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
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可以用药用灵芝煮水喝得以调理,改善失眠症状。
避免失眠应少喝妨碍睡眠的咖啡和茶,少喝酒。
使用天然石膏磨制而成的膏都石膏枕具有很好的镇静安神功效。
基本概述
什么是失眠
睡眠不足;难以入睡。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王丞相招祖约夜语,至晓不眠。
明旦有客,公头鬓未理,亦小倦。
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这位姑娘从来也不知怎样叫作失眠,不想这日身在牀上,翻来覆去只睡不稳。
” 姚雪垠《长夜》一:“正因为他想得太多,晚上不是失眠便是被噩梦缠绕。
”
拼音:失眠shī mián [insomnia]
注释:辗转不能入眠或半夜醒后无法再入睡。
失眠:(英文: Insomnia):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中医解读失眠
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
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
”可见,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所在。
现就调和阴阳在失眠中的认识浅谈如下。
睡眠可看作是阴阳消长平衡的一个过程。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内经》记载的原因有三:
(1)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喘、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
(2)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不能入阴所致;
相关整本阅读:/ebook/8c0711d6c8d376eeaeaa315b.html
(3)脏腑所伤,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
故人不能悬具病也。
”认为“寐…寤”是人体营卫之气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结果。
即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正是营卫相互协调,实现脏腑安和,目瞑而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