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李景明)

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李景明)



“两虫两病”安全用药技术
根据岗位专家研究,50%安克WP对霜疫病防效优良, 25%施保克EC 60%百泰 WG、18.7%凯特WG对炭疽病防效优良,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控制蛀蒂虫产卵和 杀卵效果良好。 2011年开始泸州试验站在站内标准果园进行了这些药剂防治技术的试验。经 过试验,为“两虫两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与存在的问题
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李于兴
一、2008年泸州荔枝产业技术现状调研情况 二、2011年泸州荔枝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品种资源与新品种选育技术现状 成花及花芽分化期综合技术现状 成花坐果与保果综合技术现状 丰产稳产综合技术现状 病虫综合防控与食品安全技术现状 抗寒、抗旱等抗逆性技术研究现状 三、2011年泸州龙眼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四、产业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小农户”的荔枝龙眼果园管理经营主体对产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果园基础条件滞后对产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专业人才和资金对产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果农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保花保果技术的需求较高,而对果园改造、 施肥技术等不够重视。
灌 溉 技 果 术 园 改 造 技 术 施 肥 病 技 虫 术 害 防 治 技 保 术 花 果 保 实 果 成 技 熟 术 期 调 控 技 果 术 园 农 机 技 术 产 后 加 工 技 术 培 训



土壤肥料技术应用情况
合江县凤鸣镇老党员钟国华先后引进品种达15个
四、果园管理综合技术
4.1高接换种综合技术
4.1.1砧穗亲和性:目前泸州 荔枝品种的改良高换技术中还 没有进行系统的砧穗亲和性试 验研究,据泸州试验站调查, 果农都是依据经验进行高换, 大红袍是当前泸州荔枝品种高 换砧木的主要品种。
亲和(马贵 荔+大红袍
2011年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2011年是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有突破性发展 的第3年,我们主要从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发展 的角度对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了调研,现将 调研的情况总结起来,供各位领导和专家参考并以 指导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的发展取得进一步的改 变。
一、荔枝生产发展情况
12 10 8 6 4 2 0 80 83 85 88 91 94 97 ’01 ’04 ’07 ’10 面积 产量 1980年-2010年泸州荔枝种植面积与产量情况 万亩/万吨
不亲和(白 糖罂+大红袍)
4.1.2高换部位:泸州试验站试验 表明,在二、三级主枝组上嫁接 比“多头高位嫁接”表现高产、 稳产性状。据试验站调查,荔枝 产区95%以上的果园荔枝高换采 用“多头高位嫁接”方式。龙眼 产区在今年开始全面推广“二、 三级主枝组嫁接”技术。
多头高位 嫁接 二、三级 主枝组嫁 接后的荔 枝长势 二、三级 主枝组嫁 接(龙眼)
20年来泸州荔枝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07年以来面积发展最快。但产量却 没有大的提升,在0.5万吨左右起伏,特别是近几年来极端气候出现的频次越来 越高,产量的波动也更大,“大小年”现象更加明显。
二、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支撑力量




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荔枝龙眼的专门研究有50多年 的历史,现有从事荔枝龙眼专职研究与技术应用推广中高 级技术职称人员6人。 承担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泸州综合试验站建设,辐 射5个示范县约20万亩荔枝龙眼最新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 与应用。 承担农业部种质资源圃项目 承担省南亚热作中心龙眼选育种项目。 共发表相关论文1500篇,出版专著3本,取得成果5项。

泸州市南亚热作中心:主要负责南亚热带作物病虫监测防 控全面工作以及进行荔枝龙眼相关研究技术的推广应用工 作,现有专门从事荔枝龙眼推广技术研究中高级人员5名。 各区县荔枝龙眼种植区设推广中心。
三、品种资源与新品种的培育
2008年,泸州荔枝龙眼种质资源圃得到了农业部种质资源项目支持,完善 了“路、水、电、隔离保护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备了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目前资源圃共收集保存有泸州本地荔枝龙眼品种资源17份,引进品种31份。 2008年,泸州市农科所共引进12个荔枝新品种,9个龙眼新品种进行引种试 验,目前荔枝已有6个品种开花结果,一些品种从熟期、品质和产量方面表现非 常好。 2009年, “泸晚2号”龙眼新品种通过省品种委员会鉴定,使泸州龙眼成 熟上市期延长至“国庆节”。 2011年,泸州农科所品种选育项目组在大红袍荔枝中分别从熟期、品质和 丰产性方面优选出了4个优株。 至十一五末,泸州荔枝龙眼的品种结构有望发生较大的改变,使早、中、 晚熟荔枝龙眼比例更加合理。
4.5病虫防控及果品安全综合技术

