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活动《苏菲生气了》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幼儿园胡霞一、设计意图绘本故事《苏菲生气了》讲的是一个叫苏菲的女孩因为和姐姐抢玩具,生气离家,最后回到家,重新感受家庭的美好幸福。
故事中苏菲的情绪变化过程描写得非常逼真,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给幼儿良好的暗示。
生活中,幼儿之间经常会因为争抢玩具等事情闹矛盾,而大人们总是容易压抑幼儿的情绪,容易忽视幼儿的负面情绪原因,总教幼儿要有好脾气,然而不是每个不满都是没有原因的。
本次教学活动透过苏菲火红色怒气的戏剧化表现方式,使幼儿正视焦灼与不安的情绪,并进行适当的疏导,知道这样不快乐与情绪化,是每个人都会必须面临到的,引导幼儿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更是不好的情绪,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生气了能尝试自我调节。
二、活动目标1.在PPT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引导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并大方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知道生气是不好的情绪,了解排解生气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做一个快乐的人。
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绘本PPT、幼儿人手一张32K的绘画纸、人手一支黑色记号笔。
2.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歌曲《拉拉勾》。
四、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1.观察苏菲生气的表情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她是一个外国女孩,她的名字叫苏菲。
仔细看一看,苏菲是什么样的表情?从她脸上的表情能看出她怎么了?幼1:她很生气(你从哪里看出来她很生气?)她眉毛皱着(那你能做一做这种表情吗?)幼2:她眼睛瞪着,她很生气……幼3:她很生气,嘴巴都是弯的。
(恩,她嘴角向下弯的,是很生气的样子,你来学一学她的样子吧!)……环节评点:活动一开始就引出图画书的关键词“生气”,利用一张主人公的图片,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猜测、模仿苏菲的表情,一下子就把幼儿带入了故事主人公的情绪意境中去了。
幼儿在观察、猜测、模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故事,走近了主人公,与主人公感同身受。
2.猜测苏菲为什么会生气,引入绘本故事。
师:苏菲很生气,可是苏菲平时轻易不生气,脾气还蛮好的,今天苏菲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幼1:外面下雨了,没有人陪苏菲玩,所以苏菲很生气;幼2:苏菲的弟弟把玩具撒了一地,苏菲很生气;幼:3:苏菲犯了错误,被妈妈骂了,很生气……指导语::苏菲到底为什么会生气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本图画书就知道了。
环节评点:在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意境后,教师通过语言进一步创设情景,引导幼儿猜测苏菲生气的原因,成功的引起了孩子们对故事的探究兴趣。
(二)讲述故事,理解内容1.观看PPT,讲述故事,体会人物心理。
(1)教师配合PPT讲述故事:苏菲在家玩玩具,姐姐也想玩,于是就抢了起来,结果苏菲被姐姐推倒在地……(2)师:姐姐抢苏菲的玩具,苏菲心里会怎么想?你像苏菲这样生气会是什么表情?会做什么样的动作?(幼儿纷纷尝试做出生气的表情,有瞪眼的,有手叉腰的,有跺脚的等等……)(3)师:那苏菲生气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PPT描述苏菲生气的表现。
)第一种:了解跺脚动作和红色影子;指导语:苏菲是什么表情?那火是从哪里喷出来的呢?请你仔细看看苏菲的脚是怎样的?苏菲的影子为什么是红色的?第二种:苏菲的怒火一喷出来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怒火,家里人都不高兴了;指导语:随着怒火的喷出,很快就充满了整个屋子,那待在这个屋子里的人会有什么感觉?第三种:苏菲身上充满了怒火,就像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一样。
指导语:你观察到苏菲旁边有什么了吗?(火山)为什么会有一座火山在苏菲旁边呢?对了,火山画在苏菲旁边,就是画家想要表达苏菲身上的怒火越来越多,就像一座火山快要喷发。
环节评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画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的苏菲的怒火,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苏菲的心理状态。
故事中引发苏菲生气的事件是幼儿最常经历的对于玩具的争夺,画面又对情绪有着高度具像化的表现,很容易就做到了引发幼儿对于切身经历的联想。
这样,幼儿就能以客观的角度,参照故事中的人物,对他们所困惑恐惧的多重情绪,有着亲身经验的直观理解。
这是一个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过程。
教师通过语言讲述创设情境;通过动作模仿创设情境;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创设情境;通过对画面的解读创设情境,使幼儿如同身临其境,多角度多层次的帮助幼儿体会到了苏菲的情绪状态。
2.交流谈话,简单记录,寻找解怒方法(1)师:生气很不好,生气有什么不好呢?幼儿:生气不好,会生病的,嗓子会哑的,会长皱纹,会长痘痘,会变丑,对别人不礼貌,会没有朋友的……(2)师:如果你生气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幼儿:生气的时候,我可以听听笑话,看电影,玩玩具,和爸爸去钓鱼,下棋,吃点好吃的食物……(3)幼儿用简单图示法进行记录并展示和交流记录内容。
