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奠基人是拉斯金,代表性设计师:莫里斯(红屋)、德莱赛、阿比什。
1895年12月,法国新艺术运动中心人物宾在巴黎开设名为“新艺术之家”的艺术商号,以“回到自然去”为口号,资助几位志趣相投的艺术家从事家具与室内设计工作。
新艺术运动代表性设计师有爱米勒•加雷、埃克多•吉马德、路易斯•莫卓列里、及平面设计领域的儒勒·舍雷(“现代海报之父”)、土鲁斯·劳特雷克、阿尔丰斯·慕卡。
芝加哥学派代表性设计师:沙利文,代表性理论:“形式追随功能”。
装饰艺术运动代表性设计师:艾琳·格雷(E-1027边桌)、艾米尔·德科、让·杜南、保罗·布瓦列特(“20世纪时装设计第一人”)。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代表性建筑物有: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
德国工业同盟代表性设计师:维尔德、穆特休斯、彼得·贝伦斯(1907年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艺术顾问的设计师)。
荷兰风格派代表人物:杜斯伯格、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图》)、里特维尔德(《红蓝椅》)、莱克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代表性理论:“机器美学”, 代表作品: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马赛公寓。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米斯·凡·德罗,代表性理论:“少即是多”、“全面空间”、“流通空间”,代表作:范斯沃斯别墅、西格拉姆大厦。
俄罗斯构成主义的形成受到到立体派、未来主义、及本国艺术家马列维奇的“至上派”的影响。
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学院是战后对联邦德国工业设计产生最大影响的机构,这是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高等学府,其纲领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它与德国布劳恩公司的合作正是这一纲领的典范。
美国工业设计的“四大元老”是罗维、蒂格、德莱福斯、盖茨。
工业革命的变革所导致的设计领域的变化1. 生产方式的变化,机器化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手工业生产——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功能、装饰的随意——标准2. 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形势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
3. 设计地位的独立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
4. 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产品设计的适应性要求提高5. 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新要求设计者对新技术的适应困难,观念无法转变。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
①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②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③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
④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与风格源泉。
新艺术运动目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追求与传统决裂。
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线条装饰)。
三大源泉:哥特式、罗可可式、日本浮世绘(江户时期)苏格兰设计师麦金托什的设计思想与风格。
①抽象的几何形态,黑白对比色彩,纵横直线分隔的垂直风格——现代设计造型的语言。
②从建筑—室内—家具—灯具—玻璃器皿—彩色玻璃—地毯的整体风格系统设计。
③从自然主义转向抽象主义,从曲线转向直线,从繁琐转向简洁,独创现代设计风格。
④向古典学习,向东方学习,跳出传统,推陈出新。
维也纳分离派。
新艺术的产物: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直线派的代表。
背景:1897年,19位艺术家离开他们认为严格、保守的维也纳学院派,建立了一个前卫的艺术流派—维也纳分离派。
代表艺术家:约瑟夫· 奥尔布里希、霍夫曼、莫塞口号: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德国工业同盟宣言的内容(1) 倡导艺术、工业、手工业相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包豪斯教育体系及其历史作用及影响。
(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
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包豪斯培养了一大批如布朗特、马歇·布劳耶、马克思·比尔等杰出的设计师。
(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
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形式机械、呆板。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因素。
①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
②原始艺术的影响。
③简单的几何外形。
④舞台艺术的影响(俄国芭蕾舞团、爵士乐)。
⑤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系列,特别重视强烈的原色和金属色彩,其中包括鲜红、鲜黄、鲜蓝、桔红和金属色系列(包括古铜、金、银等色彩)。
⑥汽车的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影响“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它采用于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取设计上的折衷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来。
这场运动与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几乎是同时发生,也几乎同时于30年代后期在欧洲大陆结束,因而,在各个方面都受到现代主义的明显影响。
但是,由于它主要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使得它与现代主义具有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装饰艺术”运动没有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再次得到发展,而基本成为史迹,只有现代主义成为真正的世界性设计运动。
但是,“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重要资料,无论哪一个方面,这个风格都有不少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它的东方和西方结合、人情化与机械化的结合的尝试,更是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研究中心。
从形式上看,20、30年代的这个设计运动的风格与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也有类似的地方。
因而,对于它的了解和研究,就更具有重要意义了。
"建筑五要素"建筑五要素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理论,他认为新建筑五要素是: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长窗、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
现代主义设计的宗旨特点和历史意义及局限性宗旨:面向大众的设计、理性。
特点:(1)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讲究设计的科学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摒弃装饰来降低成本为大众服务。
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设计服务对象的问题(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设计,提出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
(4)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经济问题,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优点:使产品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缺点:存在造型单一化倾向。
意义: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
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
对于这个设计风格的反应,又产生了当代的许许多多新的设计运动,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和新流派。
60年代以后的设计运动基本都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应,对现代主义的否定企图,或者对现代主义的重新诠释。
没有对现代主义的真正认识,可以说就没有可能从观念上认识和了解现代主义以后的种种派别和潮流。
“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宁要歪扭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枯燥和所谓的‘有趣’;我宁愿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耍‘经过设计’的;要随和包容,不要排他性;宁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派头;宁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
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
”——栗子山母亲之家的设计者罗伯特·文丘里对建筑的独特见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
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它以科技和信息革命为特征,并以后工业文明为基础。
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讲究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和人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把握,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
后现代主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第一个是他的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
后现代主义则回复装饰性,并且高度强调装饰性,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师都采用各种各样的装饰,特别是从历史中吸取装饰营养,加以运用,与现代主义的冷漠,严峻,理性化形成鲜明的对照。
后现代主义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对于历史冬季的折衷主义立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的回复历史风格。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风格采取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并且这种折衷处理基本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的。
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典型特征是它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娱乐特点是后现代主义非常典型的特征,大部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作品的都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反映了经过几十年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垄断以后,人们企图利用新的装饰细节达到设计上的宽松和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