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绘画比较
【维特鲁威人 】
《维特鲁威人》是一 幅达· 芬奇依照维特鲁 威人定律所作的钢笔 画素描,画在一张 13.5×9.5英寸的纸上, 现藏于威尼斯的学院 美术馆。这幅素描中 所画的男子形象被世 界公认为是最完美的 人体黄金比例。
人类绘画在盛行墙壁作画之后,才开始有了绘画画 种的明显分野。
东 方: 墙 壁—— 帛 绢— 纸 — 西 方: 墙壁——木板——布(亚麻布)
[以灰、胶作底具有硬性的材料 ]
2、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艺术观点。
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内涵:儒家、道家、佛教。
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讲究“阴阳平衡”。
中国艺术就有了“形神兼备”的追求和“气韵 生动”的讲究。 造型重“神韵”,构图讲“意 境”,运笔铺色讲“虚化”、“留白”技巧的运用, 画面效果注意“笔不到意到”的营造。
【 最后的晚餐 】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 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 芬奇为米 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画《最后的晚餐》之前, 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 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 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 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 芬奇对人的形象 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 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 表现出来。
【安吉里之战 】 1504年达· 芬奇开始了一项巨大的艺术工程:在佛罗伦萨
维吉奥宫市政会议大厅的墙壁上描绘《安吉里之战》,表 现的是战马和士兵在战斗中的情景,这是为了纪念1440年 米兰军队的“佛罗伦萨之败”。达· 芬奇创作的这幅画在 当时被认为是代表达· 芬奇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可是接 下来发生的事就不是很清楚了。这幅画是已经完成,还是 后来被完全毁掉,成了永久的谜团。这幅画就这样成了世 界艺术史上十大悬案之一,其蹊跷程度丝毫不亚于丹· 布 朗创作的悬疑小说《达· 芬奇密码》。现在,由英国基金 会支持的一些艺术家声称,他们相信这幅杰作就藏在瓦萨 里稍晚奉美的其家族之命创作的一系列壁画的墙后面的夹 层中,它是被瓦萨里保护性地藏起来了。意大利著名艺术 科学家莫里兹奥· 塞拉西尼的专长是调查艺术品的下落。 塞拉西尼表示他将通过扫描和安装探测器等方法来寻找蛛 丝马迹,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如何在不损害外面壁画的情况 下,用新的仪器发现达· 芬奇画的颜料,从而使达· 芬奇这 幅《安吉里之战》重见天日。
焦点透视:严谨的、立体的、客观的、理性的。
4、画面效果不同:
(1)黑与白:
黑:黑背景是指重色调子,也就是深 色背景,确切地说,一般是用深灰色 绘制而成(偏土红、土绿、熟褐、深 棕、黛青一类的复合色 )。
白:
就是在画面上的某种部分不着笔墨,不做 任何描绘,有意留下空白,在中国画家看来,空 白的画面其本身就可以形成某种空间,既是有限 又是一个无限的空间。 ——计白当黑
西
风景画 静物画
中 国 人 物 画
中国人物画
西 方 人 物 画
中国山水画
西方油画
中国花鸟画
2、工具材料不同:
中:毛笔(羊毫、狼毫) 颜料:水性
西:笔(猪鬃、尼龙)颜料:水性
3、观察方法不同
中——散点透视:有多个视点
散点透视:浪漫的、平面的、主观的、感性的。
西——焦点透视:只有一个视点
西方人的精神文化内涵:
(1)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思想
(2)科学
二、中西方绘画样式的差异
1、题材不同
人物画
成熟于战国时期 。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绘耕织、狩猎、 放牧、郊游和嬉戏的场景
中
山水画
滋生于东晋,确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 唐,是中国画的主流。
花鸟画 在五代、两宋时繁荣,水墨花鸟也随之盛行。
人物画
宗教、残酷血腥场面
【岩间圣母 】
是达· 芬奇的一幅传统宗教题 材画作。画中人物虽然被一 团潮湿的空气所包围,但是 人体的轮廓在昏暗山岩的衬 托下还是能明显地辨析出来, 尤其是画家着力描绘的面庞 被刻意营造出的神秘气氛所 笼罩,人物轻柔、温存、纯 真的表情栩栩如生地突显出 来。列昂纳多把结构看作打 开作品意图的钥匙,这很大 程度上形成了文艺复兴盛期 的古典主义金字塔式的人物
中西方绘画比较
王赟 1310011
壹 贰
中西方绘画的分流
中西方绘画样式的差异
中西方画家之对比 小结 参考文献
叁
肆
伍
一、中西方绘画分流
中西方绘画是怎么发展成为泾渭分明的两大类的?
1、它们各自所依赖的物质——绘画材料不同。
早期人类的绘画材料基本上都是岩石与崖壁,而后来又 发展为在陶罐、人造的房屋和墓穴的墙壁上作画。
(2)光
中:平 光
西:注重光线
(3)厚与薄
(4)诗书画印
中国画特色: 诗
中 有 画 , 画 中 有 诗
三、东西方画家之对比
达芬奇
唐寅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
列奥纳多· 芬奇 达·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 个人简介 】
列奥纳多· 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 达· 代表。 他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 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 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达芬奇自画像 】
在这幅《自画像》中,画 家观察入微,用的线条丰 富多变,刚柔相济尤其善 用浓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 现光暗的微妙变化。此画 用线生动灵活,概括性强, 简单的寥寥数笔却包含许 多转折,体面关系,发线 代面,立体感很强,还有 人物的表情也很传神。
【 蒙娜丽莎 】
名称:《蒙娜丽莎》Mona Lisa 画者:列奥纳多· 达芬奇(意大利) 类型:油画 (木板) 尺寸:77X53厘米 收藏:现藏博物馆:卢浮宫 简介:《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 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 芬奇的最 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 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 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 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 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 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 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 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 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 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 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 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