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3×5=15分)1.设计速度2.动力因数3.停车视距4.平均从坡5.自然展线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1.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
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三要素组成。
3.各级公路应保证视距,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不得小于视距的两倍。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视距。
4.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山区越岭线公路展线的方式有、、。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
9.渠化交通的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10..弯道超高率ih的确定,速度V取,横向力系数μ取。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20分,判断0.5分,说明理由1.5分)1.公路等级的确定只与预测年限的交通量有关。
()2.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
()3.汽车转弯时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衡量不同重量的汽车在弯道上的稳定程度。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6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min=5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5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h的确定,速度V为实际行驶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零。
()6.各等级公路最小纵坡的规定,是从减少工程量的角度考虑。
一般最小纵坡不小于3% ()7.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应保持均衡,是指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半径大小应相等。
()8.纵断面的设计线,直坡段的长度是指其水平长度,竖曲线的长度是指实际曲线长度。
()9.越岭线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因此,越岭线的选线中,须以路线纵断面为主导。
()9.环形交叉口,对于环道上的车道数应是越多越好,以提高通行能力。
()四、简答题(5×5=25分)1. 路线设计中对同向曲线、反向曲线、S型曲线的线形设计要求。
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的限制因素。
3.沿河线路线布设要点。
4.环行交叉口圆形中心岛半径、环道宽度的确定,考虑了那些因素。
5.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五、计算题(共25分)1.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25+400 ,高程为420.00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i1= -5%,i2= -3%,变坡点处有一构造物,要求其设计标高不低于420.8 m。
试确定并计算:(8分)①竖曲线的半径R、曲线长L、切线长T;②K24+200 、K24+300 、K24+500的设计高程。
2 . 某公路设计速度V=60Km/h,路面宽度B=7.0m,路拱横坡iG=2%,Lsmin=50m。
有一弯道半径R=200m,超高率iy=7% ,若取缓和曲线长度LS=50m,超高采用绕路中线旋转,渐变率p=1/175。
试分析LS取值是否满足超高过渡的要求?若不满足,LS应取多少?(5分)3. 某平原区二级路,如下图,交点坐标(2880.381,5398.452),(3482.431,5189.825),′,′,初定,试确定,要求设计为“S”型曲线,并计算各主点桩桩号。
(平原区二级路:v=80km/h,,,)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1.设计速度:在气候条件好、行车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时,一般司机能保持安全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速度。
2.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在滿载情况下,单位车座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3.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面道路上有阻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所必须的最短距离。
4.平均纵坡:一定长度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和该路段路线长度之比。
5.自然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的展线。
评分标准:答出下划线部分即可得分,每题3分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1.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2. 具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或)和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或)。
路面平整坚实;路面粗糙不滑。
3.停车视距;超车视距4. 缓和冲击、时间行程不过短、满足视距的要求。
