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和地理核心
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共同素养,是地理知识、地理学
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
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发
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
养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
发挥具有整合性。

如何在地理教学特别
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
理核心素养一直是地理教师研究和关注
的重要方面。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
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
展的阶段性。

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
路径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
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课程
标准和教材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
养落到实处。

•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说理”,实现由直观感性认知地理事物到对地理事物背
后“理”的认知。

在对不同地理事物的“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图像工具、地
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地理地
域认知;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
的训练,进行地理交流与表达,在这一
过程中渗透人地观念的培养,实现地理
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体验、感悟情感态度,并内化为正确的人地观念思想,逐
步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必备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

•一.制定基于课标而又高于课标的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足课堂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基于课程标准。

如一
节课的课程标准是“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
的数最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如果这节课将学习目标定位于满足
课标的要求,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掌握和
能力的培养上都将有所局限。

这节课的
教材内容较为浅显,从知识的难度上看
学习困难较小,因此,设定学习目标时
适当增加了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
培养。

例如“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
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能够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水资源危机的表现并简析产
生的原因”“通过合作讨论,能够从不同角
度提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瞧”这
几项学习目标都强调了通过不同的学生
活动和学习方法锻炼地理分析能力和概
括能力;“树证科学的水资源现,培养对
资源、环境负责的态度,并以实际行动
开展节水活动”则从地理态度、地理情感
方面提出要求,这些都为培养地理核心
素养点明了目标和途径。

•二.重组教材,补充文本、图片、视频素

•教学中有的课的知识虽然较为浅显,但
涉及面较广,并且密切联系生活。

教材
呈现的内容包含文字及一些图片,但不
够丰富和全面,加之高中生生活经验有限。

因此,在课堂上需要补充文本、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进而理解问题。

例如,从时空角度讲述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经济活
动的影响时,由于受时间和地域差异的
影响,学习起来较为抽象。

因此,通过
展示景观图片并结合农夫山泉、青岛啤
酒等生活中的实例,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把书本知识和现安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水危机的表现方面,教材是通过文字
表述简单带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通过
展示表明水危机情况的图片,使在短时
间内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呈现在学
眼生眼前,直观且具有冲击力,增强感
性认识,并进一步进行理性的分析概括。

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
活中的水资源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

•三.加强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要关注在日常教学中
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

例如.在学习“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时,指导学生读图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在
学习大洲间、国家间、某一同家水资源
分布情况时可进行地理尺度观念教学,
具体描述分布特点时指导学生从时空角
度分别描述;在水危机成因分析上引导
学生从自然、人为两个角度出发,树立
辩证的观点;在板书没计上采用逻辑关
系图呈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
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分角色讨论,提高讨论效率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部分就足人地
协调观,它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
观念。

有一课的主旨是探讨人类与水资
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树立人地协调
观的典型案例。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措施即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其
难点在于怎样指导学生能自主提出这些
有效措施,并理解提出措施的出发点,
闪此为了突破重、难点,该部分教学采
用了合作讨论法。

通过讨论活动碰撞思维、发散思维,锻炼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为避免讨论活动的无序与低效.在讨论
前教师可以设置多种角色.如政府、种
粮大户、工业企业、科学家、经济学家、普通公民等,指导学生从不同角色出发,提出该领域的措施。

这样设计的目的既
为学生的分析讨论提供切入点,引导学
生从不同方面考虑,提出更加全面的措施,又增加了讨论的趣味性,提高了讨
论的效率。

•通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并突出地理
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
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习
成绩和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