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降水护坡施工方案(最新)

降水护坡施工方案(最新)

目录1.工程概况 (2)1.1概况 (2)1.2主要工程量 (2)1.3地质概况 (2)1.4编制依据 (3)2.设计方案 (3)2.1降(排)水设计 (3)2.2护坡设计 (7)2.3土方方案 (9)3.施工部署 (10)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0)3.2主要施工顺序 (11)3.3资源配备 (11)3.4施工工期与进度计划 (12)4.施工准备 (13)4.1现场准备 (13)4.2技术准备 (13)4.3材料、机械准备 (13)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4)5.1降排水施工 (14)5.2土钉墙施工 (14)5.3土方施工 (16)6.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 (17)6.1质量目标 (17)6.2质量保证体系 (17)6.3质量保证措施 (17)6.4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18)6.5工程归档资料 (19)7.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9)7.1安全管理目标 (19)7.2安全防护 (19)7.3临时用电 (20)7.4机械安全 (20)7.6现场管理 (21)8 应急预案 (21)8.1应急组织机构 (21)8.2各级职责 (21)8.3紧急情况常规处理措施 (22)附图1.工程概况1.1概况拟建北京资料处理中心生活服务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乡上庄村,拟建场区原为鱼塘。

拟建服务楼楼长55.2m,宽27.0m。

工程概况见下表。

1.2主要工程量1.2.1 降水降水面积约2100m2。

1.2.2 护坡土钉墙护坡面积约1500m2。

1.3地质概况1.3.1 地层根据《北京资料处理中心生活服务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上而下进行综合分层:1、人工填土层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①:黄褐色,湿。

含灰渣、砖渣、砼块、植物根等。

局部建筑垃圾较多。

本层厚度为2.4m~4.7m。

2、砂质粉土②:灰~褐黄色,湿~饱和,中密,低~中低压缩性。

含云母片、氧化铁,有机质。

局部夹0.3~2.4m厚的②1层粉质粘土。

本层总厚度1.1~4.3m。

3、粉质粘土③:褐黄~灰色,湿,软塑~硬塑。

含云母片、氧化铁及有机质。

局部夹0.3~1.6m厚的③1层砂质粉土。

本层总厚度为8.4~9.7m。

1.3.2 地下水根据勘察报告,本区见两层地下水,只有第一层地下水对本工程影响较大。

该层地下水类型属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在地表下2.5米左右(高程42.41m)。

该层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以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

该层地下水主要对基坑支护影响较大。

1.4编制依据1.4.1《北京资料处理中心生活服务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2 规范:(1)《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 01-501-9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3)1.4.3 北京资料处理中心生活服务楼总平面图1.4.4 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和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2.设计方案2.1降(排)水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场区地层条件,拟采用井管降水及明排和利用积水坑抽降和周边分布降水井的降(排)水方法相结合。

具体做法为:1. 井管降水方案设计1.1 降水方法的选择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第6.2.1条要求:井点降水方法和设备选择,应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及工程特点,作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认为本工程除涉及上层滞水外,还存在一层台地潜水和层间潜水,根据我公司在附近施工资料表明上层滞水含水层主要为人工填土,①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地下水位高;层间潜水主要存在于沙质粉土中,水位要降至-7m,轻型井点难以发挥作用。

根据本场地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结合我公司降水成功经验,本基坑必须进行封闭降水。

具体采用将需疏干的含水层的隔水底板揭穿,使上层滞水利用其重力作用及水头差作用下渗到消纳层,③粉质粘土层中,用大口径管井抽取混合水头,达到最终降低水位的目的。

故本基坑采用大口径管井封闭降水方案。

1.2 降水计算1.2.1 计算参数选取a. 降水面积63×33m,基坑最大降水深度H=7m,b. 降深S=7mc. 水头高度H=4.5md. 渗透系数k=1.2m/de. 影响半径R=25mf. 滞水R1=26mg. 井管半径r=0.2mh. 降落漏斗水力坡度I=1/101.2.2 坑总涌水量按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整个基坑涌水量:Q=1.366K(2H-S)S/lgR0-lgr0Q1=208.5m³/dQ1=142.2m³/dQ=Q11+Q2=3020m³/da. 井深计算h≥H´+I+L·I+a式中:h:井深mL:井管至基坑中心距离,取25ma:泵体及砂管高度总和,取1m故:h≥H´+0.5+L•I+a=11.8m实际井深取12mb. 单井最大出水量q=2 ·r·L·k式中:q:单井最大出水量L:动水位下滤水管浸没长度,取12mq=3m³/dc. 井数计算n=1.1Q/q´=18(口)d. 井间距计算B=D/n=9.1m考虑周边施工状况及勘察报告的建议,实际取9m。

1.2.3 井点设置在基坑开挖上口线1.2m外间隔布置管井,间距9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共布井18口。

