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的配色在现实的丝网印刷中,有两种彩色印刷方式,一是网点印刷,二是专色印刷。
网点印刷可印制成色彩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印刷品,但色彩较为柔和,一般广告行业应用较多。
专色印刷 可印制色彩厚实鲜艳的效果,且不需要进行分色,而用多色套印,是通过专色油墨进行单色 对位印刷就可达到原稿色样要求的色彩效果,所以也有不少的印刷业采用专色印刷,但由于 印刷的专色千变万化,而油墨制造广家不可能也没必要制造出各种色相的油墨,往往只生产 机种常用的基本色油墨,这样对印刷企业来说,就需要进行油墨的配色,来复制出原稿的色 彩。
如何才能配好色呢?这就要求调墨人员对专色油墨的调配技术必须有充分深刻的了解和 掌握,才能避免因调色不对而造成的损失和人力、物力的浪费。
下面就油墨的调色作一概述 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色彩基本知识1. 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光物理基础是光,色彩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存在。
如果没有光的照射就没有颜色。
2. 光的三原色在日常生活,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在整个可见光中,我们最敏感的占波长最长的为红、绿、蓝,而橙、黄、青三种色光只在红、绿、蓝三种色光之间占有很狭窄的一段位置,实际上也是由红、绿、蓝三种光混合得到,而红、绿、蓝三种光却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得到。
所以我们把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原色。
3. 色光的混合(1) 概念: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产生的综合效应,称为加色法。
)(2) 混合规则:原色光等量相加得出。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光=青光 蓝光+红光=品红光若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消色时,则两色光互为补色。
蓝+黄=白光 绿+品红=白光 红+青=白光即红、绿、蓝三色光的补色为黄、品红、青。
4. 色料的混合色料的混合是减色法,是反映从白光中减去某些色光而得到某一色的现象,当颜料显示一定颜色时,意味着颜色物质对白光光谱中的某些色光实现了选择性的吸收,减去了某些白光的结果,比减色法物质有反射体和透射体之分,人能从有色物体前面观察色彩,称为反射体,从其后面观察色彩的称为透射体。
绿G 红R黄Y 青C白W品红M蓝B5. 色料的三原色根据色料的混合法则,色料的每一种原色都应反射两个光谱区的色光,而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及光的混合法则可以得到,品红、黄、青、三种为色料的三原色,它是混合其他的一切颜色的基础,它们是同光的三原色的补色一致。
二.配色原理1.颜色的混合是减色的过程,相加的颜色愈多,减去的色光也越愈多,就愈暗,为此,配色时,最好用三原色,或基本色。
有三原色可调配出的颜色为1330种左右,若加上黑色,可调出1464。
种之多,即机乎可调出所有颜色。
例如PANTON 色卡上颜色。
色料 的三原色的混合法则为:品红+黄=红 黄+青=绿 品红+青=蓝原色相加得间色,等量的黄、品红、青相加为黑色。
等量间色与间色的混合法则为:红+绿=红绿(黄灰色) 绿+兰=绿兰(青灰色) 兰+红=兰红(红灰色) 2.在各品牌油墨的色卡中,都标有三原色、基本色和标准色等,配色时,为什么要用三原色或基本色,而不用标准色呢?这是因为,三原色与基本色是合成单一颜料组成,而标准色则是基本色配成的,每一种标准色都是由二种或两种以上颜料而得,由标准色配成的颜色不能满足颜色的三个属性。
