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版

2019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版

石家庄市2019届毕业班模拟(一)高中语文( 2019.4.8上午11:40)A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1D(“促成了”错误。

原文是承担着使命。

)2B(文章只是阐述了传统戏曲对话剧的影响,并没有提到话剧对传统戏曲的影响,所以不能说“相辅相成”。

)3A(B项,中国话剧如果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只能表明它具有民族特色,但不足以推出“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一结论。

C项,并不是所有中国话剧都能体现“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

D 项,“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只是“创造出艺术精品”的必要条件。

)4 A(“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错,原文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5C(“都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法》,应该坚决整顿,予以拆除”错,从原文看,这些建筑的土地手续先于大遗址保护规划”,并不是违法,而是与遗址保护产生了严重矛盾。

)6 ①要加强宣传,使人们更充分认识到文物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的认识;②要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思路,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③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发遗址公园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④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立法》,各级部门既要相互监督,又要积极沟通协调;⑤要避免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商业开发对大遗址的破坏。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共6分。

)7A (廉洁奉公不是父亲的品格。

)8 第一处:交代“我”出生的时间(季节)及名字的由来(母亲寄寓的美好期盼);第二处:表达出父亲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我的提醒(不要忘记父母与家乡);第三处;表达了父亲病中见到我后的欣慰和对我的殷切嘱托。

(每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一:本文主人公是“我”,理由:①“我”是主题的集中体现者。

本文通过“我”的成长经历及为百姓修路的故事,体现对正直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精神传承的赞美。

②“我”是情节发展的主导者。

作为叙述者和亲历者,贯穿起整个故事。

③“我”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着墨更多,形象更为丰满立体。

示例二:本文主人公是“父亲”,理由:①“父亲”是主题的集中体现者。

本文通过“父亲”对女儿的教育引导,突显了对正直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精神传承的赞美。

②“父亲”是情节发展的推动者。

从“父亲”抚养女儿到对女儿工作的支持,再到对女儿的思念和告诫、期许,推动着故事向纵深发展。

③“父亲”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

“父亲”尽管对着墨相对较少,但女儿的作为都是受到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二、古代诗文(34分)10A(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

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

”帝直其言而止。

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11D(“考核”不属于言官的主要职责。

)12B(“当面”错误,是在皇帝面前说的,没有当面对潞王说。

)13.(1)况且潞王府离楚地很远,不如向有关部门征收赋税(不如让有关部门代为征收赋税),(然后)转送给潞王府。

(且、莫若、转输,各1分,句意2分)(2)他请求尽早设立皇储,谨慎选拔辅臣,赶快进行考试选拔,全部下发各种推荐人才的奏疏,皇上都不予回复。

(简、亟、报,各1分,句意2分)14D(“落笔对面”错。

)15.①乐景衬哀情(反衬)(1分):海燕“双栖”梁上,相依相偎,柔情蜜意的情境,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1分);居室的华美反衬其落寞心情(1分)。

(共3分)②哀景衬哀情(正衬)(1分):阵阵寒砧、萧萧落叶的凄清秋景(1分),衬托出女主人公孤独寂寥、思念征人的心情。

(1分)(共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只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给2分。

)16.(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语用部分(20分)17C(“弹冠相庆”是贬义词,排除AD;“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根据语境,同样排除AD。

“身先士卒”说的是领导冲在前面,而语境中说的是平凡群众,排除B。

“好高骛远”与“好大喜功”在语境中均可。

)18A(“这样的国情”紧承上文,排除CD;“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下文的“偏离发展轨道”相呼应,应排除B。

)19C(“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属于努力的范畴,排除BD;应该先说“不忘初心”,再说“继续前进”,排除AD。

应先说“自身发展动力更足”,再说“同世界互动更深”,先中国,再世界。

)20 “脑袋疼”改为“头疼”;“看病”改为“就诊”或“检查”;“上报”改为“通知”或“告知”;“多睡觉”改为“睡眠充足”;“倍儿棒”改为“健康”。

【解析】“脑袋疼”不得体,过于口语化,改为“头疼”;“看病”不准确,此时还不能确定孩子一定生病,应改为“就诊”或“检查”;“上报”不得体,家长与老师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应改为“通知”或“告知”;“多睡觉”不准确,因为“多睡觉”不一定对健康有利,应改为“睡眠充足”;“倍儿棒”不得体,过于口语化,改为“健康”。

21. 教师开始网上阅卷时,首先要获取用户名和密码,输入IP地址登录系统,然后进入培训阶段,培训阶段会先获取培训答卷,接着进行培训卷评阅,提交等待审核,审核如果通过,试评转正评,如果没通过,再次获取培训答卷。

四、写作(60分)22参考立意:这是一则体现辩证思考的任务驱动作文。

材料中体现的是几种不同的观点——顺势而为、顺心而为、依理而为、逆势而上、坚持如一等,各有其道理。

任务要求是对青年创业者表达自己对于如何选择创业之路的看法,我们可以就一种观点或综合几种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都算合乎题意。

