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教育概述教学文案
学龄中期(少年期) 11、12-14、15岁
学龄晚期(青年初期) 14、15-17、18岁
2.广义的学前教育
凡是能够影响学前儿童身 体生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 方面发展的有目的活动(看电 视、搭积木等),都是学前教 育。
3.狭义的学前教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特指幼儿园以 及其他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 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社会 的要求,在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中, 对0-6周岁儿童实施的有目的、有 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④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她们接触大 自然、大社会; ⑤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 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 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她们自 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她们自 己高兴要做的事。
3.新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 学前教育虽然有起有伏,但总 体是向前的。
4.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科学家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 早期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里留 下永久印记。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 面的特征: (1)学前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化
幼儿园数量增加,发达国家普 遍重视学前教育。
(2)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主办方:私人、国家、团体、企业、 教会等 形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组织多 样化、教育多样化
(3)师资质量与教育质量的提 高 (4)学前教育手段不断现代化
美国的研究人员给幼年猫头鹰 戴上一服特殊的眼镜,使它能 看到的世界都偏向一边,然后 在它边上放上一只尖叫的老 陶鼠行,知的但“透乡过村镜儿童片团来”看老鼠却是 在正前方。研究人员发现,幼 年猫头鹰很快形成了新的“听 觉位图”。而去掉眼镜后,猫 头鹰又很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习
惯。反复训练后,当其成年时,已 经能熟练地在不同的视觉世界中 “转换”。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 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 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 人的活动。
(二)什么是学前教育
1.儿童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发展阶段名称
年龄
婴儿期(乳儿期)
0-1岁
先学前期(婴儿期)
1-3岁
学龄前期(幼儿期)
3-6岁
学龄初期(童年期) 6、7-11、12岁
三、我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我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 • 1932年,民国教育部公布了 《幼稚园课程标准》。1936年 7月进一步修订。它的颁布标 志着中国学前教育向制度化和 现代化教育转化。
(二)我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幼儿园管理条例》(简称《条 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 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 法规。
2.民国时期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发展状况
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 陈鹤琴的最早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南京鼓楼幼稚园” 陶行知的“乡村儿童团”
张雪门的“北平香山慈幼院”
延伸: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①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 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②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 ③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 由,尤其是要允许她们发问;
一、学前教育概述
1.广义 的教育
一切有意识地增 进人们的知识和 技能,影响人们 思想品德和意识 的活动。它包括 家庭教育、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
家长教孩子背儿歌、理 发师带徒弟、教师教幼 儿这三种活动哪种是教 育?为什么?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有什么异同?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有无目的性 有目的 有目的 有目的 有无组织性 无组织 无组织 有组织 有无计划性 无计划 无计划 有计划
学前教育
从出生到六岁之间的儿童的教育。
幼儿教育
主要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 儿所实施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 布兰肯堡创办了世界上第 一个幼儿园。
福禄倍尔被誉为 “幼儿园之父”
(二)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及其诞生 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 创办的湖北幼稚园是我国第一 所幼儿园。1904年元月,清政 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更 名为武昌蒙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