即色相、亮度、纯度、均不如三原色或基本色配成的好,颜色越多会越配越灰、越暗颜色就越陈旧,很不鲜艳。
A . 色相:是反映颜色固有的色彩相貌,是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即一定的波长的波代表了某一个固定的色相,色相不同,其光波的波长也不同,在电脑分色的测定中用H 表示。
B . 亮度:是反映明暗度。
对彩色的亮度有两种,一种是各颜色之间有明暗程度,这是由于各色光波的波长不同,经过反射,对人眼视网球膜刺激程度不同,在整个可见光谱中,从绿到黄最亮,明度高,所以人们对绿色很敏感,从橙到红,青到紫,亮度下降;另一种为同色相的颜色,亮度不同,即它们之间或由于明亮度不同,看上去有深有浅,愈接近白光,明度合愈大。
紫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400 500 600 700 NM C . 纯度(饱和度):是反映色彩接近自然色光的程度,越接近自然色,纯度越高,反之越低。
在电脑分色的测定中用C 表示。
三.配色步骤拿到一个样品(样稿)时,应从下列步骤去做:1. 按承印物材质,确定选用哪一类型油墨,然后再选择油墨的品牌。
2. 根据样稿判断,首先选出主色,主色选好后,再看选有什么颜色,即副色。
3. 配色:取出经彻底搅拌的主色后,再添加副色,在副色的添加中,一定要小心,要一点一点少量加,等调配的颜色接近时,再用同一个参数(目数、感光层厚度相同红R 黄Y 绿G品红M 蓝B 青C 黑BK的网版及同一胶刮硬度等)测试,直到合格。
4.油墨小样调配工艺方法要点:4.1分析样稿,确定主色和副色(色头),用基准色(三原色)按一定重量的百分比。
4.2配色过程中采用由浅入深(白、黄、橙、红、紫、蓝、青、绿、黑)的原则,尤其着色力强的颜色只能加予定量的70%-80%,当色相接近时,应谨慎添加,准确称量,主色100克单位,副色以0.1克精度称量添加.4.3调色是先选主色,当主色接近时,再加副色,当颜色达到90%左右时停加,打样,(必须注意做到均匀调配,搅拌充分)。
浅色一般比样稿深一点,而深色的湿墨比样稿要浅一点,因为浅色干后比湿墨更浅,深色干后一般呈现深色现象,因干后偏深。
4.4详细记录各色墨的用量数据,名称,代号等4.5观看试样与原稿比较:注意与标样(样稿)同材上同种工艺参数印刷,应在专用比色箱或无直射光的标准箱下进行比色。
4.6修正再比较,确认。
4.7放大调配。
注意:不同类型的油墨不能混配,必须使用油墨的专用溶剂调整沾度等。
5.颜色的测定:A灯源:同一颜色在不同波长的灯光下有下同的效果,所以建议在检测颜色时要使用标准光源,标准光源有D65,D50,等。
B电脑检测系统:因为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波长,电脑根据感受到的波长检测出颜色,一般电脑软片为CIELAB系统,如下图,根据测定的L,A,B可判断颜色,计算出△E,就可知所配色与标准色的色差。
但是,L,A,B只能测定颜色,不能测定颜色的饱和度,与实际的颜色有17%--30%的误差。
若配上L,C,H系统,先定下饱和度,再测L,A,B值和L,C,H,此时,与实际颜色的偏差只有7%--17%的误差,再测出△E的话,仅有03%的误差。
因此完整的检测系统,才能高质量测出颜色。
CIELAB颜色空间C不同的光源,测出的L,A,B值不同的标准得出的E也不同,现在国际上有两种标准,一种为英国标准-----CMC,它要求所有颜色的E相同;一种为瑞士标准,不同颜色E不同。
D在比较颜色时,彩色最好用灰色底,白色用白色底,黑色用哑黑底。
6、调好的油墨印刷时,色彩受网版,刮版,承印物等因素的影响,故印刷打样时,应将调色打样参数与客户提供要求相同的,网版参数和承印物。
四、网印油墨配色中的问题:因为目前所用的色卡和配色系统是由胶印系统提供的,因此,当丝印过程中印刷参数的变化会引起颜色的变化,故仍需微调处理。
其油墨的着墨量影响到配墨颜色。