如:创业,当顺势而为(顺心而为,依理而为);创业,需顺势,更须坚持等。

高中语文( 2019.4.8上午11:40)B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1D(“促成了”错误。

原文是承担着使命。

)2A(文章只是阐述了传统戏曲对话剧的影响,并没有提到话剧对传统戏曲的影响,所以不能说“相辅相成”。

)3B( A项,中国话剧如果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只能表明它具有民族特色,但不足以推出“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一结论。

C项,并不是所有中国话剧都能体现“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

D 项,“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只是“创造出艺术精品”的必要条件。

)4 B(“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错,原文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5C(“都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法》,应该坚决整顿,予以拆除”错,从原文看,这些建筑的土地手续先于大遗址保护规划”,并不是违法,而是与遗址保护产生了严重矛盾。

)6 ①要加强宣传,使人们更充分认识到文物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的认识;②要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思路,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③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发遗址公园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④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立法》,各级部门既要相互监督,又要积极沟通协调;⑤要避免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商业开发对大遗址的破坏。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共6分。

)7 B (廉洁奉公不是父亲的品格。

)8 第一处:交代“我”出生的时间(季节)及名字的由来(母亲寄寓的美好期盼);第二处:表达出父亲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我的提醒(不要忘记父母与家乡);第三处;表达了父亲病中见到我后的欣慰和对我的殷切嘱托。

(每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一:本文主人公是“我”,理由:①“我”是主题的集中体现者。

本文通过“我”的成长经历及为百姓修路的故事,体现对正直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精神传承的赞美。

②“我”是情节发展的主导者。

作为叙述者和亲历者,贯穿起整个故事。

③“我”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着墨更多,形象更为丰满立体。

示例二:本文主人公是“父亲”,理由:①“父亲”是主题的集中体现者。

本文通过“父亲”对女儿的教育引导,突显了对正直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精神传承的赞美。

②“父亲”是情节发展的推动者。

从“父亲”抚养女儿到对女儿工作的支持,再到对女儿的思念和告诫、期许,推动着故事向纵深发展。

③“父亲”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

“父亲”尽管对着墨相对较少,但女儿的作为都是受到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二、古代诗文(34分)10 B(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

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

”帝直其言而止。

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11 D( “考核”不属于言官的主要职责。

)12 A(“当面”错误,是在皇帝面前说的,没有当面对潞王说。

)13.(1)况且潞王府离楚地很远,不如向有关部门征收赋税(不如让有关部门代为征收赋税),(然后)转送给潞王府。

(且、莫若、转输,各1分,句意2分)(2)他请求尽早设立皇储,谨慎选拔辅臣,赶快进行考试选拔,全部下发各种推荐人才的奏疏,皇上都不予回复。

(简、亟、报,各1分,句意2分)14 D( “落笔对面”错。

)15.①乐景衬哀情(反衬)(1分):海燕“双栖”梁上,相依相偎,柔情蜜意的情境,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1分);居室的华美反衬其落寞心情(1分)。

(共3分)②哀景衬哀情(正衬)(1分):阵阵寒砧、萧萧落叶的凄清秋景(1分),衬托出女主人公孤独寂寥、思念征人的心情。

(1分)(共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只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给2分。

)16.(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语用部分(20分)17C(“弹冠相庆”是贬义词,排除AD;“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根据语境,同样排除AD。

“身先士卒”说的是领导冲在前面,而语境中说的是平凡群众,排除B。

“好高骛远”与“好大喜功”在语境中均可。

)18A(“这样的国情”紧承上文,排除CD;“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下文的“偏离发展轨道”相呼应,应排除B。

)19C(“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属于努力的范畴,排除BD;应该先说“不忘初心”,再说“继续前进”,排除AD。

应先说“自身发展动力更足”,再说“同世界互动更深”,先中国,再世界。

)20“脑袋疼”改为“头疼”;“看病”改为“就诊”或“检查”;“上报”改为“通知”或“告知”;“多睡觉”改为“睡眠充足”;“倍儿棒”改为“健康”。

【解析】“脑袋疼”不得体,过于口语化,改为“头疼”;“看病”不准确,此时还不能确定孩子一定生病,应改为“就诊”或“检查”;“上报”不得体,家长与老师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应改为“通知”或“告知”;“多睡觉”不准确,因为“多睡觉”不一定对健康有利,应改为“睡眠充足”;“倍儿棒”不得体,过于口语化,改为“健康”。

21. 教师开始网上阅卷时,首先要获取用户名和密码,输入IP地址登录系统,然后进入培训阶段,培训阶段会先获取培训答卷,接着进行培训卷评阅,提交等待审核,审核如果通过,试评转正评,如果没通过,再次获取培训答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