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附中钢筋坍塌事故

清华附中钢筋坍塌事故

清华附中工地钢筋倒塌北京百个检查组查全市工地发稿时间:2014-12-30 09:23:51 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网我要评论12月29日,清华附中体育馆工地,底板钢筋倒塌现场散落的各种施工工具。

此事故造成10死4伤。

昨日下午,李永平拿着儿子的工卡。

当日上午,其子在清华附中工地倒塌事故中身亡。

306医院,清华附中工地事故中受伤的孙章敏在接受治疗。

29日8时20分许,位于海淀区清华附中一在建工地底板钢筋发生倒塌,事故直接造成在现场作业的10名工人死亡,4人受伤,伤者已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

据了解,该工地与教学区相隔较远,教学秩序未受影响。

事故发生后,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指示要全力以赴救治伤员。

王安顺、住建部副部长王宁,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张延昆和市政府秘书长李伟等领导赶赴现场处置,对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进行部署。

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由市安监局、公安局、住建委、人力社保局、监察局、检察院、总工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事故调查组,依法依规对事故原因展开进一步调查。

目前,直接事故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李永平不知道儿子是怎么被救出来的,又被送到了哪里?因为当看到被埋压在钢筋网下、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的儿子时,他就愣住了,瘫坐在一旁哭。

缓过神来后,李永平发疯一样到处找儿子,但每个工友都不知道他儿子到底是死是活。

有工友告诉他,伤者都被送走了,应该去医院找找。

寻找中,他得知工地这次事故死了10个人,伤了4个。

下午3点多,清河急救中心门口,李永平哭着给远在湖北老家的妻子打电话,第一句话就说,“儿子应该在那10个人中间。

”听到这句话后,妻子边哭边骂李永平,“是你把儿子弄丢的!”而电话这头,50多岁的李永平只是哭。

“打地基”的钢筋工李永平的儿子叫潘月红,今年刚满21岁,随的是母亲的姓氏。

一个月前,两人一同前往河南安阳的诚成劳务公司应聘,这家公司承包了清华附中的体育馆工程,二人就被分到工地上干活。

这也是父子二人第一次到北京来。

李永平说,这次是他自愿来的,“我没有逼他。

”两年前,李永平倒是逼过潘月红几次,非要让他和自己来工地。

这个提议被潘月红拒绝了,“工地上又累又危险。

”为此,两人还发生过一些争吵。

“在工地工资多些,每天一百多块钱。

”李永平说,但儿子宁愿去深圳的一家电子厂打工,每个月挣2000多,也不愿去工地。

这次潘月红却主动来了工地,“他要买手机,好像还谈了个女朋友,说在工地挣得多。

”自从上次两人争吵后,李永平也不在乎儿子是否来工地了,但既然他主动来,李永平也就没反对,觉得儿子在身边,自己还放心些。

11月13日,父子二人进入清华附中工地。

这个工地刚开工没多久,准备建体育馆,现在正处于打地基阶段。

李永平说,只有在这个阶段才用得上很多钢筋工,“打完地基就没我们事了。

”李永平所说的“地基”,就是防震的钢筋底板。

与李永平父子同在清华附中工地的陈波说,就是用上千条钢筋,横竖织成三张大网,每张网都像蜘蛛网一样,每两张网中间隔了约1.5米,结了网之后再整体灌注混凝土,以抗震防震。

