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形象,明确人物的典型意义;
2、学习通过夸张、对比、讽刺的手法以及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并科学认识、评价封建科举制度。
资料一:关于《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
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
了极大的成就。
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
风俗画。
《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50岁以前。
这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个中心人物做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体制上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资料二: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
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
其父吴霖起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
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
吴敬梓13岁丧母,后随父到任所,20岁中秀才(此后即屡举不中),23岁丧父。
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
关系又深感厌恶。
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
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
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出身于仕宦名门,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对于如
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卑劣的灵魂,腐朽的生活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
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
的素材,费20年心血著成《儒林外史》。
资料三:关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
“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
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1)(2)(3)。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
乡试取中后称为,第一名称为。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第一名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踢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
三名,第一名俗称,第二名俗称,第三名俗称,合称为三鼎甲。
以上各种考试主
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考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最终成为
科举考试的奴隶。
一、字词积累(给字词注音,另外请注意课文中其他未列出的字词)
作揖带挈亲家醺醺癞蛤蟆星宿
腆着绾轩敞簇拥侥幸攥
多音字辨音组词:
()(星宿)()(妥帖)
宿()(住宿)帖()(请贴)模()(模样)颤()(颤抖)()(一宿)()(画帖)()(模范)()(颤栗)二、解释词语
作揖:
倒运:
狗血喷头:
不省人事:
商酌:
三、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故事情节。
四、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补充资料:小说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
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
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五、浏览课文,完成表格,并在课文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并揣摩人物语言(用什么样的语气说,有没有什么动作?)
表格一: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中举前中举后
对范进的称呼
对范进长相的评价
对范进学问的评价
对范进的动作
给范进的贺礼
对嫁女的说法
对范进能否考中的说法
对亲家的称呼
跟范进说话的态度
从中,你看出胡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表格二:范进在中举前后的变化
中举前中举后
生活境况
社会地位
处世态度
从中,你看出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表格四: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中举前中举后表格五: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中举前中举后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征?
六、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七、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写范进中举这样的事?(文章主旨)
八、文中哪一个画面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想想为什么这个画面能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仔细揣摩这个画面作者是怎么刻画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九、本文通过多处细节描写,将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和胡屠户那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前倨后恭的市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请你任选一个场面,细腻地刻画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一百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