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让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开遍校园xx县小学创建于XX 年9月,是一所县属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
现有教师61名,平均年龄35岁;教学班31个,学生2200多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人,分别为土家族、蒙古族、傈僳族。
在近两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先后获
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首批“平安校园示
范校”、市“校讯通应用先进学校”、县“安全生产工作先
进基层单位”等荣誉称号,并由省教育厅向教育部推荐申请
“全国书写特色学校”。
xx县小学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
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
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管理为抓手,落实工作职责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政治性、政策性强。
学校不断加强管
理,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
导。
为加强和规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
组长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对民族团结教育
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加强全面协调,促进落实。
二是健全
工作制度。
制定并完善了《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学校
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责任追究制度》、《民族团结教育校
本教研制度》等相关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促进
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三是认真组织实施。
将民族团结
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学校计划,同时专门出台
了《xx县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学
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二、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
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一是在“看”上
下功夫。
学校专门制作了民族文化墙,共绘制了55个少数民族人物图,并配有民族知识简介,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
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同时,学校还制作了“民
族团结教育”主题展板,每学期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
的板报是班级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二是在“听”上下功夫。
学校校园广播站开辟了“民族团结教育”专栏,每周一次,
大力宣传各民族知识,宣传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
的丰硕成果及涌现出的先进事迹。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民族
团结教育专题讲座,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民族知识中增强民族
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
等形式大力宣传,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全校师生心中。
三是在“宣传月”上下功夫。
今年学校确定了四月份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制订了《xx县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工作方案》,要求每个班级开展“三个一”宣传活动,即每班一个宣传黑板报、每班一次主题班会、每人一份手抄报。
三、以培训为平台,提升教师素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
一方面积极开展理论学习。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民族教育相关文件精神,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全体教职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业务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民族团结教学业务水平,今年,学校专门聘请了县民族宗教局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专题讲座。
各教研组结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及新课标的要求,定期组织各科任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进一步细化各学科、各年级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点、结合点,适时融入、补充和延伸,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四、以课堂为主渠道,丰富教育内涵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
的主渠道。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
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方法。
一是充分利用民族教材。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三至六年级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每学期5课时,纳入地方课程,由班主任负责授课,在保证
师资、教材、课时的基础上,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发挥
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学科教学注重渗透。
在各学
科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学校主要采取
学科知识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方法实施教育。
教研组根
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深入发掘民族团结教育渗
透点,分解任务落实内容。
三是挖掘开发校本课程。
针对小
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组织教师编撰了民族团结教育校本教
材《同心圆》,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知识、民族风俗、民族人
物、民族歌曲等。
校本教材从去年秋季开学在全校推广使用
以来,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起到了较为明显效果。
五、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成效
去年以来,学校围绕“民族歌曲大家唱、民族文化大家
传、民族情怀大家抒、民族团结手牵手”的主题,积极开展
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五个一”活动。
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德育载体功能,在学生中广泛开
展了会说一句民族语言,会画一幅民族题材画,会唱一首民
族歌曲,会跳一个民族舞蹈,会讲一个民族故事,等“五个
一”活动。
二是开展系列评比活动。
在各年级举行民族团结
教育系列评比活动:“民族文化大家抒”班刊评比、“民族
精神代代传”手抄报比赛、“民族之花齐开放”作文比赛、
“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知识竞赛、“歌颂中华大家庭”民
族歌舞汇演、评选“民族团结之星”等。
三是开展家长教育
活动。
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宣
传党的富民政策,增强家长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大民
族团结教育力度,拓宽民族团结教育范围。
四是开展民族团
结进社区活动。
为拓宽学生民族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
园,走进社区,让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接受更为直
观的民族团结教育。
五是开展民族团结“结对帮扶”活动。
实行“三级结对”,即每一位校领导与一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班主任与班上少数民族学生“结对”、一名班干部与
一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时时处处都
能得到大家的关心。
上级领导也非常关怀少数民族学生,县
委常委、县zd委书记、统战部部长梅勇及县民族宗教局、
教育局领导曾多次亲临学校慰问少数民族学生,让少数民族
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学校全体师生
增长了民族知识,提高了民族意识,融洽了民族氛围,深切
地感受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
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
豪感,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培育下,民族团结教育之花正开遍校园。
虽然我校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一蹴而就,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去思考、去实践、去解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领导及同仁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客服困难,积极创新,努力使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