环节评点:这个环节中,教师及时引导幼儿知道“生气”这种情绪的负面影响,从而让幼儿知道生气的危害,接着师幼共同探讨生气时怎么使自己情绪好起来,教师介入了新的辅助手段——图表记录法,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进行简单记录并与同伴交流,幼儿在说说——画画——再说说的过程中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使答案更加明晰深刻,通过与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更多了解到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3.讲述故事,充分想象,了解自然排怒法。
(1)教师继续讲故事。
(…………)(2)师提问: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对苏菲说什么?(3)师:苏菲继续往前走,看到一棵大树,坐在大树上,她还看到什么了?(“看到海鸥在平静的海面上自由地飞翔着。
”“我看到沙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
”“我还看到小鱼在海里愉快地游着。
他们东游游、西游游,像捉迷藏。
”“看到风姐姐在她耳边轻轻地说,你别生气了,你们都是一家人,应该互相谦让。
”)环节评点:故事中苏菲对大树、微风、波浪等自然物的接触,心情舒缓了许多,幼儿的心情也随着故事主人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通过提问:你会对苏菲说什么?苏菲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博大,勇敢战胜生气的不良情绪。
(三)迁移情境,尝试学习排解情绪的方法。
1.师:小朋友,现在苏菲的心情怎么样?2.师:在幼儿园里,我们也会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也有生气的时候,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拉拉勾》,学习排解怒气的方法。
环节评点: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入幼儿熟悉的歌曲《拉拉勾》,让幼儿在表演情境中学习、体验排解怒气的方法,教给孩子们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便日后生气时可以及时的排解不良情绪。
五、活动反思如果一节课中光是让孩子欣赏图片,那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肯定是不可行的。
因此活动中我始终注意要让课堂动静交替,让孩子在课堂中动起来。
苏菲生气时的表情非常的夸张,于是我利用这个环节,请小朋友做一做“你在生气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孩子的动作非常的夸张,有咬牙切齿的,有捶胸顿足的,……非常的有意思,课堂中的气氛非常的活跃。
在了解了苏菲生气的原因及苏菲生气的程度后,我又把绘本和绘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请小朋友想一想“在生气的时候,你会做什么事情让自己不生气呢?”让孩子先说,然后再提出要求“那你能最简单的标志把你生气时候怎么做的记录下来吗?这个记录一定要很简单,能一看就明白就可以了。
”这个要求是让孩子既能在课堂中把自己的做法画下来,又要节省课堂中有效地时间,最后把孩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孩子一个一个说一说,这个效果非常的好。
六、专家点评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够跟小主人公感同身受、情感投入、思维活跃。
1.激趣设疑,引发阅读欲望在阅读故事之前,教师出示了绘本封面——一幅形象鲜明的主人公肖像,并用简练、指示性明确的语言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对封面所表达的内容做大胆的猜测设想,从而对绘本中内容产生探知的欲望。
2.妙引巧领,创设情境氛围《苏菲生气了》这个故事的重心与特色,是将情绪状态以直观的画面形式呈现,作为主角的孩子是整个情绪处理的主控者。
故事中的苏菲先是以肢体动作表达愤怒,进而躲进自己的世界,渲泄悲伤、渐渐缓和、最终恢复平静。
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和及时跟进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苏菲整个心理变化的过程,使得幼儿了解生气的危害,知道生气了应该怎么去排解。
3.精思细品,培养良好习惯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
教师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如:苏菲生气了怎么办?生气的样子是怎样的?怎样使心情平和起来?等提问引导幼儿真正有效地思考问题,孩子们先从故事情节中进行了迁移,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就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概括的过程,做出一些有关的幻想或憧憬。
这也恰恰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教师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引导幼儿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展开联想,创新活动内容。
附:绘本故事:苏菲生气了苏菲正忙着玩呢,她的姐姐抢走了玩具大猩猩。
不嘛!苏菲说。
我的!她姐姐说。
“苏菲,现在该轮到她玩了。
”在姐姐抢走大猩猩时,苏菲被撞到在卡车上。
哦,现在,苏菲,生气极了!她踢。
她尖叫。
她想把所有东西都打得稀巴烂。
她发出了一声鲜红鲜红的怒吼。
苏菲象是一座准备喷发的火山。
苏菲生气了,真的真的非常生气了。
她跑了!她跑啊跑啊跑啊,直到她实在跑不动了。
接着,她哭了一会儿。
她看见了石头,大树和青苔。
她听见了鸟儿在欢叫。
她来到了一棵老橡树面前。
她爬了上去。
她感觉到,微风在她的头发下面拂过。
她注视着海面上的波浪。
宽广的大自然抚慰着她。
苏菲现在感觉好多了。
她爬了下来。
走回家去。
我回来了。
屋子里真温暖,回家的味道真好。
每个人都非常高兴苏菲回家。
又回到了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苏菲也不再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