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功能不全优秀课件

心功能不全优秀课件

心尖部可闻IV级收缩期吹风样及舒张期雷鸣 样杂音。肝脏在右肋下6cm可触及,有压痛 ,腹部有移动性浊音,骶部及下肢明显凹陷 性水肿。
试分析患者发生了哪些病理生理变化?
基本概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在各种致病因素 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 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而不能 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压力负荷Pressure load ( after load ) 心室收缩时承受的负荷,又称为后负荷
容量负荷volume load (preload) 心室舒张时承受的负荷,又称为前负荷
第一节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
第一节
(二) 心脏负荷过度 (overload)
压高压;主A、肺A及 其瓣膜狭窄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⒉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⑴ 酸中毒时 H+致
①抑制Ca内流、SR的Ca释放、 Ca与肌钙蛋白结合。 ②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 ③Cap前阻力下降,Mic灌多流少、回心及心输出量少
⑵ 高钾血症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左心衰竭 ⒈按心力衰竭发病的部位 右心衰竭
全心衰竭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4.按起病及病程发展速度 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 急性心衰:急性心梗、心肌炎 • 慢性心 衰:高血压病、肺A高压、心瓣膜病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5.按舒缩功能障碍:收缩性衰竭 舒张性衰竭
收缩性衰竭:高心病、冠心病等 舒张性衰竭:二尖瓣及三尖瓣狭窄、 缩窄性
心包炎、肥大性心肌病等。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Mechanisms of heart failure) 一、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收缩蛋白的构成:肌球蛋白(myosin)和肌动蛋白(actin). 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组成,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 细肌丝上覆有调节蛋白即:向肌球蛋白(tropomyosin)和
肌钙蛋白(troponin)。
6. 掌握端坐呼吸、劳力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 7. 熟悉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和常见诱因 8. 熟悉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血流动力学特点 9. 熟悉心力衰竭按部位分类及其常见疾病 10. 熟悉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的原因
本章基本要求
11. 熟悉心外代偿反应的机制及意义,肺水肿发病机制 12. 熟悉体循环淤血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13. 熟悉心输出量不足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14. 熟悉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心功能不全:包括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但处于完 全代偿直至失代偿的整个过程。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
一、病因
(一) 心肌受损
(Impaired myocardium)
心肌病变
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心肌病等
心肌代谢障碍 心肌缺血、缺氧及严重的维生素B1缺乏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
(二) 心脏负荷过度 (overload)
⒈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1) 坏死 心肌细胞死亡导致收缩相关蛋白被分解破坏
常见原因为:心肌梗死(23%左室面积时可发生心衰) (2) 凋亡 凋亡指数(凋亡细胞数/每100个细胞)达35.5%
( N:0.2~0.4%)
二、心肌收缩力降低
⒈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之凋亡的机制
①氧化应激——儿茶酚胺自氧化、促炎性因子引起 呼吸爆发、黄嘌呤氧化酶激活、磷脂酶A2活化
1.按部位分类 (1)左心衰竭
左心受损或负荷过度、出现肺淤血水肿,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 二尖瓣关不全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1.按部位分类 (2)右心衰竭
常见于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法氏 四联症、二尖瓣狭窄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水肿,静脉压上升 及下肢水肿。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Clinical example
病史:患风湿性心脏病10余年。近3月来出 现心慌、闷气, 伴浮肿、腹胀,不能平卧。
体查:重病容, 半坐卧位, 颈静脉怒张, 呼吸36 次/分, 两肺底可闻湿性罗音。心界向左右两侧扩 大, 心率130次/分, 血压(110/80mmHg) 。
Clinical example
1.按部位分类 (3)全心衰竭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贫血、左右心均受累。 也可由左心衰或右心衰发展为全心衰。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⒉按心输出量的高低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心输出量低于正常 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心输出量高于正常 如甲亢、严重贫血、妊娠、脚气病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3.按病情严重程度:轻、中、重度心力衰竭 轻:心功一级(休息或安静时无心悸气短) 心功二级(重体力活动时有心悸气短) 如快走步、上楼或提重物 中:心功三级(轻体力活动时有心悸气短) 如上厕所、打扫室内卫生、洗澡等时 重:心功四级(安静及休息时有心悸气短) 如休息时仍有气急等症状,不能平卧
射血阻力↑
瓣膜闭锁不全;房室隔缺损;高 舒张末期
动力循环
容积↑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Predisposing factors)
• 感染 • 心律失常 •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 妊娠和分娩
第一节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第一节
⒈全身感染 ①感染发热,代谢率↑加重心脏负担 ②细菌毒素直接抑制心肌收缩 ③HR↑心肌耗氧↑舒张期缩短,心肌供血供氧不足
心功能不全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概念,并理解两者的关系 2. 掌握心脏压力负荷(后负荷)和容量负荷前负荷)概念 3. 掌握心肌收缩性减弱的机制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机制 4. 掌握心力衰竭时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的机制及其意义 5. 掌握心肌肥大、向心性和离心性心肌肥大的概念
本章基本要求
肌丝滑行过程
心肌兴奋时,胞外 Ca2+内流和肌浆网释放Ca2+是胞浆Ca2+浓度 迅速升高的原因。
正常
心衰
二、心肌收缩力降低
(Decreased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二、心肌收缩力降低
②细胞因子生成过多 TNF-α、IL-1、IL-6、IFN等 ③钙稳态失衡:ATP缺乏、Free radicals、acidosis ④线粒体功能异常:CytC、Apaf 、AIF等从线粒体释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