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23T16:47:01.8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作者:王珂
[导读] 在道路施工中,项目质量就是反映项目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与特点的总和项目的特征与特性,同时施工项目质量是产生项目实体的阶段。
本文浅析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王珂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道路施工中,项目质量就是反映项目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与特点的总和项目的特征与特性,同时施工项目质量是产生项目实体的阶段。
本文浅析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也越来越多私家车,每一个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严密,越来越多路,对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充分认识道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常而言,影响道路质量的原因很多,假如要满足施工验收标准或质量检验评定规范中的规定要求,项目就一定要满足各类技术规程、标准来清楚确定最后产品质量。
现阶段伴随着道路的质量问题有着很多错综复杂的原因。
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1、道路施工常见问题
1.1道路路基和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道路路基的施工上,对比其他的道路路基与路面,道路路基所要求要大一些的强度,这关键是由于地下各类管线的影响,铺设各类管线后,而铺设管线后的回填土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因此建成道路后,假如达不到强度,非常可能会由于回填土问题造成路基和路面下沉或者下陷,同时,因为在回填土的时候,也许会由于回填土中含有块状物,互相之间积压的密度不足,达不到整体迷失。
第二,表现在路面混凝土存在开裂、起砂或者路面存在蜂窝麻面等情况,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关键有下面几种,(1)水泥质量问题,水泥质量不达标或者在搅拌的时候,水灰的比例太大,这样就使水泥的强度降低了,容易导致道路路面起砂。
(2)在施工的时候,收抹压光时间太早或太迟,人为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没有及时养护或路面没有达到充足的强度就施加各类荷载等导致路面开裂或脱皮。
(3)道路的路面材料例如砂、石、水泥的比例计量不够准确或者不准的加水量、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灰料拌合不平均等因素。
(4)在道路路面施工的时候,施工没有依照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或者施工的时候路面下料的高度不当,造成铺设路面的过程中漏振或振捣不密实,没有及时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造成道路路面容易起砂或者路面存在蜂窝麻面等情况。
(5)在道路路面施工的时候,因为道路施工模板的拼装不严密,或者没有清理干净道路表面,不牢固的模板,脱膜剂涂刷不平均或部分漏刷而造成的。
(6)在道路路面施工的时候,以施工缝留置不当,而导致混凝土面层形成裂缝。
1.2施工过程道路排水系统
1.2.1施工后管道发生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情况
在施工后发现路面发生凹陷甚至出现漏水情况,严重的会发生喷水情况。
这是由于在施工的时候,因为管道基础条件不良造成管道与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加上有这管道应用时间相对长或者自身质量就不好,回填的时候再外力作用下开始发生裂缝,随着外力的不断作用与管道内的压力,造成发生管道漏水或者破裂等情况。
此外有这管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在施工中对管道实施移动或者重新实施施工的过程中,技术相对差,造成施工完成是自身就存在必然质量问题,在重新实施应用时自然就会发生漏水情况。
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候由因为闭水封口不密实,又由于其井内而常被疏忽,还不好找寻到因素。
1.2.1检查井和路面的接缝处发生塌陷情况
我们行驶在路上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其实雨水井通常都在行车道上设置,还有部分水暖、通信的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相对小时,回填夯实特别困难,压实度检验也很难实施。
假如在施工的时候疏忽了这问题,一定会给之后项目埋下质量隐患,常见的情况就是检查井四周发生裂缝与塌陷,给车辆行驶带来危险。
1.3施工缝处理技术中的问题
在道路施工的时候,施工缝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由于施工需求人为设置的施工缝,部分道路施工企业不可以及时把其实施妥善处理,最后造成施工缝发生了扩大,甚至关系到路面的整体平整性与安全性。
除此以外,受自然环境、车辆碾压等客观原因的作用,道路路面会发生相对多的裂缝,这些裂缝关系着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性,使道路行车功能降低了,甚至影响着道路的交通安全,而道路施工单位不可以针对施工材料和裂缝处理技术来改善,一直这样让裂缝面积愈来愈大。
2、市政道路施工常见问题对策
2.1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一,对于道路路基的强度问题,要确保回填土的均匀性,防止相对大土块的存在,对于相对大土块要及时打碎或者拣出来,同时要依照项目规范严格实施回填土的厚度,在路基总宽度内,要使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
第二,对于道路路基和路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确保水泥的质量,严格项目材料关,对材料之间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把道路表面的抹压光时间掌握好;其次,要及时清理施工模板表面,让模板保持干净,涂刷均匀道路表层的脱膜剂,不可以漏刷,混凝土一定要依照操作规程浇筑,避免漏振,并要振到排除气泡为止;最后,道路的施工缝留置要标准,要依照有关施工的要求准确留置,而且对水泥的选择上、施工时间也要做好控制,例如要尽量选用水化热小与收缩性小的水泥,施工的时间尽量选取温度相对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同时对路面产生初期还要使用相关的养护方法,在时间准许的区域内使养护的时间尽量延长,养护方法能够选取覆盖草帘、草袋,同时还要定期实施洒水,确保路面的湿润。
2.2施工过程道路排水系统
2.2.1施工后管道发生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情况的防治措施
第一,要依照要求实施施工,这样保证管道基础的强度与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要实施换上改良处理,以提升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第二,在施工的时候注意对管道实施相关保护,在实施新的管道铺设时必须要购买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与力学试验报告等
资料,确保应用管材的质量。
第三,在实施接口的过程中,要确保选择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同时保证接口处的清洁,依照有关施工操作规程仔细施工。
第四就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从多方面找寻因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2.2检查井和路面的接缝处发生塌陷情况的防治措施
第一是把检查井的基层与垫层做好,避免井体下沉,四周发生裂缝。
第二检查井砌筑质量要把井室和井口中心部位和其高度控制好,避免井体变形。
第三检查井井盖和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不错用轻重型号与面底,平面部位正确。
2.3 完善施工缝施工技术
对于横向施工缝,使用的接缝做法为:在接缝处垂直切割到路面底部,水平部分要直顺,并清扫干净这切割部分保证无渣。
在断面处平均涂抹黏层沥青,其用量依照基层情况与路面铺筑材料来定,如果在高温情况下用量相对多,会造成泛油状况出现;如果用量少则会造成结合差,道路质量。
而路面的摊铺通常使用全幅摊铺的方法,目的是使纵向施工缝尽可能减少。
当施工时不能使用半幅摊铺时在施工缝处要提前设置模板,模板既能够作为施工缝的留置,又能够作为支护设施避免料物向外堆积。
结语
在道路建设时,技术人员首先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的关注,完成施工过程跟踪控制。
从人员制度,监理,施工每一个方面统筹考虑,了解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施工的详细过程中,要抓住施工的重要问题与关键工序,找出容易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同时设计和施工标准技术的有关规范还要严格遵守,从源头上对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施工方而言,还要主动的引入责任到人的竞争机制,让施工中的部分细节问题获得妥善的处理,防止由于施工不细致造成的有关问题,道路项目的总体来说,要从制度上给予保障,让道路项目的质量获得稳步的提高,保证在施工的时候努力克服各类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帮海.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203.
[2]高剑飞.浅议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172.
[3]王伦,潘世兰.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