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专业剖析一、专业概括旅游英语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英语熟练,掌握较强理论基础,具备丰富熟练操作经验(即掌握旅游行业基本管理技能及业务),从事旅游行业中层以上管理业务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专业。
信阳农专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是外语系开办最早的三大专业之一,该专业设立10年来,培养了大批具有旅游英语专业特色的人才,受到了社会上就业单位和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目前,该专业拥有在校生200余人,专业教师11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5人。
旅游英语专业还与社会上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做好产学研工作,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一)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旅游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能胜任导游、领队、旅行社管理及其他旅游企业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旅游英语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是培养模式过于陈旧,要想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必须改革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1、课程设置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模式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课程模式的目标去向是“人格本位”,即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
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破旧的传统学科体系的框架,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技能形成为根本,将整个教学内容模块化。
专业课程要强化从业能力,大力倡导以工作过程分析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2、培养途径要实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模式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其人才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产学结合。
因此除了加强实训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外,还应根据社会岗位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既抓英语教学又抓专业实践;开展“订单培养”。
所谓“订单培养”就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专业实践课主要由旅游企业派出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员授课,学校负责把经过专业学习、培养的合格人才按照企业的要求,按时送到企业;尝试“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就是学生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从第二学年起就到相关的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第三年又返回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再去就业。
工学结合体现了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3、逐步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模式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师选择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旅游专业的教师任教,二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任教。
培养“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培养合格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根本保证。
这些双师型教师可以把行业中的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技能教育培训。
(三)确定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Ⅰ、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2、热爱旅游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掌握导游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4、掌握旅游及相关行业各服务部门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5、熟悉并掌握对外礼宾礼仪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以及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
6、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7、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
8、掌握较高的英文导游技能,胜任地陪、全陪、领队;熟悉国内国际旅游行业业务,能适应旅行社的任何工作。
获得中英文导游资格证书或领队证书。
9、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
10、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能分析和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
Ⅱ、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知识结构(1)社会道德、旅游职业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2)计算机应用、外国语言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公共关系、旅游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4)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5)旅游概论、旅游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6)海外主要客源国概况。
(7)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方面的知识。
(8)英语语言国家概况、旅游英语、饭店英语、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1)掌握较高的中英文导游技能,胜任地陪、全陪和领队。
(2)熟悉旅行社基本业务,能适应旅行社的所有工作。
(3)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能分析和处理英文导游工作以及其他旅游服务工作中发生的实际问题。
(4)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3、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素质:遵守涉外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具有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3)业务素质:掌握英文导游业务、旅行社业务和其他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具有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团结协作以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四)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1)合理设置课程,使旅游和英语有机结合旅游英语是一种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
〔1〕鉴于旅游英语这一特点,在课程设置时要使旅游和英语有机的结合。
英语课程的设置不但要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还要注重课程的专业性,比如要设置《旅游英语听力》和《旅游英语口语》等课程,以区别于应用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听力和口语。
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操作性,设置《模拟导游》和《酒店服务操作》等方面的课程,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
(2)科学选择教材,突出地方性特征教材是课堂教学依托的物质手段。
高职高专在教材征订时要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水平,在选择英语基础课教材时要选择高职高专专用的教材。
旅游专业课教材的选择要突出教材的地方性,尽量征订适合本省旅游景区的教材,学校也可鼓励本校教师自编适合本地区的教材以供本校使用。
此外,在教材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到教材与旅游证书的关系,比如要选择与《导游员资格证书》考试相一致的教材,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导游员资格证书的获得率,有利于以后的就业。
(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扎实做好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是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几乎全部由课堂教学完成。
在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改进以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引进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比如引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学派(constructivism)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
〔2〕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教师在进行《模拟导游》的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导游过程中的接站、订餐、景点讲解等环节。
实践教学学校要和企业紧密联合,学生和教师都要深入行业一线,鼓励学生到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单位充当兼职员工。
2、教学管理(1)旅游英语公共课程的教学由大学英语教研室统一组织,旅游英语教研室要协助大学英语教研室做好英语公共课的教学。
(2)旅游英语外语教学由大学英语教研室统一组织,该教研室承担命题、阅卷、登分等相关考务工作,旅游英语教研室协助工作。
(3)旅游英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学由旅游英语教研室统一安排组织,试卷的命题、批阅、登分由各专业课教师负责。
(4)旅游英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由旅游英语教研室联系实施,外语系负责统一指挥、实施。
(5)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资格证考试,如英语四六级、导游资格证考试由旅游英语教研室统一安排、实施。
(6)旅游英语教研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试题库建设和考务组织管理,确保教学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五)师资队伍建设旅游英语教研室共有教师11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旅游专业课教师4人,中级职称4人,助教4人,双师型教师1人。
该教研室教师大都是拥有硕士学位。
加强旅游英语教研室的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以下途径进行努力: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建设具有良好政治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 全院教师要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思想认识要到位,要深刻认识到师资培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要作到长规划,短安排,把师资培养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治教,依法管理逐步建立教师资格、聘任、培养、培训、考核、晋升、使用、管理等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尤其是要抓紧完善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教师的使用和稳定的机制,积极探索并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和办法,使考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
3、安排教师进行专业进修与提高我教研室准备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采取系办、个人分担费用的办法,通过出外轮训等手段,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同时培养挖掘拔尖人才,使我教研室你还的英语教学和“双语”课程建设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4、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先安排重点培养教师出外进修、学术访问、合作研究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给予适当的费用资助,使这些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或掌握一些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同时积极支持和组织他们参加重要学术会议,结识同行和学术知名人物,以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
要大力支持这些教师课题申报工作,尤其申报省、部级及国家级重大课题与项目,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解决申报工作中的困难,提高申报工作的有效性。
6、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青年教师,首先要提高政治素质,在教学上要充分利用集体备课、观摩教学、教学评估、教学法研讨及试讲等,不断提高授课艺术、教学方法。
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加入教师学术梯队,给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教授当助手,边学习边提高,加强实际工作锻炼,并在短期内突破教学关。
7、采取顶岗实践的方式,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各专业已聘任的专任中青年教师中,每年有计划轮流选派1-2名到相应的专业岗位上锻炼实践,如酒店经营管理方向的教师到高星级的饭店、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的教师到国际旅行社等。
通过顶岗实践,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