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地形地势

中国的地形地势


P42 2.26 不同的气候类型
4.冬、夏季风比较
名称 源地 风向 性质
带来
冬季 西伯利亚、 偏北风 陆地→海洋 干燥 风 蒙古一带 (西北、东北) 高纬→低纬 寒冷
降温
P38 2.19 冬季风
名称
源地
风向
性质 湿润 温暖
带来 大量降水
夏季 太平洋、印度 偏南风 海洋→陆地 风 洋的热带洋面 (东南、西南) 低纬→高纬
3.我国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北列 A 天山 山脉,B 阴山 山脉 中列 C 昆仑 山脉,D 秦岭( 山脉) 南列 E 南岭 。
A
C B D
E
P26 2.6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
东北— 西列 F大兴安岭 ,G太行山 ,H 巫山,I 雪峰山。 西南 中列 J 长白山 ,K 武夷山 。 走向 东列 L 台湾山脉 。
北方滞留时间长,容易出现“ 北涝南旱 ”。
(2)寒潮:冬季风活动强烈会引发寒潮。
江西降水的主要形式——
锋 面 雨
【判断】 1.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夏季最热的 地方是海南。(×) 提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夏季最 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有“火洲”之称。 2.纬度因素是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 √) 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严寒。( 提示: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北方纬度高,气温低, 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北方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其 影响大,更加剧了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2)干湿地区: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划分为四类 干湿地区,从东南向西北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 半干旱地区 、 干旱地区 。
P36 2.17 我国的干湿地区
【点睛】我国干湿地区界线
(1)湿润区、半湿润区分界线与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分界线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干旱区、半干旱区分界线与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提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自西向东分三列,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台湾山脉。
4.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和 准噶尔盆地。(×) 提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 和柴达木盆地。 5.在山区只能发展林业,不能发展种植业。(×) 提示:山区在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等 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 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和伏旱分别出现在每年 (课本P39“阅读材料”) 夏初和7、8月份。(√) 提示: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 每年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夏季风势均力敌, 雨带在此徘徊,阴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此时正 值梅子黄熟的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季节; ——中考时 到了7、8月份,随着冬季风的北退,雨带移出长江 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晴朗干旱的天气,这种在伏天 发生的干旱又被称为伏旱。 ——放暑假后
北京 通州
河北
京杭运河: 1800 千米 流经省市:
河 北
天津
山 东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江苏 浙江
上海
杭州
航运繁忙段: 江苏、浙江段 现今新贡献: 南水北调东线
( 京 津 冀 鲁 苏 浙 )
浙江
海河
沟通五大水系:
河 黄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点睛】内、外流河的补给水源
1 6.山区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3。
(×) 提示: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 陆地面积的 2 ,因此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3
一、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的识记方法 1.示意图记忆 (1)位于省区界线上的山脉。
新 昆仑山 藏
(2)作为重要地形区界线的山脉。
黄土高原
汉江谷地 大巴山 四川盆地
长江 中下游 平原
1. 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 )

2. 下列A、B、C、D所示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的天然 界线,其中位于第二级阶梯内的山脉是( )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 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 √ C.柴达木盆地
地势的高低起伏决定了河流的 流向 ; 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 水能 资源。
(2)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 内陆,形成丰富的 降水 。
(3)对交通的影响:
东西向的 河流 沟通了沿海与内陆的交通; 阶梯交界处的高大 山脉 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F J G H I
P26 2.6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
K
L
小兴安岭 西北—东南走向 M祁连山 ,N 阿尔泰 山,T_______ 南北走向 O 横断山脉 。 弧形山脉 P喜马拉雅 山(主峰 珠穆朗玛峰 ) N T
M P
O
P26 2.6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的特征: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内蒙古高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主要地形类型
3高原、3盆地
阶梯 第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 多500米以下
主要地形类型 3 平原、3 丘陵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四四三三)
第一级阶梯 1高原1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3高原3盆地(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 第二级阶梯 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盆地) 第三级阶梯 3平原3丘陵(东北、华北、长江中下 游平原,辽东、山东、东南丘陵)
水文 特征 秦岭— 淮河一线
汛 流 含沙 期 量 量 以北 短 小 以南 长 大
小(东北) 大(华北)
结冰 期 有 无

P45 2.29 我国东部主要 P44 2.28 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
» 夏汛
春汛
夏汛
河 流 汛 期
结冰期最长
含沙量最大
径流量最大
汛期最长
(2)最大内流河— 塔里木河 。 河水主要来自 昆仑山、天山 等 高山冰雪融水 。 每年的 7~9 月是汛期。
三大平原特征: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 黑土地
华北平原
完整,较低平 又叫“黄淮海平原” 地势最低 河湖众多,“水乡”
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形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复杂多样;
12% 10%
丘陵
崎岖的高原 丘陵、 山地、
平原
19%
盆地
山 区 山地
33%
高原
26%
丘陵 五种地形的比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1.5熟) 一年两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2.降水和干湿地区 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递减 空间分布:从 (1)降水特点 时间分配: 夏秋多,冬春少。
P35 2.16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2/3 占我国面积的____
4. 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9 2.10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泥石流
【判断】
1.祁连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既是地势第一、第二级 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青、甘两省的界山。(×) 提示:祁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 位于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又是青、甘两省的界山。 2.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中,最东边一列是 台湾山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一、地势和地形
1.我国地势特征: (1)地势 西高东低 ,呈 阶梯状 分布。
三级阶梯
(2).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 第一级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4000米以上
1 高原、1 盆地
阶梯
第二级阶梯
平均海拔
1000~2000米
B.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4. 下面是“我国四条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 图中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A.① √
B.②
C.③
D.④
二、中国的气候
1.气温和温度带 (1)气温分布特点: (约50°C) ; 冬季 南北温差大 夏季,除青藏高原 等地区外,全国 普遍高温
武汉
广州
P33 2.15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P36 2.17 我国的干湿地区
(2)下列三幅图分别代表的是武汉、哈尔滨、广州 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请选择三个城市相对应的气温 和降水统计图(填字母): 武汉 B ,哈尔滨 A ,广州 C 。
(3)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刚则很轻松,只 带了T恤和毛衣。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是 南北温差大 。
高山冰雪融水 (1)内流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
和 山地降水 ,季节性明显。 (2)外流河的补给水源来自 大气降水 ,受夏季 风推移方向的影响,雨季 由南向北越来越短 因此,外流河的汛期也是 由南向北越来越短 , 。
3.黄河的基本概况 (1)黄河发源于A 巴颜喀拉山,注入B 渤海,长 5464 千米。

P31 2.13 我国1月平均气温
P32 2.14 我国7月平均气温
(2)温度带:根据活动积温,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5 个温度带: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 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下列地区的温度带?
东北平原: 中温带 暖温带 华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暖温带 准噶尔盆地: 中温带 柴达木盆地: 高原气候区 河西走廊:暖温带 西双版纳:热带 香港澳门:亚热带
【拓展】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主要由三江 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东南丘陵泛指我国位于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 丘陵,由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