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生宿舍火灾特点、成因及对策
摘要:高校防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宿舍防火问题。
学生宿舍人员集中,可燃物多,用电量大,是学生学习、生活及交往的主要场所。
学生宿舍的防火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与安定团结。
对学生宿舍的防火工作要给以高度重视,为防止和减少其火灾发生,保证学生宿舍的安全,要根据学生宿舍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防火工作,为学校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本文从学生宿舍火灾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方面提出观点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火灾消防对策
一、高校学生宿舍火灾隐患的特点
1、学生宿舍火灾的特点
高等学校学生宿舍的火灾,既有与其它火灾共同的特性,又有自身的特点。
(1)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造成不安的影响。
学生宿舍是高校中人员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学生生活最主要的场所。
目前,仅一幢宿舍就有学生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发生火灾蔓延快,极易造成学生疏散难。
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迅速蔓延至楼上,又易造成学生窒息受伤或死亡。
一间寝室受灾,往往殃及相邻的多间寝室,其影响和后果难以估计。
(3)许多大学生缺乏扑救初期火灾的基本常识。
大学生由中学进入大学,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对火灾的了解也仅限于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
从未接受过任何消防知识的培训,一旦出现火险却无警觉意识,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疏散、逃生和扑救,以至酿成重大灾害。
2、学生宿舍火险的特点
(1)学生自身缺乏必要的防火安全意识,对火灾的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
通过对火灾事故的案例和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火灾的起因知之甚少,往往图一时方便私拉乱接电源插座,随意使用台灯、取暖器、电热毯等电热器具,人离开后不拔电源或在蚊帐中吸烟、使用蜡烛,形成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导致火灾的发生。
(2)一些劣质电器或其它大功率电器往往在宿舍中使用。
学生为了便利、便宜,在市场上购买可充电应急灯、电煮水器、插座等,有的存在质量问题,甚至使用一些大功率的电器(如电炒锅、电饭煲、电水壶等)。
这些电器的使用极易造成超负荷用电和电器线路的短路。
这些都是诱发火灾的因素。
(3)学生宿舍设计不合理导致火险存在。
有的学生公寓疏散距离长,延长了学生疏散的时间。
有的防火分区超面积,而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
有的缺少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给火灾时的疏散造成了困难。
有的缺少消防设施,无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扑救火灾时手足无措。
(4)学生宿舍消防管理显得薄弱。
有些地方在疏散通道堆放易燃易爆可燃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和影响安全疏散;有的学生宿舍外窗加装铁栅栏或在学生宿舍走廊设置铁栅栏,造成安全出口不足;有的学生宿舍电线老化,未设置或未集中设置用电插座,学生乱拉乱接电线插座;有的管理制度不落实,随意使用电热器具,乱扔烟头、纸屑,随意使用蜡烛。
二、高校学生宿舍火灾隐患及形成的原因
1、物品摆放杂乱。
易燃品和电源线等杂乱无章的放在一起,没有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正当的摆放。
例如棉被和电源插头摆放在一起,将电源线放在床头,这些不正当的方式都会埋下火灾隐患。
2、抽烟不注意姿态。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喜欢躺在床上抽烟,这样燃烧的烟灰会引起床单被褥的燃烧。
3、违反校规校纪使用大功率或违章电器。
个别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里烧水,例如用热得快,这是校规里明令禁止的,可是个别学生仍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学生宿舍供电线路和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客观上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其次,学生宿舍是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
4、违反校规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酒精炉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
如个别同学在宿舍里偷偷使用酒精炉做饭等。
5、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
一些高校在重视教学、科研的同时,没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片面地认为消防工作与教育质量无关,与学校稳定无关,可有可无,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很少或根本没有研究消防安全工作。
6、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全社会推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已经多年,并已见成效,但高校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有的虽然层层签定了责任书,但内容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有的虽然签定,但却束之高阁,没有检查考评,基本流于形式;有的责任书只签定到中层,而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身上;有的对履行消防职责情况检查不及时,考评不严格,奖罚不分明;有的只奖不罚,有的只罚不奖,难以调动积极性;有的甚至没有建立任何消防安全责任制,只有几个保卫人员单打独斗。
7、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不经常、不深入。
高校师生众多,人员密集,消防宣传教育应是搞好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一些高校在消防宣传教育方面频次很
少,内容单一,形式欠缺,收效甚微。
8、学生宿舍隐患严重。
(1)多数新建学生公寓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在消防方面留下许多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2)校方采取了许多便于行政管理却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做法。
有些为了防止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逃生面具、灭火器的丢失,采取了统一保管在值班室的做法,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必要的物品将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有的学生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学生夜间外出,则把多数疏散出口上锁,只留下一个门,隔断了生命之路。
为了防止男、女生混窜,学校管理部门在楼道中间用门和隔墙等进行分隔,楼梯、消火栓、安全出口等消防设施也分被成两部分,难以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3)学生用电管理混乱。
虽然一些学生宿舍均安装了限电装置,但学生们有的点蜡烛照明,还有的偷接电线,其行为极易引发火灾。
(4)为了防止外盗,在窗户、出口上安装铁栅栏,使救火、救援及逃生更加不易。
(5)高校后勤产业化以来,一些投资方建造了体容很大的学生公寓,而在底层裙房出租时又不考虑学生疏散,随意封堵安全通道。
9、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不健全,义务消防组织流于形式。
一些高校没有健全的消防组织机构,也没有明确的消防专职工作人员,没有建立定期评议消防工作制度。
有的重点部位没有相应的消防规章制度,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
有的学校没有成立义务消防组织,大多数义务消防组织缺少紧密联系,几乎不开展任何活动,无法很好地发挥义务消防组织的作用。
一些高校没有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有些尽管已经制定,但内容不全,组织松散,针对性不强,也因种种理由不组织演练,预案几乎没有实战价值。
三、高校学生宿舍预防火灾的对策
学生宿舍预防火灾,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在宿舍里乱接乱拉电线,将易燃物进行及时处理。
电线和插头、插座多重连接,容易导致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易燃物如果放得近,很可能就会引发失火。
更危险的是将电线埋在被褥下面,如果电线发热造成绝缘层起火,后果更不堪设想。
私自在宿舍里接拉电线还会因为不懂电工专业知识错误接线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或接入负荷过多而引发火灾事故。
2、不要躺在床上抽烟,抽烟时应远离易燃物,不要烟头乱扔。
3、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或违章电器。
学生应该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而学校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管理,消除一切可能发生火灾的隐患。
4、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在宿舍内焚烧杂物;
5、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
6、爱护消防设施,不随意移动灭火器材或挪作它用。
7、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宿舍管理人员或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报告。
8、配备消防设备和器材,以应对突发的火灾。
学校要在每个楼层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等,以备突发时使用,并经常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更新。
高校在学生宿舍火灾预防中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领导高度重视。
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网络。
3、加大
宣传力度,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4、将宿舍等人员密集场作为重点,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
6、大力发展义务消防组织,加强灭火疏散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总之,校园宿舍防火安全最关键的是需要同学们凡事从自身做起,把防火的意识牢记于心,从保护同学、学校以及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以至杜绝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苏延立.高校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4期,128
[2]薛新虎、王立稳.高校学生宿舍的火灾隐患特点及应对措施[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04期,91-92
[3]李亮.关于学生宿舍预防火灾及对策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05年03期,53-54
[4]罗一翔.浅谈如何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工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