而钢筋工的工作,便是用铁钩将交叉的钢筋固定住。

由于工程量极大,附中体育馆工地有七八十个钢筋工都在做这个工作。

一声巨响之后12月29日凌晨6点,天还没亮。

李永平、陈波、潘月红和上百名工友就被叫醒,开始上班。

自来到北京后,他们都是这个时间点起床工作,每天10个小时。

“来北京一个多月了,还没时间去天安门逛逛。

”这时,工地上已经铺好了两张钢筋网,第一张直接铺在地上,第二张离地面约1.5米。

为固定第一层钢筋网,需要一些工人钻到两张网的中间,蹲着或者弓着腰,用细铁丝将交叉的钢筋绑好扎紧。

陈波说,上工后,几十名工人在上层钢筋网进行固定,另有10多人钻到夹层工作。

李永平和儿子潘月红都被分到了下面。

儿子在网的中间,李永平在网的最东边。

“这两天天气不好,如果天气好,在下面工作的会有30多人。

”在这个工地,除了父子档,还有夫妻档。

22岁的孙章敏,当时也在下面工作,自己丈夫在钢筋网上面。

8点多一点,李永平把下层钢筋固定工作干完,从最东侧钻出了钢筋网,然后爬到第二层上继续干活。

一分多钟后,李永平听到脚下的钢筋网架传出一串噼里啪啦的声音,然后在一声巨响中,他摔倒在钢筋网上,又被重重弹起。

第二层钢筋网塌了。

“总共过程不到两秒。

”孔卫平说,他当时在钢筋网的旁边,忽然听到一声巨响,上面整个钢筋网整体向东倾斜,像天塌一样重重拍到了第一层钢筋网上。

孔卫平听到响声后扭过了头,几十个人都乱躺在钢筋网上,工作使用的木板、钢筋也被震得乱七八糟,“之前每条钢筋都很直很规整,最后都变了形。

”包括陈波、孔卫平在内的多名工友开始大喊,“下面还有人”。

周围上百名工人,开始向钢筋网聚拢,找到一个被压的工友后就大喊。

“我儿子还在下面。

”受到惊吓的李永平赶紧站起来,跑到儿子所在的大致区域开始寻找。

但当李永平找到潘月红时,只见儿子仰着头躺着,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身上压了一层密密麻麻的钢筋网。

撬不开的钢筋网潘月红、孙章敏等10多名工友,被自己亲手“编织”的钢筋大网压住了。

慌乱、不知所措,这是孔卫平和工友们的第一反应,然后才想到找东西赶紧救人。

“没有其他的工具,只能用手抬,用钢棍撬。

”孔卫平说,当他们拿着钢筋撬钢筋网时,根本没想过能不能撬动这张重达几十吨的网,而是只想救出工友。

他们最终救出来4个,大多数人都被死死压住,撬也撬不动。

约20分钟后,消防队赶到,消防队用切割机把钢筋割断,之后再把人一个个拉出来。

消防人员来到现场不久,孔卫平和工友们被命令回到宿舍,在出了地基坑后,孔卫平站在高处,看到下面如蚂蚁大小的人们,正慌张地救援。

这个过程中,李永平一直坐在被埋压的儿子一旁,一直在哭。

缓过神来后,儿子已经被救出来送走了,但是生是死,他都不知道。

“我儿子现在咋样了?”李永平开始问每一个遇到的同事,但没人知情。

工友陈波告诉他,“被救护车拉走的,都能活下来,没被拉走的可能就没了”,但没人注意到潘月红是否被抬上了救护车。

警方很快封锁了整个校园。

外人不让进入校园,学生也不允许出教室,所有工人都要回宿舍,不能在现场徘徊。

多名工人趴在宿舍的走廊上围观,李永平的舍友躲在房间里,用手机刷着新闻,急需想知道最新进展。

同样想知道事故情况的,还有很多学生家长。

清华附中工地钢筋倒塌北京百个检查组查全市工地发稿时间:2014-12-30 09:23:51 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网我要评论上午10点左右,清华附中的三个校门口,开始陆续聚集了一些群众和家长,门口停着超过20辆警车,交警对部分路段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路上的车辆也排起了长队。

家长们一句接一句地问学校保安,事故是否跟学生有关。

保安安慰家长,“事故地点离教学楼远着呢,学生都没事。

”有的家长还是不放心,“平时孩子都接电话,为什么现在不接了?”焦急中,这位家长当场给班主任打电话确认才离开。

失联的儿子事故发生后,警方将事故现场封锁进行勘察。

上午11时许,北京市政府通报称,发生在清华附中体育馆工地的底板钢筋坍塌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