5. 比例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回旋线过渡、插入二次抛物线过渡。
6. 绕中间带中线旋转、绕中间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7. 方向、纵坡。
8. 直线型定线方法、曲线型定线方法。
9.河岸的选择、路线高度的选择及桥位选择10.施行交通管制、渠化交叉口及修建立交。
评分标准:每空的分数为0.5分。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15分, 判断0.5分,说明理由1.0分)1.错误;应改为:公路等级的确定与远景交通量、使用任务及其性质有关。
2.错误:应改为:横向力系数可以衡量不同重量汽车的在弯道的稳定程度。
3.错误:应改为:按二者最大值计算确定4.错误:应改为:应为600M5.错误:应改为:设缓和目的①恢复在陡坡上减少的速度②从下坡安全考虑而考虑6.错误:应改为:最小可取2%7.错误:应改为:8.错误:应改为:主要为了横向排水9. 错误:应改为:二次修正导向线目的是用横断面最佳位置修正平面,避免横向填挖过大。
10.错误:应改为:环道中车道不能太多,以3、4条为宜。
评分标准:每一题1.5分,判断错误不得分,判断正确但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正确得0.5分。
四、简答题(4×5=20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基本要点:一般情况下超高缓和段长度与缓和曲线相同,如果为了线形协调而在平面上布置了较长的缓和曲线,则超高过渡可仅在缓和曲线的一个区段进行。
答出基本要点得5分;答得不完整酌情扣分。
2.答案及评分标准要点:限制最大合成坡度可以防止急弯陡坡组合,引起横向滑移危机行车安全;限制最小的合成坡度主要以防止道路排水不畅,影响行车安全答出每一要点给2.5分。
答得不完整酌情扣分。
3.答案及评分标准要点:回头曲线的定义:通过设置回头曲线进行展线路线从一侧山坡上回头后,再回到该侧山坡的展线方式。
优点: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通过不利地形、地质和难点工程。
缺点:在同一坡上,上、下线重叠,尤其是靠近回头曲线前后的上下线相距很近对于行车,施工养护都不利。
应该注意的问题:正确选择回头地点,对回头曲线工程量大小和使用质量关系很大;尽可能拉长两回头间的距离,避免一面山坡上多层展线,减少回头个数。
答出回头曲线定义得1分;答出主要优缺点得2分;答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得2分;答得不完整酌情扣分。
4.答案及评分标准环形交叉口设计时主要解决: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环道的布置和宽度,交织段长度,交织角,进出口曲线半径和视距要求。
环形交叉口的优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
环形交叉口缺点: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加了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评分标准:答出环形交叉口设计时主要解决的问题得2分;答出环形交叉口的主要优点得2分;答出环形交叉口的缺点得1分;答得不完整酌情扣分。
五、叙述题与作图题(15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要点:纸上定线的方法步骤及作用:(1)定导向线。
①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
②求平距a,并定匀坡线。
作用一是放通了路线,证明方案是成立的,二是放坡可发现中间控制点,为下步工作提供依据。
③确定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
目的是大概定出具有理想坡度的折线,利用了有利地形,避开了不利地形,可作为试定平面线形的参考。
(2)修正导向线。
①试定平面线形,点绘纵断面图,设计理想纵坡②定修正导向线。
目的:用纵断面修改平面,避免纵向大填大挖③定二次导向线。
目的:用横断面最佳位置修正平面,避免横向填挖过大。
(3)具体定线。
在二次修正导向线基础取反复试线,采取直线型定线方法或曲线型定线方法,定出平面线形。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
纸上定线的方法步骤6分;作用要点4分,每一要点给1分。
2.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画出图形,得5分,未标明曲率和回旋线参数或不全者酌情扣分六、计算题1.答案及评分标准①计算ω=②计算L=Rω;T=L/2;E=③计算起点桩号由公式2+500-T得到;计算起点高程:-T.④对于K2+360:X1=0所以:H=0K2+360的设计标高为:起点高程;⑤对于K2+400先计算:X2=K2+400-K2+360=40M再计算:H=X22//2R再计算切线高程按照以下公式:H2+360+X2.i1最后计算H设=H切-H;⑥K2+500即为变坡点对应的设计标高。
评分标准:算出竖曲线要素得3分,计算出三处设计高程得5分。
计算过程正确,公式中代入数据正确,但结果计算错误酌情扣分。
另外根据计算过程、书写的条理性等可以酌情加分或扣分,但总分为8分。
2.答案及评分标准由R2=800m ls2=200.m则:P2=LS2/24R q= LS/2-LS3/240R2所以:T2=(R2+P2)tg/2+q2假设基本型曲线T1≤325.63假设:LS1=200M如按1:1:1设计:则:R1+LS—2LS=LS计算R按照给出的公式计算P1,Q1计算T1=(R1+P1)tg+qT1满足要求取LS1=200M,R1=900M由于JD3转角属于小偏角如设缓和曲线半径太小所以考虑不设缓和曲线由于小转角JD3处曲线长L〉1000/Q所以可以计算出R3的围(R3)2500M)所以交点JD3处不设超高,也不设缓和曲线即取R3=3000M LS3=0评分标准:算出的切线长得2分,算出的切线长得2分;的缓和曲线长确定正确得2分,半径计算和确定正确得3分;的缓和曲线长确定正确得1分,半径计算和确定正确得2分。
本题没有惟一答案,计算过程正确,公式中代入数据正确,但结果计算错误酌情扣分。
另外根据计算分析过程、书写的条理性等可以酌情加分或扣分,但总分为12分。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题B一、名词解释(3×5=15分)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