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基础卷含答案解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基础卷含答案解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基础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A.226.4克B.222.8克C.172.8克D.无法计算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可能有Zn(NO3)2和AgNO33.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5.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6.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 和 FeCl2 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 HCl。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 Fe3O4C.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D.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7.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X 最活泼B .金属Y 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XC .若金属Z 是Fe ,则金属X 一定是AlD .金属Z 反应掉的稀盐酸一定最少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丙>甲>乙D .乙>丙>甲9.为比较 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X >Y >ZB .Z >Y >XC .X >Y 、Z >YD .Y >X 、Y >Z10.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金属X 产生氢气 金属Y 无明显变化 金属Y 表面析出银 金属Z 无明显变化 A .X Y Z >> B .Z Y X >> C .Y X >、Y Z > D .X Y >、Z Y > 11.已知金属M 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 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查找资料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有(1)金属M 原子量为x ,其他原子量也已知;(2)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3)金属的质量;(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5)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若要求得金属M 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所用到的一组数据可以是A .(1)(2)(3)(4)B .(2)(3)(4)(5)C.(1)(2)(3)(5)D.(1)(3)(4)(5)12.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C.将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13.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B.b>a>cC.a>c>bD.b>c>a14.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

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金属Ti Mg 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无变化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C.Ti和稀盐酸不反应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15.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A.只有Ag B.Fe、Zn C.Fe、Ag D.Ag、Zn、Fe 16.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17.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Y、X、Z B.Z、X、Y C.Y、Z、X D.X、Z、Y18.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 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19.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A.Mg+Sn(NO3)2═Mg(NO3)2+SnB.Sn+H2SO4═SnSO4+H2↑C.Sn+Hg(NO3)2═Sn(NO3)2+HgD.Sn+ZnSO4═SnSO4+Zn20.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渣中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锌和铜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21.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22.向Cu(NO3)2、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

关于滤渣和滤液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有()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②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l(NO3)3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④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3.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 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X>Y>Z B.Y>Z>X C.X>Z>Y D.Z>X>Y24.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25.“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6.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27.某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B.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C.将锌粒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D.将锌粒、铁粉、铜片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28.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A.Zn、Ag、CuSO4溶液B.Zn、Cu、Ag、H2SO4溶液C.Cu、Ag、ZnSO4溶液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29.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C.Y、Z、X D.Z、Y、X30.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设硫酸根的质量为x,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则2 3.6g=96x,x=172.8g所以无水硫酸盐的质量=172.8g+50g=222.8g。

故选B。

点睛:已知Mg→MgSO4; Fe→FeSO4,并且可知道,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由氢气的质量可求出硫酸根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无水硫酸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