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论考号110211136520 姓名黄帅摘要: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
这种形态与社会形态有关,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可以给信息化战争这样定义:信息化战争,是指一种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在陆、海、空、天、电全维战场进行的一体化战争。
这种战争对机械化战争来讲,是一次质的飞跃,是一种全面的革命。
使武器装备、作战指挥和作战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制信息权将成为战场争夺的焦点。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战在高技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关键词: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信息成为了本世纪的三大产业支柱之一。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喊着信息这个词汇。
那么信息的概念究竟是什么?现代科学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
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1948年,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在他的《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讯与控制问题》中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英国学者阿希贝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我认为对信息的含义可以作这样的定义: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联系、作用和发展变化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消息。
信息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预先未知性、消除未知性和相关联性。
一、对信息化及信息化战争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信息化这一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而出现的一个富含技术色彩的词语。
信息化这一概念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与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军事领域,出现了社会信息化、家电信息化、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战争等概念。
由于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对研究相关问题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化这一概念进行辨析,以准确把握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一种认为,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是一个体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是一种状态。
我认为,把信息化视为一个过程比较合理。
这个过程,就是信息技术向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使事物走向全新状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完成,全新的状态也就产生。
信息化的关键是一个“化”字。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信息能力。
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信息化战争这一概念是1995年由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的。
他明确指出:“在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战争形式将是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有的学者认为:“信息化战争是军事、政治、外交、科技、经济等因素的一体战,军事领域的交战是主体,其总的形式是信息中心战,同时要以政治、科技、外交、的斗争相配合;信息中心战是贯穿信息化战争全过程的战场作战形式。
”有的学者认为:“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技术条件对胜负发生关键性作用的战争。
”还有的学者认为:“信息化战争,是指以信息化为主导,以高质量的机械化装备为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信息化理论课战法进行的战争。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各国都在运用信息技术对现有武器装备进行改造,同时研制新型的信息战武器,加快武器装备技术水平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过渡。
用信息技术“武装军队”的趋势亦将进一步发展,而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的信息化时代,决定未来战争胜败的,将不再仅仅是“体能”或者“钢铁”,而是军队信息化的水平,信息化技术将是决定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因素。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胁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略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撼作战的战争形势。
二、当前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1、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
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
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
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都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各种主要作战平台具有信息获取和处理、横向组网、信息攻防能力;攻击兵器智能化,能够发射后自动跟踪并精确打击目标;作战指挥通过C4ISR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监视、侦察综合系统)实现自动化;还有专门用于电子战、网络战等信息战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
制信息权是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和其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关键。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能力将发挥主导作用。
2、非接触式作战将成为重要作战方式。
信息化武器装备能够超越对方的防御地带和自然地理屏障,直接对纵深目标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
这种非接触式作战,不再是从前沿突破、然后向纵深推进,而是从一开始就进行全纵深作战。
战争的前方和后方的界限趋于模糊。
进攻一方不再专注于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而是主要通过重点打击对方的侦察预警、指挥控制、防空作战体系,从而瘫痪对方的整个作战体系,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和国家意志,达成战略目的。
防御一方如果缺乏相应的中远程非接触攻防手段,即使拥有庞大的机械化部队也无多少还手之力。
3、系统对抗将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体征。
在信息化战争之前的战争中,由于信息技术的限制,战场上的各个作战单元往往是孤立、分散的。
战场对抗表现为各个战争主体在各时空的相对独立的对抗。
即使在机械化战争中出现了诸军兵种的合同作战,也还是属于一种松散型的战场联合行动。
而信息化战争却不同了,它是一场典型的系统的对抗。
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应用,构成了军事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了侦察、监视、情报、通信、信息处理、决策、指挥控制、突击和战场评估的无缝化连接,指挥控制体系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陆、海、空、天一体化联合,战略、战役、战术行动相互渗透,所有作战单元被整合成一个战争系统。
敌对双方进行的是一场系统之间的对抗。
4、信息流通结构网络化,作战诸单元行动一体化我国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就必须提高军队的信息化程度。
首先,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流通结构网络化的。
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树状;二是网状。
在机械化战争中,信息流通结构基本上是树状。
信息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传递,横向流通困难。
而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流通结构呈现出网状,信息可以从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流出,并自动寻找最佳途径向一个或多个目标传递。
不仅传递速度快,而且可同时传递的对象多,特别是信息横向流通非常容易,很容易实现信息共享。
5、太空将成为国际军事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
太空正日益成为重要的作战空间,对战争进程和结局有重大影响。
据报道,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动用卫星70余颗,为空中、海上、地面突击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援和保障。
太空已经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争夺太空军事优势的竞争已经开始。
美俄都大力发展军用航空航天技术和空间站武器系统,加强太空战场建设,推动太空军事力量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方向发展。
美国2001年12月13日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1972年美苏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积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太空攻防系统。
俄罗斯2001年6月建立了独立的航天兵。
世界主要国家围绕太空展开的军事竞争,有可能改变国际军事斗争格局。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运用了各种先进的电子战手段,牢牢掌握海湾战场上的主动权,不仅使伊军成了“瞎子”、“聋子”,还使夜晚对自己“单向透明”。
脑袋控制拳头。
被剥夺了信息的军队,就好像是被挖去了眼睛,耳朵,被摄走了灵魂的躯壳。
7、作战高精度、高强度、远距离、快节奏、非线式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是一种精确作战。
实施精确作战的物质基础是高精度打击兵器以及C4系统。
有了这些物质基础,作战部队将能够对敌目标实施精确的侦察与之配套的ISR与定位,对作战决策实施精确的运筹,对兵力投送实施精确的计划,对作战行动实施精确的准备,对己方部队实施精确的保障,对打击效果实施精确的评估。
作战精度的提高将能大大提高作战效果。
美国的统计表明,摧毁一个目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需要9000枚炸弹,在越南战争中,需要300枚炸弹,而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则只需要2枚。
到了伊拉克战争,美军的精确作战达到了更高的水平,1枚精确制导炸弹基本上就能解决问题。
此外,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是一种快节奏的作战。
机械化战争及更传统的战争,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年或数月。
据资料显示,超过5年以上的战争,在17世纪约占40%,18世纪约占34%,19世纪约占25%,20世纪约占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局部战争的持续时间急剧缩短。
信息的获取快、传递快、处理快,指挥人员指挥快,部队机动快、支援快、协同快、再加上精确,大威力武器弹药的运用,使得作战节奏大大加快。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信息化战争的演变和快速推进,这已被信息化战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史所证明。
以下对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作一些预测。
1、信息力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将更高,围绕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化军队建设和占领信息优势高地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各国将竟相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竭力保持本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优势。
新制式的超宽带信息高速公路将不断推进,网络进攻和网络防御的能力将同步提高,信息技术将愈加主导政治、经济、金融、环境、文化、生活、生产等所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