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按照“县上有档案、乡镇有台账、村上有表册、农户有卡片、干部有日志”的要求,对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的基础信息、开展工作的情况等,层层建档立卡,健全各种资料。
二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健全行动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了解掌握行动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和调度相关工作,有计划分期分批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正确处理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工作常联系,人员不间断,帮扶见成效。
三是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
要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组织的纽带和协调作用,主动与省、市、县联系单位、领导和个人的衔接,加强沟通,保证联系单位和领导干部对接及时,帮扶有序,信息畅通,对上对下衔接到位。
四要建立健全定期报告机制。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确定专人,加强与各联村单位、企业和个人之见的联系,经常督促及时上报相关情况,促进相互交流,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五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机制。
通过编发工作简报、撰写新闻稿件、网络信息快报等形式,及时收集、整理信息,认真总结行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挖掘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准确反映行动动态和工作成效,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六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机制。
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客观、公正地对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进行考
核评价,使行动行有所依、干有所循。
考核结果要作为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
七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
按照随进随退的要求,适时调整帮扶联系对象,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对收入达到或超过扶贫标准的逐步减少扶持,对返贫的重新纳入,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