主要病虫害监测防控
成立了由泸州热作中心、植保系统和泸州综合试验站组成的热作病虫监测 防控中心,制定各项制度,保证了病虫发生的实时监控。

蛀蒂虫化蛹进度法测报技术
泸州试验站引进体系虫害岗位专家最新研究的蛀蒂虫简易测报技术进行应 用试验,今年是试验的第1年,此项技术有望能对产区蛀蒂虫防治困难的问题找 到一条解决方法。
万亩/万吨/万元
荔枝产量90%来自大红袍品种,上市时间集中在7月中旬15天左右, “带绿”“铊缇”等晚熟品种占产量不足5%,“”大小年“结果现 象严重。
荔枝品种调查情况
售价高排名为:带绿、陀提、妃子笑、楠木叶、绛沙兰,大红袍 售价高的原因: 81.25%的果农认为迟熟是售价较高的原因之一, 31.25%的果农认为送礼是售价较高的原因之一, 62.5%的果农认为产量低是售价较高的原因; 效益好的原因: 31.25%的果农认为价格高是荔枝效益好的原因 50%的果农认为产量高是荔枝效益好的原因 18.75%的人认为销售便利是提高效益的方式; 90%以上的果农希望自己的品种能在8月份成熟上市; 62.5%的果农认为品质比丰产更重要 31.25%的果农认为荔枝抗病更重要, 25%果农认为抗虫重要; 100%的果农对高接换种的品种选择是迟熟、优质、产量高。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种植户年龄普遍偏大,50岁以上占57.7%,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88.5%, 大中专以上文凭的都没有直接从事荔枝龙眼生产。
荔枝园技术应用总体情况
泸州荔枝果园单项技术应用总体情况调查表 (2008年共调查85人) 35 30 25 20 15 10 5 0 30 20 15 1 2 5 8 3 1 0
泸州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发展情况



泸州是我国荔枝龙眼栽培最北缘地区,产品具有明显的晚熟优势。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泸州荔枝龙眼种植面积持续增长,至2010年, 全市荔枝面积10.5万亩,常年产量0.5万吨;龙眼12.88万亩,常 年产量1万吨左右。种植面积比1980年增长了10倍多。 但在近20年来,荔枝龙眼技术的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 2008年国家启动了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在泸州建立了一个综 合试验站。体系成立之初即启动了一项专门针对本区域内荔枝产 业技术发展现状的调研,对各产区调研的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体系首席和各岗位专家们 “对症下药” ,主要针对泸州荔枝龙 眼果园改造、新品种选育,品种结构调整、成花结果、丰产稳产、 病虫防控、荔枝销售等各项技术进行指导和培训。至2011年,泸 州试验站和示范县共接受专家技术指导与培训30余次,设计各项 技术试验10余项,建立各项技术试验标准化示范果园1000余亩。 3年来,泸州荔枝龙眼产业在技术的发展上有了新的突破,特 别是在密闭果园的改造技术、品种结构的调整规划、成花技术、 施肥技术、病虫防控技术等,这些技术目前已普遍被果农接受和 应用。
4.3成花及花芽分化期综合管理技术




“大红袍荔枝幼青树”及“带绿”“妃子笑”“砣缇”等 品种不易成花。 梁昌文(1998年)等对泸州大红袍荔枝进行了化学控梢促 花保果技术的研究。但化学控梢技术果农掌握有难度, 故在大田生产中很少应用。 李祖鑫(2002年)等应用螺旋环剥的方法以解决大红袍荔 枝成花与坐果的问题,但因此方法易造成荔枝树死亡而 没能在大田推广。 2008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成立,泸州试验站在 体系岗位专家的指导下,采果后用0.2-0.4cm环割刀螺旋 环割、冬季断根控水等综合方法的试验,目前还在进一 步试验中。 荔枝成花坐果受很多因素影响,事实证明靠单一的某项 技术很难改变成花坐果难的问题。




100%的初调查者对自己果园土壤性质及养分状况不清楚, 并且希望了解; 12.5%被调者对土壤消毒使用了石灰和杀菌剂; 对于施肥知识获得方式依次是: 凭自己的经验、当地农 技部门、专家讲课; 81.25%的被调查者采果后施肥。 68.75%的被调查者只施用促花肥。 施肥方式:大树采用沟施,小树采用撒施。 施肥种类:50%农户结合喷药使用叶面肥;每年施肥成本 占荔枝生产总成本的20-60%; 几乎所有的农户不清楚施肥的新技术,并想尝试,以降低 生产成本。
砣缇、合江妃子笑等品种不易成花, 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
冬季深翻树盘,断根控水对解决这些 品种“成花难”有一些效果
4.4花果期综合技术
两次短截花穗
花前施基地和 果期追施保果肥
大红袍荔枝幼青树 成花不坐果”花而不实“现象严重 通过两次短截花穗、施保花保果肥等 措施,对解决大红袍荔枝“花而不实” 有一定效果。
荔枝种植户基本情况
荔枝龙眼种植户年龄情况(2008年) (共调查26人)
14 12 10 8 6 4 2 0 0 3 2 8 13
泸州荔枝龙眼种植户文化程度(2008年) (共调查26人)
14 12 10 8 6 4 2 0 0 3 0 13 10
30岁以下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1岁以上
泸州荔枝产业技术现状调查
2008年调查结果
泸州荔枝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情况(2008年/万亩)
其它地区 , 0 . 1 泸县 , 0 . 1 江阳区 , 1 . 3 9 龙马潭区 , 0 . 0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