1.2.4 井点设计抽水井井深12.0m,井径600mm,全孔下入无砂水泥砾石滤水管,滤水管直径400mm。

均匀回填φ4~7mm豆石滤料至孔口下1.0m,滤料以上回填粘土至孔口,滤水管内下入潜水泵。

1.2.5 抽水方案设计采用潜水泵抽水,直接排入集水池,进地面排水管系统。

地面排水系统设计;沿基槽顶外1.5m,埋设φ150排水管,水力坡度3‰,埋于地下0.5m深处,每2孔设一个砖混集水池或用钢板焊制的集水箱,再由总排入雨、污水口。

场地狭窄的部分,可利用抽水井倒水,最后再由总管排入雨水口。

1.2.6 降水对邻建的影响及技术措施根据本场地的地层和水利关系并结合理论分析,降水不会对现有建筑造成影响,但在降水期间应进行连续观测,万一有意外之影响当可及时采用措施:减少抽水量,增设回灌井。

1.2.7 降水效果预测及对策四周设置1口观测井,随时观测水位下降速度据此预测水位降至槽底时间。

据水位变化调整降水井开泵抽水的数量。

(一)降水井施工a. 施工准备施工之前清除可能存在的地下障碍物。

b. 放线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开挖上口线位置,放置降水井点位置。

c. 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钻至设计深度后要进行捞渣保证井底沉渣达到设计要求。

d. 下管前要检查井管的质量和数量,下管时要慢慢上下提升,严禁强行下管。

在下管的过程中随时检查井管能否自由转动,有无阻力,发现有阻力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井管下到设计深度后要将井管固定在孔的中间,不能偏斜,以保证填料厚度均一。

井管口高出地面0.30~0.50m。

e. 填料前应检查滤料的质量,达到料净无杂质混入,严禁不合格滤料向井内填充。

填料时要边填边测量孔深的变化,核对填料数量与孔深的变化是否相符,发现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f. 成井后要及时洗井,洗井用空压机洗井。

要求水清砂净为止。

(二)降水施工验收准则a. 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孔深;b. 孔径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孔径的-20mm;c. 封井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封井深度的±500mm;d. 混合水位降至基坑底下0.5m,降水效果满足基坑开挖后不影响基础施工。

e. 对孔深、孔径、井管长度、封井深度进行抽样检查,抽检数。

(见附图)2. 大面积开挖时,在基坑内和基坑外挖积水坑下泵抽水;3. 护坡过程中在边坡上安设导水管导出土层内积水;4. 基坑见底后在基底周边挖一条宽30㎝深40㎝的明沟,并根据流水量大小在沟线上开挖若干积水井@10m,积水井直径50㎝,深1~1.5m,采用砼预制管筒周边灌砂石滤水,然后下泵将积水导出。

2.2护坡设计根据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施工现场条件,本着“便于施工、造价合理、技术可靠”的原则,采用土钉墙护坡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基坑边缘3m外能够保证重车正常行驶,并确保基坑周圈建筑物及管线管网的安全。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采用理正基坑设计软件辅助计算。

2.2.1 土钉设置1)土钉墙设计参数一6.5@250钢筋网2)土钉墙设计参数二2.2.2 南侧淤泥质土第一步按1:1放坡,不打土钉,直接挂网喷射混凝土;因南侧比北测低2米左右,下面只能做2道土钉,土钉墙设计参数同北测第三、四步。

2.2.3 土钉端头做90°弯勾,勾长200mm,与横向加强筋焊接牢固。

面层喷射混凝土按C20砼配比,重量比水泥:砂子:石子约等于1:2:2。

2.3.4 土钉墙施工注意事项(一)在杂填土中施工注意事项:地表杂填土中可能含有不明异物和管线,对土钉成孔带来一定的影响。

施工时,通常用洛阳铲成孔,遇少量碎砖块可以成孔,当遇到比较集中的碎砖块时,可以采用花管重力击入或用麻花钻成孔,也可采用适当缩短土钉长度并加密土钉间距的办法,但要保证在该范围的总土钉长度不减少,同时加密加强筋,均匀传递该部位的受力。

遇此类特殊状况,应另处详细的补充方案。

在杂填土土层施工时,一定要重视土钉注浆效果,必须要多次压浆直到充盈密实。

对于坡面平整度很差的坡面,在编钢筋网时可以用一些石块和砖块填充补平,其间的缝隙可以用喷射混凝土加粘土喷平,包裹钢筋的8~10cm面层,要用干净的混凝土喷射施工。

另外注意,对缝隙较小的部位应该预留注浆孔和通气孔,在面层达到一定强度时注浆,填满缝隙。

(二)在泥层中施工注意事项:根据勘察报告,基坑挖至2~5m时可能会出现泥层。

泥层的特点是自稳性差,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垮塌,严重威胁边坡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整体安全。

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当遇到泥层时,要立即打入竖向钢筋进行稳固,必要时还要草袋、编织袋等配合使用;有渗水时下入导水管将水导出;稳定后立即编网喷射混凝土,混凝土中应添加速凝剂,必要时多次喷射混凝土。

2.3土方方案根据场地条件,在基坑南侧设置出土车道,土车从北门进出场地。

坡道上铺砖渣、碎石150-200mm厚,以便于运土车辆的出入。

土方工程在边坡处需配合护坡工程(土钉墙)分步开挖,一般是做几步土钉,分几步开挖。

最后25~30cm土方和电梯坑、积水池的土方由人工挖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