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三年高考历史材料题汇总

近三年高考历史材料题汇总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于白山黑水间的 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 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 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 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布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 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从乾 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 “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 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 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 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 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 史价值。(15分)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 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 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 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考察能力
• 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 知识运用综合能力 • 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 文史专业能力素养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 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 的观侧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震动.世界 各国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 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 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草拟邀请爱因斯 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 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 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 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 15种左右。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 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 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 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 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 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 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 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 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福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 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 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 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 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 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 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 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 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 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 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 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 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 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பைடு நூலகம்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 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 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族通婚、建庙、演戏、立 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 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 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 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 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 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答案:
(1)特点: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 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 移民政策受到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 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 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历史作用: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 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 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 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 并予以评析。(17分)
答案: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 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 利于相对论传播。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 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 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 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 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 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 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