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第一节开挖一、隧道洞身的超、欠挖
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损伤程度,是隧道施工质量好坏的主要表现之一。

1.现象
(1)实际开挖断面的轮廓大于或小于设计开挖轮廓线的部分,就是超控或欠挖。

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卅不大于0.1卅)侵入衬砌;对整体式衬砌侵入值应小于衬砌厚度的1/3,并小于10cm ;对喷锚衬砌不应大于5cm ;拱角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2)在实际施工中,超标准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仅程度不同。

超挖不仅提高
隧道的造价,还加大了对围岩的拢动深度和范围,影响围岩稳定;超、欠挖使隧
道内壁不平整,给后续的网喷、防水、模筑混凝土的衬砌工作增加施工难度,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对隧道的超、欠挖应引起足够重视。

2. 原因分析
( 1 )施工技术管理检查、复核制度执行不严,特别是测量放线误差。

目前,多数隧道控制开挖断面的测量方法采用支距法和极坐标法,由人工在岩面上画线,这就存在误差,更有甚者,在放样时人为放大轮廓尺寸。

(2)钻孔精度。

钻孔时的开孔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机具设备由钻爆设计确定,但实际操作时只能凭司钻者的经验和操作技术,易出现超、欠挖。

(3)爆破技术。

一是凿岩机体构造的影响。

用凿岩机钻眼时,由于构造的原因,凿岩机机体与周边岩壁之间必须有一定的作业空间,为了避免欠挖,则钻杆必须有一个外插角,实际开挖成的轮廓线呈锯齿形,锯齿凹入岩壁部分即构成超挖二是爆破方法与参数。

实践证明爆破方法不同超挖量亦不同,普通爆破比光面、预裂爆破法超
挖量大很多,如果参数不合理、缺乏小直径药卷或超爆雷管段数过少等都会使超挖量加大。

(4)地质条件变化及其他。

遇有围岩与炮孔方向夹角较小的竖向或水平成层的层理或节理时,因夹制作用不同,会引起钻杆外插角变化,水平成层围岩形成门框形断面,而在框角处超挖最多,竖向倾斜岩层则易在两拱脚形成超、欠挖,节理发育的围岩,更容易形成局部超挖。

根据开挖循环调查统计:钻孔精度对超、欠挖影响最大,占44.2%,爆破技术占
20.3%,施工管理占17.6%,测量放线占7.6%,地质变化占6.1%。

3.预防措施
(1)首先要改变“宁超勿欠”的观点,树立“少欠少超”的观点,避免开挖轮廓线的无谓扩大,而使超挖得以减少;切实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健全测量、钻爆、开挖质量检查制度,控制好测量放线精度,在保证中线与标高准确的前提下,通过正确的方法来保证轮廓线位置的准确,即采用激光指向仪控制隧道掘进方向,提高中线和标高精度,提高轮廓线的放线精度;使用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测量放线仪器、断面检测仪器。

(2)提高钻孔技术水平,严格控制开孔位置、外插角和底孔位置。

钻孔技术对
隧道超欠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周边孔的外插角、开口位置和钻孔的深度,它们与超、欠挖高度,的关系为:1•。

从式中可知:•与L增大,h增大;当
e为负值时,随e的减小,h也减小。

在一般情况下,L采用3.5m左右,但注意深孔爆破一次装药量也不宜过大,否则对周边围岩损伤也较大。

从实际施工经验看控制外插角比较困难,而控制开口位置是可行的,只要有意识把e变为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