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课件
2)代表人物:白兰士 白吕纳 3)评价: A、研究的重心由自然转向了人类社会; B、对人地关系用心理因素来解释; C、把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同生物变化等同起来; D、基本上较客观的反映了人地关系,纠正了环 境决定论的错误。 E、过于强调人类的心理因素。
3、适应论、协调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①适应论(adjustment) :1924年 美国巴罗斯 ②协调论:30年代 英国 罗士培 ③和谐论:60年代,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谋 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和谐为主要目的。 ④可持续发展理论:
2、人地相关论(可能论possibilism、或然论)
1)核心思想:人和地(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是 一种相互作用关系。世界并无必然,环境为 人类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可能论),他们是 否能为人类利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因而,两者之间,人是积极因素。在不同时 间和地点,或者地对人有影响,或者人对地 有影响(或然论)。两者是互为因果关系, 但人是积极的因素。(人可以战胜自然)
二、主要的人地关系论 • (一)因果观的人地观 1、地理环境决定论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1)核心思想:自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 心理的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 展。 2)代表人物:蒙德斯鸠 黑格尔 拉采尔 辛普尔 亨丁顿
3)评价 A、肯定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先进性; B、反对神权、反对封建,具有进步性; C、混淆自然与人类的演化规律,有一定的盲目性; D、片面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E、否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唯物的、因果 观的(必然观的)人地观; F、认为环境决定人类命运、社会的发展等,是错 误的。
第二节 人地关系的各种理论
一、人地关系论的形成
• 1、中国: 《周易》 仰以观於天文,伏以察於地理 《礼记 王制》 广谷大川异质,民生期间 异俗 《孟子 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 《齐民要术》 顺天地,量地利,则用力少 而成功多
• 2、国外 古希腊 希波革拉底 《论空气、水和地方》
(二)非因果观的人地观
• 1、二元论: • 2、生产关系决定论
三、人地关系的实质
1、人地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2、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 3、人地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
思考题
1.人地关系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 2.简述你对环境决定论和人地相关论的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