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装----------订----------线----------
金属材料工程《金属工艺学》(A )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相应的框内。
)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测定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常测试 。
A. 布氏硬度
B. 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 莫氏硬度 2. 08F 牌号中,08表示其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 。
A. 0.08%
B. 0.8%
C.8%
D. 80% 3. 最理想的冒口形状是 。
A. 圆柱形
B. 球形
C. 球顶圆柱形
D. 长方形 4. 影响铸件流动性的因素不包括 。
A. 浇注温度
B. 合金化学成分
C. 铸型的充填条件
D. 铸件的温度梯度 5. 对同一种金属用不同方式进行压力加工,其中 时,变形抗力最大。
A. 自由锻 B. 轧制 C. 拉拔 D. 挤压 6. 锤上模锻 锻出通孔。
A. 不能
B. 能
C. 不一定
D. 有可能 7. 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
A. 重结晶退火
B. 去应力退火
C. 再结晶退火
D. 扩散退火 8. 在焊接长直水平焊缝和大直径焊缝时应选择 。
A. 埋弧焊
B. 电渣焊
C. 激光焊
D. 摩擦焊 9.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 车削
B. 铣削
C. 刨削
D. 磨削
10. 关于切削运动,通常有 。
A. 一个主运动,只能有一个进给运动
B. 一个主运动,至少一个进给运动
C. 多个主运动,只能有一个进给运动
D. 多个主运动,至少一个进给运动
1. 机械产品的制造一般分为设计阶段、制造阶段与使用阶段三个阶段。
2. 根据合金中各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合金中的晶体结构分为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和机械混合物。
3. 热处理按其工序位置和目的不同,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4. 铸件的凝固方式通常有逐层凝固、中间凝固和糊状凝固三种。
5. 塑性和变形抗力是衡量锻造性能优劣的两个主要指标,锻造后会形成 纤维组织。
6.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按其熔渣性质可分为碱性焊条和酸性焊条两大类。
7. 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背吃刀量、进给量和切削速度。
1.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
2. 再结晶过程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所以再结晶过程也是相变过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号下表格内填写“√”,错误的填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第3页,共6页第4页,共6页
3. GCr15是一种常用的滚动轴承钢。
4. 可锻铸铁比灰铸铁塑性好,因此可以进行锻压加工。
5. Cr12MoV A钢是不锈钢。
6. 合金收缩经历三个阶段,其中,液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
7. 自由锻是锻造大型和特大型工件的唯一方法。
8. 设计焊接结构时,为了减少焊缝数量,简化焊接工艺,应尽可能多的采用工字钢、槽钢和钢管等成型钢材。
9. 一般来说,顺铣适用于加工有硬皮的工件。
10. 有色金属零件外圆表面的精加工不宜在磨床上进行。
1.将碳的质量分数为0.45%的钢和白口铸铁都加热到1000℃~1200℃,能否进行锻
造?为什么?
答:把碳的质量分数为0.45%的钢加热到1000℃~1200℃,能进行锻造。
(1分)由铁碳相图可知,此时钢处于奥氏体状态,塑性好,因此,能进行锻造。
(1分)
把白口铸铁加热到1000℃~1200℃时,不能进行锻造。
(1分)第一,白口铸铁塑性差;(1分)第二,由铁碳合金相图可知,白口铸铁加热到1000℃~1200℃时,发生了局部熔化现象,因此,白口铸铁不能进行锻造。
(1分)
2.用低碳钢制造齿轮,为了使表面高硬度高耐磨,心部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应
采取怎样的加工工序?
答:下料毛坯制造正火切削粗加工调质处理精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每个0.5分,共5分,顺序不能错)3.绘制铸造工艺图时,应确定哪些主要的工艺参数?
起模斜度、收缩率、型芯尺寸、铸造圆角等。
(一个0.5分,共4分)
4.拉深件应如何防止起皱和拉裂?
答:为防止褶皱的产生,必须采用压板(或压边圈)将坯料压住。
(2分)压力的大小以工件不起皱为宜,压力过大会导致工件拉穿。
(1分)对于深度变形较大的拉深件,不能一次拉深到位,需要多次分步拉深。
(2分)
5.常见的焊接变形有哪些?应采取什么解决措施?
答:常见的焊接变形有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波浪形变形(答对一个得0.5分,全答对得2.5分)。
措施:采用“反变形法”(0.5分);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0.5分)和焊接顺序(0.5分);焊后矫形处理(0.5分),例如机械法矫形或火焰法矫形(写出一个即可得0.5分)。
6.何谓积屑瘤?简述积屑瘤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答:当前刀面的摩擦阻力超过了金属材料的内部结合力时,就会有一部分金属粘附在切削刃附近,形成积屑瘤。
(2分)
积屑瘤在形成过程中,金属材料因塑性变形而被强化,因此,积屑瘤的硬度比工件材料的硬度高,能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起到保护切削刃的作用,所以粗加工时,希望得到一定的积屑瘤。
(2分)
但是,积屑瘤的顶端伸出切削刃之外,而且在不断的产生和脱落,使实际背吃刀量和切削厚度不断变化,影响尺寸精度,还会有一些积屑瘤碎片粘附在已加工表面,使表面变得粗糙,所以精加工时,应尽量避免积屑瘤产生。
(2分)
四、简答题
(1、2、4、5小题各5分,3小题4分,6小题6分,共30分)
第5页,共6页
第6页,共6页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装----------订----------线----------
1. 锻压零件
2. 锻压零件
不合理(1分)
不合理(1分)
避免斜面锥面(1分) 孔应远离弯角处(1分) 避免凸台(1分)
孔中心到垂直边的距离应大于1.5~2 倍的板厚(1分)
3. 多联齿轮
4. 砂轮磨削零件
1. 铸件
2. 铸件
第二个合理(1分)
第二个合理(1分)
第二个结构便于起模(2分)
应采用逐步过渡(1分) 应设置铸造圆角(1分)
3. 焊接件
4. 焊接件
第二个合理(1分)
第一个合理(1分) 焊缝应避开机械加工表面(2分)
第二个结构上面的焊缝不易焊接(2分)
5. 螺纹尾部结构
6. 轴承盖上的螺孔
第二个合理(1分)
第二个合理(1分) 第二个结构设置有退刀槽,
可以加工出完整的螺纹(2分) 孔的方位应一致,减少装夹次数(2分)
不合理(1分)
合理(1分) 每两齿轮之间应设置越程槽(2分) 台肩根部设置有越程槽(1分)
得 分
六、下列结构哪一个合理?为什么? (每小题3分,共18分)
得 分
五、下列结构是否合理?请说明原因。
(每小题3分,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