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PPT
的负担,保持愉快的心情。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戒除烟酒,禁
食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食物。 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
22
睡前用温热水浸泡双足,促进血运, 缓解紧张和疲劳。
睡前按摩足底反射区,有助于睡眠。 指导病人尝试音乐疗法,在睡前欣赏
音乐有助于睡眠。 对依靠安眠药入睡的患者,在治疗的
20
按语
1、针灸对失眠症效果明显,疗效确切。 2、由其他疾病引起失眠者,应同时治疗原
发病。 3、午后阳衰阴长,治疗时间以下午和晚上
为宜。 4、针灸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这也是治疗失眠的机制。 5、电针治疗失眠时应用弱刺激。对皮肤针
应施以浅刺激,并要浅刺。
21
护理
居室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噪声干扰。 避免精神上的刺激,要及时消除心理上
脾胃不和 胸闷噫气,脘 腹不适
痰热内扰 胸闷,心烦不 寐,噩梦
舌淡苔薄,脉细弱 舌质红,脉细数 舌质淡,脉弦细 舌红,脉弦
心俞、脾俞、 足三里
太溪、水泉、 心俞
丘墟、心俞、 内关
行间、侠溪
苔厚腻,脉滑数 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太白、公孙、 内关、足三里
丰隆、内庭、 曲池
从跷脉论治
治则:调理跷脉,安神利眠 主穴:
9
长期失眠可由短期失眠转化而来,也可由 下列因素造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心理生理性失眠 伴有神经、精神等疾病的失眠
10
诊断
国际上对失眠症诊断有3种标准: 1.即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 2.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 3.ICD一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及国内实际也制定了失眠
3
本病涉及到西医的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 征、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神经官能症、药物反应及某些躯体疾病、 脑器质性病变等。
其他如贫血、消化不良、更年期综合征等 也可引起失眠。
4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包括外感、内伤两种。外 感多为热病的一种症状。内伤主要有心脾 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肝火扰心、 脾胃不和痰热内扰几种。导致心神不宁而 失眠。
5
1.病因内伤 2.病机总属阴阳失调 3.病位在心
6
现代医学对于睡眠的生理认识包括两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是对于睡眠状态的认识,认为睡眠状态
分为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NREM睡眠)和 眼球快速运动睡眠(REM睡眠)。 二是对于睡眠周期的认识,认为一夜之中 大约有4~6个睡眠周期出现,互相连接, 周而复始。同时认为,人的脑部存在两个 系统,一个促进睡眠,另一个促进觉醒。 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导致两个系统的平衡 失调,大脑的抑制和兴奋功能失调,导致 失眠的发生。
症的诊断标准:《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CCMD-3)
11
标准的共同点: ①患者主诉有失眠,包括难以入睡、易醒、
多梦、早 醒、醒后不易再睡或醒后不适等; ②社会功能受损及引起苦恼,包括早上或整
个白天不够清醒或不能恢复精力充沛,白 天感到疲劳或思睡,白天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影响白天工作或学 习能力,关注失眠及担心失眠的后果并由 此产生苦恼;
2
失眠症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的维持 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 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 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 综合征。
大约有35%的人发生过长期性或周期 性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其 次是多梦、易惊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或 感到睡眠很浅,甚至感到整夜未眠。
失眠
1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 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 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 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
目前在我国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数达到 42.7%,美国达30%。失眠可引起病人 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率 下降,妨碍社会功能。美国已注册的与睡 眠有关的疾病多达84种,故失眠已成为全 世界最关注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12
③失眠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 ④排除由各种精神、神经和躯体等障碍所致。
13
纳入指标主要有: 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白天精神状态等。 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被广泛用于失眠严重程度的 测量
14
实验室检查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结果判 断: ①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O分钟); ②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半); ③觉醒时问增多(每夜超过3O分钟)。
7
病因分类
临床常根据失眠病程的长短分为: 短期失眠(持续时间小于3周) 长期失眠(持续时间大于3周)
8
短期失眠的常见因素有: ①过度警醒,如兴奋、焦虑、渴望、疼痛、 瘙痒、刺激性食物或药物,以及个别人性 交等均可引起; ②昼夜节律改变,如高速空中跨时区旅 行、昼夜轮班工作等; ③环境因素,如噪音、强光、高温、出差、 住院等; ④药物及其他物质,儿茶酚胺、甲基多巴、 甲状腺素,口服避孕药等。
15
1.心脾两虚 2.心胆气虚 3.阴虚火旺 4.肝郁化火 5.痰热内扰
临床表现
16
基本治疗
1.基本治疗 治则:宁心安神,清心除烦。 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方义: 加减: 操作:
17
证型
主证
苔脉
配穴
心脾两虚 多梦易醒
心肾不交 心烦不寐或稍 寐即醒
心胆气虚 多梦易惊、善 恐、心悸
肝郁化火 急躁易怒, 头 晕
照海(阴跷脉)、申脉(阳跷脉) 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
19
其他疗法
1、皮肤针 方法:皮肤针轻叩脊柱两旁(0.5~3寸)、骶 部及头颞区,使局部皮肤潮红即可。
2、耳针 选穴:神门、心、脾、肾、脑、交感。
方法:每次取2~3穴,捻转中、强刺激,留 针20分钟。或埋针及压丸。 3、电针法
选四神聪、太阳,接通电针仪,用较低频率, 每次刺激30分钟。
同时,可逐渐减少药量,达到不服药 或少服药。
23
专家治验
查少安(安徽)艾灸涌泉,取效迅速。 钟梅泉(北京)梅花针治失眠。 在胸椎5~10两侧,颈项、腰骶寻找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