随后清华附中也通过网络发出消息,“造成现场施工人员伤亡,所有受伤人员已被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李永平无法从这些消息中知道自己儿子是否还活着。

他前往工地找到了一位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让他回宿舍等通知。

有工友让李永平去吃饭,他摇了摇头。

坐在宿舍内,李永平和工友们一直在回忆着事发经过,陈波躺在床上看着新闻评论。

在等待中,李永平终于忍不住了,起身要去医院找儿子,“如果医院里的伤者中没有自己的儿子,那他可能就在这10个人里了。

”事故后,有1名伤者被送到海淀医院,1名被送到306医院,另外两名被送到清河急救中心。

在海淀医院,记者见到了被送来的伤者,这名51岁的中年男子躺在病床上,脸微微有些肿,他始终一言不发。

随后,多名民警、刑警前往医院询问情况。

在306医院,孙章敏躺在床上,脸部肿胀,呈暗紫色。

其丈夫介绍,孙章敏颈椎骨折,因此颈部被套上支撑架。

孙章敏的丈夫在向警方描述事发时称,“钢筋没支撑住,几百平米的板子就塌了。

”要见最后一面李永平打听到伤者可能送去的医院,挨个寻找儿子的下落。

在确定海淀医院、306医院中没有自己儿子后,他直奔清河急救中心。

在清河急救中心急诊室,李永平拉着医生,问清华附中事故的伤者中,有没有一个人叫潘月红的?问完,他张着嘴,等待着医生答复,这是最后一个还没询问的医院。

“没有。

”李永平听完,怔了足足5秒时间,他一声没吭走出了急诊室,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地面。

这次李永平没有哭,他平静地走到急救中心门口,给妻子打了电话。

从事故发生后,他妻子一直在给他打电话,问孩子情况。

他有点害怕打这个电话。

妻子在刚出事儿后就骂过他,“孩子都是在你手里弄丢的”,他没有辩驳。

“儿子应该在那10个人中间。

”李永平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然后又哭了。

他把话筒从嘴边拿开,放到腿上,不想让妻子听见哭,几十秒后才又重新拿起话筒。

他妻子又开始安慰他,并商量着赶往北京见儿子最后一面。

他说,妻子明天应该会到北京。

其他死者的家属也开始陆续赶往学校,学校派出专人,在校门口接待他们。

下午5点多,李永平来到学校门口,在工作人员得知他是潘月红的父亲后,将他安置到宾馆。

而在工作人员手中的死伤名单中,有“潘月红”三个字。

这时,已来了4名死者的家属。

昨晚,家属们已经被安排到了公主坟附近的一家宾馆。

李永平说,死者家属们都被安排在不同的酒店。

■探因1 支撑架“超载”?现场工人描述情况:一二层之间只有竖向钢管支撑,没有斜的剪刀撑,可能与事故发生有关。

据一位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士认为,在建筑施工中,发生坍塌常见的工序在混凝土浇筑时。

但现在钢筋绑扎就发生坍塌,说明支撑架承载力严重不足。

该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脚手架由立杆、横杆和剪刀撑组成,由于事发现场的支撑架高度较矮,可以不用铺设竖向剪刀撑,但若组织专家验证,可能会要求施工单位铺设横向剪刀撑。

该人士认为,发生坍塌事故的原因很可能是模板支撑体系的承载力不够。

“如果按规定进行论证,可能会及时发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 违规进行施工?现场工人描述情况:上下两层钢筋架都是同时施工,有可能违反了施工程序规定。

上述工程技术人士表示,二层水平结构的钢筋将架子压塌时,有钢筋工正在做竖向结构的钢筋绑扎,这并不符合安全施工规范,“应通过现场管理尽量避免此类交叉作业,正常的施工程序应该是先完成竖向的结构,包括加固钢筋箍筋,再铺设上面的横向钢筋。

”“同时也不排除有可能是现场施工人员未按施工方案施工,导致荷载力过大,最终发生事故。

”该人士介绍,对此类工程,按照合理的施工流程,施工单位应先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涉及危险性较大部分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在北京市专家库找5人以上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