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寨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建设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古寨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建设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建设工程项目目录第一章总论 (2)第二章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10)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16)第四章建设方案选择 (20)第五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29)第六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0)第七章工程招投标 (44)第八章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47)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9)第十章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51)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5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古寨保护和修复建设工程1.1.2 项目管理单位1.1.3 建设性质修复重建1.1.4 建设地点1.1.5 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为****县城市经营公司。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我公司还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抽调若干名专业技术干部组成,负责项目建设日常管理工作。

1.1.6 ******村概况******村位于****县城西,距县城2公里,辖区人口1000余口人,耕地面积1800亩,劳力615个,沿村北上五百米直达县城塔坡水库,西隔长邯高速公路与上桂花村相望,东临土岭村,村内主要交通便道均以硬化,道路两旁绿树莹莹,村内地势平坦,总体走向东北较高,西南较洼,平均海拔5.03米。

******村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遗存甚广,不论是遗存的古迹、出土的文物、历史故事,还是传记人物都无疑证明着它是黎城民俗文化宝库中的财富。

1.2 项目背景1.2.1项目建设依据近年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指导下,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依据“四议两公开”程序以及“一事一议”的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我村支村两委研究,特制定我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规划。

1.2.2 项目建设背景“十二五”期间,****县将充分发挥矿山、生态、奇山、区位、人文五大优势,全力打造中国硅都、世界红山和宜居古城。

建设中国硅都,就是建设总投资500亿元、年产3万吨多晶硅和5GW太阳能电池及光伏发电集成系统的三晋(黎城)光伏产业园区。

经过五年时间的精心打造,将光伏产业园区建成我市新型能源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两型社会深化区、综改配套先行区、转型跨越腾飞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产业集群。

建设世界红山,就是充分发挥黎城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以自然化、生态化、特色化为目标,以彰显红石绝壁、红色革命和红叶奇观为主题,建设500平方公里的5A级太行红石公园,建成风光壮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一流景区,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亿元,使旅游业成为黎城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建设宜居古城,就是要深入挖掘古黎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快旧城和新区建设步伐,把县城建设成为外城水库珠联,环城水系围绕,旧城新区辉映,交通便捷、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生态型、园林型宜居县城。

“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创建工程,为全县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让城市更加宜居,这是县委、县政府对所有市民的承诺。

近几年,我县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中心,推进建设城市森林带,治理污染源,努力打造一个充满绿色和活力的城市环境。

“原生态”是今后五年黎城农业的主色调。

首先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建设以路堡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主的原生态精品农业园区;其次将加快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继续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在现有10万亩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改良核桃品种,强化栽植管护,“十二五”末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左右;同时还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壮大飞鹤公司、三泰科技、四通公司、金华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特色农副产品研发力度,增加农业综合效益。

“黎侯古镇”是“十二五”期间****县城市建设的主题。

旧城主要体现鲜明的古黎韵味,按照“修古复古、修旧如旧、有建有修、保护为主”的原则,形成以正街、鼓楼街等古文化街为轴线,城隍庙、上党战役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彰显黎城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商贸购物和风情旅游区;新区则展示现代精致的大气形象,规划总面积14平方公里,西部为光伏产业园区,中部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居住、文娱服务区。

完善县城路网建设,形成以“六横六纵”(六横为北外环、府前街、教育街、城北街、鼓楼街、南外环,六纵为西外环、207改线、广通路、桥南桥北路、黎侯大道、东外环)为骨架的网状道路框架。

“十二五”末县城面积在现有4.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由目前的4.5万扩张到10万左右。

以“太行红石公园”为主打的世界红山将全方位、立体式开发建设,着力构建黎城的大旅游格局。

加快太行红石公园旅游路建设,用5~10年时间,把太行红石公园建设成为5A级风景区,这将为****县的转型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项目概况****镇******村****古寨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主要是对本村“靳家寨”居民院落修复和古村落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准确定位,合理确定恢复格局的年代依据。

以非物质文化内涵提升物质载体价值,寻求文化旅游新功能的和谐统一。

以建筑为载体,具体分为大部分建设布展建设,纳入文化展示功能,展示****县丰富的文物古迹,体现多种类型的****县地方文化,历史和文化展示,凸显****县文化的历史地位。

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文化创新相结合,促进城市历史文明和文化的传播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促进历史文化的考古、学术研究与交流,促进城市历史文物与文化的有效保护。

1.4 建设规模和内容****镇******村村****古寨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坚持保护性、系统化、体验化、点亮化、的四大原则,此项目主要是以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为载体,充分挖掘和展现******村靳氏家族文化、兴学文化、晋商文化、古村落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等内涵。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其主要对“靳家寨”居民院落进行保护和修复工程。

(一)“靳家寨”恢复及景观带建设1、院内铺设青石板80m2;2、院内大门、窗户恢复15个;3、院大门、台阶及正立面青石仿古恢复12 m3;5、木结构及格栏山栅、廊道维修;7、绿化,打造景观带;9、砼砌块砌筑50m围墙,并仿古;10、仿古栏杆恢复重建;11、院内各景观带草皮铺设100 m2;12、配备院落建筑面积200m2电气线路、供水、消防设备;13、购置仿古明清家具4套,安装仿古字匾、对联制作安装8副,提****古寨文化内涵;根据保护规划要求,步道路面采用石板铺筑,对巷道可利用的石板路面进行重新修整;更新改造排水管网;结合路面改造和排水管网建设,将线路埋管均入地敷设,拆除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线路,完成“三线下地”改造。

疏浚排水沟渠。

使******村古寨原有的功能充分的发挥。

1.5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新涉项目总投资为100余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根据实施方法可筹集10010元,筹劳折款61500元,借助财政奖补资金、集体争取其它资金。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第二章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2.1 需求分析2.1.1 是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的需要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和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它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首先,******村****古寨的功能定位是成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旅游接待、休闲娱乐的综合平台。

本身就是属于现代服务业中文化旅游服务、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分类项目。

其次,******村古村落将成为****县生态休闲旅游板块上一颗明珠,将与****县新古城景区相结合形成有效连接,形成****县现代服务业产业链。

再次,******村古村落将以名村、名品、名人为重点,与桂花厅、文昌阁、八角亭、等有机结合,积极抓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加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把黎侯古城建设成为地域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文化繁荣区。

2.1.2 是推动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成为经济增长极其重要的动力。

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内在的必然的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随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会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尤其是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后,文化需求将迅速攀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并可以吸收大批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2.1.3 符合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需要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从未间断,文物遍布祖国各地,保护好文物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不可再生。

新修定的文物保护法第九条特别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

基木建设和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

2.1.4 符合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需要从国内产业政策背景看,旅游业进一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被明确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

中央对旅游业认识的深化,必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

****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制定了《关于加快****县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以“太行红石公园”为主打的世界红山将全方位、立体式开发建设,着力构建黎城的大旅游格局,为重点的旅游经济发展方向。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旅游产业政策。

2.1.5 提升****县旅游竞争及黎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随着****县“世界红山”旅游战略的实施和****县旅游二次创业的不断深入,打好世界名牌、做好黎城文章,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符合时代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