油墨的着墨按平版-----凸面----凹面——丝印的顺序渐增加,如下表:所以在三原色加网印刷的油墨是非常不好印的因为丝印过程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影响到墨层厚度,从而影响到印刷的颜色。
4.2颜色的外观颜色的外观受透射率,反射率,同分异物现象(即在同光源下两种颜色非常匹配,而在另处一种光源下却不匹配现象,)观察条件,照明,墨层厚度,油墨的不透明度,垒印,承印物性质等变量的影响。
4.3承印物的影响承印物的表面光洁度,处理,吸墨性和表面颜色等4.4墨层厚度墨厚会引起颜色变化。
墨厚受丝网网丝的直径、绷网张力、网版类型和厚度,胶刮外形及硬度、刮压力及刮压速度、刮印角度、网距、复墨板的压力、速度、外形和印刷机类型的不同,其墨厚度也不同。
4.5网板张力及其它因素的变化引起色相的变化4.6光源和观察条件的标准化具有专门光源的观察室。
通过光谱仪,可测出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光谱曲线。
4.7色差:即不同颜色有不同的色差,可以通过光谱检测仪测出。
人眼能分辩的最注色差为IDE,计算机输出的样品色差为2DE,黄颜色它与目标色之间有3DE,而灰色与它的目标色之间只能的0。
5DE才可接受。
4.8当含色量为100%时的油墨,三原色有各不同网目,网印最高色密度具体部分为黄(Y)200—240目网品红(M)200-240目网青色(C)180-200目网因为三原色照理是不能采用同一数的丝网的,会使色强度损失,为此解决的方法有两个:1)、采用各自目数的丝网2)、采用同一目数丝网时,必须注意增减色墨,从而达到复制原稿的颜色。
4.9调配专色油墨数量准确。
如果油墨调配过多,剩余墨就造成浪费,如果太少不够用,就需要再调配,如遇到复杂色彩,第二次和第一次调配的油墨很难完全一样这样对产品质量就有影响,一般调配时应略微多于实际用量,而实际印刷用量主要从印刷图之面积的多少。
印刷数量的多少,油墨的厚度等几方面来考虑。
由以上讨论的内容可知,配色不是简单地把几个颜色混合在一起,而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工程,只有掌握丝网印刷工艺和配色原理,才能配好油墨颜色,成为一位合格的调墨技术员。
丝网印刷要具有五个基本条件,即:丝网印版、印墨、刮板、承印物、印台。
一、油墨的组成:油墨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丝网漏印后,在承印物表面,构成由印料组成的图文。
干燥后应具有附着力、较强的抗蚀性和美观的装饰性。
丝印油墨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是由色料和连结料组成,具体的是:溶解色油墨填充料助不含颜料的称无色透明油墨,又称光油。
取代有机溶剂使用水作溶剂的油墨称水性油墨。
(一)树脂:树脂是形成墨膜决定油墨性能的重要因素。
如操作性、光泽、粘结性、硬度、耐水性、耐气候性、耐温性等。
具体略(二)溶剂:溶剂的作用是:1.溶解树脂,制成连结料。
2.溶解颜料和助剂,改善油墨的流动性及分散颜料。
保证印刷时油墨的移动性能。
3.调节粘度。
作为丝网印刷的油墨,需要有合适的粘度,粘度的单位有帕斯卡·秒(pa.s)、泊(p)、厘泊(CP)、毫帕斯卡·秒(mpa。
s)等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1pa.s=10p=1000mpa.s=1000cp4.调节干燥速度。
5.对承印物的溶解渗透,增强附着力。
油墨的溶剂不是单一品种和单一组份。
考虑到溶解力和干燥速度,多数为混合溶剂。
所以不同的油墨,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溶剂,溶剂选配不当,会导致油墨的凝胶(结团)、剥落、成色不良等毛病。
溶剂只是在油墨制造及使用中起到便于施工的作用,印刷完成即成为无用,并希望它尽快挥发干燥。
因此在配油墨时,应尽量降低溶剂的用量。
一般而言,油墨都有其专用溶剂,非专用溶剂有时对油墨的溶解是不均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