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通过必备经典总结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通过必备经典总结


办公室、休息室等严禁设置在甲、乙类仓库内,也不应贴邻。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丁类仓库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50h 的防火隔墙和 1.0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戊类仓库,不做要求)
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 5m3。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对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应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应保持负压,油漆工段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20%。
第二章第二节
熟记存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8 版 P55-56)
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区和室内消防设施配置,可根据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别按照本规范有关住宅建筑和
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该建筑的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的总高度和建筑规模按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且无门、窗、75)
熟练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表格,有减免的时候注意减免条件。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当符合本规范允许减小的条件时,仍不应减小。
第四章第三节
锅炉房、变压器室,柴油发电机房的布置(18 版 P77)
消防控制室、消防设备用房的布置(18 版 P78)
第五章第一节
熟练掌握厂房防火分区表格(18 版 P83)
注意设置自喷增加一倍,局部设置局部加一倍,丁戊类的地上厂房设置自喷面积不限。
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C 类火灾:气体火灾。
D 类火灾:金属火灾。
E 类火灾:带电火灾。
F 类火灾:烹饪火灾。
第二篇
第二章第一节
熟记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18 版 P50-51)
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其举例见教材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位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 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 10%,且发生火
根据物品本身的火灾危险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共分甲、乙、丙、丁、戊五类,详情见教材
1.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
确定。
2.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 1/4 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 1/2 时,
应按丙类确定。
第三章第一节
熟记民用建筑分类(18 版 P59)
熟练掌握民用建筑分类表格,注意 24 米以上公共建筑的分类(1000 ㎡要在 24 米以上有一个完整层)
第三章第三节
耐火极限(18 版 P64)
熟练掌握承载能力、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热性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隔热性-完整性-承载能力)
第三章第四节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内容汇集&通关必备经典总结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第一篇
第一章第二节 燃烧形态分类(18 版 P4) 气体燃烧:扩散、预混 液体燃烧:闪燃(先兆)、沸溢、喷溅 固体燃烧: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薰烟燃烧(阴燃)
第二章第一节
火灾的分类(18 版 P12)
A 类火灾:固体火灾。
B 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融化固体物质火灾。例:沥青、石蜡。
的防火隔墙和 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 1 昼夜的需要量。
2 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1.50h 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3 丁、戊类中间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 1.0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50h 的防火隔墙和 1.0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
至少设置 1 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丁戊类厂房,
不做要求)
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仓库内。
熟记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表格(18 版 P66-68)
第四章第一节
建筑选址(18 版 P69)
建筑选址涉及到周围环境、地势条件、主导风向等。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可
燃在火的常年主导下风)
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宜设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线距离不应大于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表(18 版 P100)中有关多层其他建筑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
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
注:室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水平投影长度的 1.50 倍计算。
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1
人员密集场所的布置(18 版 P79)
特殊场所的布置(18 版 P80)
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商住楼),
单多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 1.50h 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
高层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
墙和 1.50h 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高层和单多层一
样)
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当每个分隔单元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 200m2 时,该层应设置 2 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每个分隔单元内的任一点至最近直通室外的出口的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