上、下层卷材错开1/3至1/2卷材幅宽)B、地下工程铺贴立面卷材时,卷材接茬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图)(卷材接茬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2.7节点收头固定及细部处理2.7.1 卷材末端收头应采取机械固定,且收头部位均应用密封材料进行封闭,密封宽度不小于10mm。

天沟、檐沟、无组织排水檐口、伸出屋面管道以及女儿墙为混凝土墙体时的防水,卷材的末端收头均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结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作防水处理。

典型构造做法见下图:SBS卷材密封膏密封不锈钢压条收口固定砖墙SBS卷材密封膏密封不锈钢压条收口固定钢筋砼墙SBS卷材密封膏密封不锈钢压条收口固定钢筋砼压顶收口做法一收口做法二收口做法三①(端头收于凹槽内) ②(端头收于压顶下) ③(端头收于光滑面)2.7.2屋面变形缝:平屋面变形缝:高低跨变形缝:变形缝顶部须设盖缝的防水附加层,盖缝的防水附加层应一侧点粘,一侧空铺,且卷材于伸缩缝处应绕“U”形弯置于缝中,以补偿建筑变形带来的伸缩量。

3 质量验收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要立即进行质量验收,做蓄水或淋水检验,并填写《卷材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主控项目: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检报告。

2、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3、卷材防水层再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1、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封闭严密,不得有褶皱、翘边和鼓泡等缺陷;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缝口封严,不得翘边。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2、卷材防水层上撒布的材料和浅色涂料保护层应铺撒或涂刷均匀,粘接牢固;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刚性保护层的分隔缝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排气屋面的排气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

排气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封闭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卷材的铺贴方向应正确,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地下结构的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接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 防水层保护4.1防水层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对不能及时作保护层施工时,也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4.2采用水泥砂浆、块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铺设纸胎沥青油毡、聚乙烯膜;4.3暴露屋面防水工程的保护层,如外露防水卷材为矿物粒料或片料作覆面材料时,可不另作保护层,如防水卷材表面为细砂、PE膜时,必须作保护层,做法如下:4.3.1铺设页岩片或砂粒,施工时随刮涂冷沥青玛蹄脂随铺撒散装保护材料,空铺撒均匀不得有未被覆盖的部位,且粘结牢固;4.3.2也可用水泥砂浆作保护层,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置表面分隔缝;4.3.3浅色涂料作保护层,表面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