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基础知识

地质基础知识


16、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完整程度 完整 结构面特征 结构面1-2组,以构造型节理或层 面为主,密闭型 结构面2-3组,以构造型节理、层 面为主,裂隙多呈密闭型,部分可 微张型,少有充填物 结构类型 巨块状整体 结构 块状结构 岩体完整性指数 (Kv) Kv>0.75 备 注
节理不发育,节 距>1m 节理发育,节距 0.4~1.0m
• • • • •
10、岩浆岩的晶粒大小 —粗粒>5mm,中粒2~5mm,细粒0.2~2mm,微粒<0.2mm
11、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 依据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Mpa)划定: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Mpa)Rc>6060≥Rc>3030≥Rc>1515≥Rc> 5Rc≤5坚硬程度极硬岩(坚硬岩)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12、土的密实程度 • 1、砂类土的密实程度 按标贯击数划分,密实>30击;中密15~30击;稍密10~15击;松散 ≤10击。 • 2、卵砾土的密实程度: 按动探击数划分,密实N(120)11~16击;中密N(120)6~11击; 稍密N(120)3~6击;松散≤3击
7、岩层层厚的划分
• 巨厚层>1m, 厚层0.5~1m, • 中厚0.1~0.5m, 薄层2~10cm, • 片状层0.2~2cm, 微细层≤2mm
8、 沉积岩的颗粒大小定名
• 1)砾质岩—颗粒>2mm 石英砂岩:含石英95% 硬 砂 岩: 含石英25~50%,长石15~25%,暗色矿物泥质胶结居多,长 石砂岩:含石英30~40%,长石25~60%,钙质胶结; 2)砂质岩—颗粒0.1~2mm (1) 粗砂岩—颗粒0.5~2mm (2) 中砂岩—颗粒0.25~0.5mm (3) 细砂岩—颗粒0.1~0.25mm (4) 粉砂岩—颗粒0.01~0.1mm
1、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2、岩石的结构
1、岩浆岩—粒状、斑状、致密状 2、沉积岩—碎屑、泥质、生物、化学(粒状、致密、鲕状、胶体)
3、变质岩—等粒变晶、斑状变晶、致密隐晶
3、岩石的构造
1、岩浆岩—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 2、沉积岩—成层厚度、层理、层面情况 3、变质岩—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块状
感 谢
各位领导和专家光临!
13、粘性土的塑性状态: 按液性指数IL划分,坚硬IL≤0;硬塑IL0~0.5 ;软塑IL0.5~1;流 塑IL>1。按标贯:流塑—N≤2;软塑—2<N≤8;硬塑—8< N≤32;坚硬—32<N≤50。 14、岩石节理发育程度的划分 1)节理不发育—1~2组节理,节距>1m; 2)节理较发育—2~3组,多数节距>0.4m; 3)节理发育—3组以上,多数节距<0.4m; 4)节理很发育—3组以上,多数节距<0.2m。 15、岩溶发育强度分级 1)强烈发育—以大型暗河,较大规模溶洞、竖井、落水洞为主。地 下洞穴系统基本形成 2)中等发育—中小型串珠状洞穴发育,有小型暗河或集中径流。地下 洞穴系统未形成 3)弱发育—沿裂隙、层面溶蚀扩大为岩溶化裂隙或小型洞穴。常见裂 隙水流 4)微弱发育—以裂隙状岩溶或溶孔为主。裂隙不连通,透水性差
较完整
0.55<Kv≤0.75
较破碎
层状块石 结构面一般为3组,以节理及风化 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影响 较大,裂隙以微张型和张开型为主, 多有充填物
结构面大于3组,多以风化裂隙为 碎石角砾状 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大, 结构 裂隙宽度以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 物 结构面杂乱无序,在断层附近受断 层作用影响大,宽张裂隙全为泥质 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 散体状结构
0.35<Kv≤0.55
节理发育,节距 0.2~0.4m
破碎
0.15<Kv≤0.35
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极发育
极破碎
Kv≤0.15
节距<0.2
18、岩体风化程度划分 1)全风化(W4))—岩芯呈土或砂状,土质包裹后呈长柱状; 2)强风化(W3)——岩芯呈角砾碎石状。手可掰碎,锤击声哑; 3)弱(中)风化(W2)—岩芯呈短柱状,锤击声较脆或脆。 RQD50~75% 4)微风化(W1)———岩芯呈长柱状,锤击声脆。RQD>75%
19、膨胀岩、土判别指标 1)膨胀土:Fs>40%,蒙脱石含量≥7%,阳离子交换量 ≥170mmoL/L 2)膨胀岩:Fs>40%,饱和吸水率≥10%,膨胀力≥100Kpa
13、粘性土的塑性状态: 按液性指数IL划分,坚硬IL≤0;硬塑IL0~0.5 ;软塑IL0.5~1;流 塑IL>1。按标贯:流塑—N≤2;软塑—2<N≤8;硬塑—8< N≤32;坚硬—32<N≤50。 14、岩石节理发育程度的划分 1)节理不发育—1~2组节理,节距>1m; 2)节理较发育—2~3组,多数节距>0.4m; 3)节理发育—3组以上,多数节距<0.4m; 4)节理很发育—3组以上,多数节距<0.2m。 15、岩溶发育强度分级 1)强烈发育—以大型暗河,较大规模溶洞、竖井、落水洞为主。地 下洞穴系统基本形成 2)中等发育—中小型串珠状洞穴发育,有小型暗河或集中径流。地下 洞穴系统未形成 3)弱发育—沿裂隙、层面溶蚀扩大为岩溶化裂隙或小型洞穴。常见裂 隙水流 4)微弱发育—以裂隙状岩溶或溶孔为主。裂隙不连通,透水性差
• • • • •
9、岩浆岩的晶粒大小
• • • • 粗粒>5mm, 中粒2~5mm, 细粒0.2~2mm, 微粒<0.2mm
10、 沉积岩的颗粒大小定名
1)砾质岩—颗粒>2mm 石英砂岩:含石英 5% 硬 砂 岩: 含石英25~50%,长石15~25%,暗色矿物泥质胶结居多,长 石砂岩:含石英30~40%,长石25~60%,钙质胶结; 2)砂质岩—颗粒0.1~2mm (1) 粗砂岩—颗粒0.5~2mm (2 中砂岩—颗粒0.25~0.5mm (3) 细砂岩—颗粒0.1~0.25mm (4) 粉砂岩—颗粒0.01~0.1mm
4、土的结构
1、砂类土—散粒结构(单粒结构) 2、粘性土—蜂窝结构(蜂窝状)、絮状结构(棉花状) 3、碎石土—紧密、疏松
5、土的构造
1、层状 2、裂隙状 3、结核状 4、混合状
6、土的分类
• • • • • • • • • • • • • • 1)漂石土、块石土—粒径>20c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土、碎石土—粒径>6c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3)粗圆粒土、粗角砾土—粒径>2c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4)细圆粒土、细角砾土—粒径>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5)砾砂—粒径>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 6)粗砂—粒径>0.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7)中砂—粒径>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8)细砂—粒径>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 9)粉砂—粒径>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10)粉土—粒径>0.075mm 2mm的颗粒质量小于总质量的50%, Ip≤10 11)粉质粘土—10<Ip≤17 12)粘土—Ip>17 13)软土—e>1,w≥wL,a≥o.5Mpa-1,Ps≤800Kpa 14) 松软土—粉细砂Ps<5Mpa或N<10,粉土,Ps≤3Mpa,粘性土Ps <1200K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