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卫版-生理学--呼吸ppt课件
人卫版-生理学--呼吸ppt课件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
1.潮气量 (TV)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 500mL 2.补吸气量(IRV) : 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 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
3.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 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参与呼吸的肌肉
主要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 主要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 突肌等
第一节 肺通气
1.吸气运动:吸气肌收缩-胸廓扩张-肺扩张-肺容
量增加-肺内压暂时下降-气体进入肺
2.呼气运动: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肺回缩-胸廓回
缩-肺内压升高-气体被呼出
3.呼吸的类型
❖ a.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 b.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一般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第五章 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O2
CO2
肺 O2 CO2
O2
血液 循环
CO2
O2 组织 细胞
CO2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示意图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 ( pulmonary ventilation ) 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肺通气的器官: 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 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膜六层结构 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2.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
形成。胸廓的弹性阻力的作用方向,则视胸 廓扩大的程度而异:
①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67%), 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
②胸廓缩小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 性回缩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③胸廓扩大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 性回缩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
生理意义: (1)降低吸气阻力,有利于肺的扩张, 使吸气省力。 (2)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稳定性。 (3)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的生 成,防止肺水肿。
2)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 来源于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 一定范围内,肺被扩张越大,肺弹性回缩 力也越大 肺气肿→弹性纤维断裂→弹性回缩力下降 →呼期末肺内存留气体→肺通气效率降低
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第一节 肺通气
(二)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肺内压 ( intrapulmonary pressure) 肺泡内的压力。
在呼吸运动中,肺内压随胸腔容积的变化而发生
周期性变化。
吸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开始
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停止
呼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开始
气
胸廓弹性阻力
的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主要)
阻
惯性阻力
力
组织粘滞阻力
(一)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弹性回缩力占总阻力的1/3 表面张力占总阻力的2/3
1)肺泡表面张力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壁内表面衬有一薄层液体,与肺 泡直接形成液-气界面,产生了表面张 力,称为肺泡表面张力。
液层表面张力沿曲面的切线分向拉紧 液面,指向肺泡中心,使肺泡趋于缩 小,构成肺的回缩力,约占总回缩力 的2/3。
生理学
生理学
第五章 呼 吸
第五章 呼 吸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五章 呼吸
呼 吸 (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 1. 外呼吸(肺呼吸)①肺通气 ②肺换气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组织换气)
第一节 肺通气
2.肺通气原理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是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 二是阻止其流动的阻力。 前者必须克服后者,才能实现肺通气。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
原动力:
呼吸运动
直接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肺通气
第一节 肺通气
(一)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 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停止
第一节 肺通气
人工呼吸的原理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内压 ( 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膜腔: 位于两层胸膜 之间的潜在、 密闭的腔隙, 其内仅少量 浆液。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负压的产生原理: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V:单位容积变化 △ P:单位压力变化--跨肺压(肺内压-胸内压)
肺和胸廓是两个串联的弹性体,其总顺应性的两者倒数只和。
总顺应性为:0.1L/cmH2O
人卫版-生理学--呼吸
(二)非弹性阻力
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气道 阻力是主要成分,约占80-90%。 气道阻力:气体通过呼吸道时气体分子之间及 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1)呼吸道口径大小 (2)气流速度 (3)气流形式
根据Laplace公式计算: 回缩力P=2T/r T:表面张力 dyn/cm r:液泡半径或肺泡半径(cm)
肺泡表面张力的存在造成:
(1)阻碍肺泡的扩张,增加吸气阻力 (2)使想通的大小肺泡内压不稳定 (3)促近肺部组织液生成,易产生肺水肿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由Ⅱ型细胞分泌, 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 DPPC特点:分子一端是非极性疏水的,另一端是极性亲 水的。以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气界面,密度随肺泡的 张缩而变化。 作用:降低分泡表面张力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 若将大气压视为零,则: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l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并使肺随胸廓运动而被动运动; l 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气胸的危害……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 弹性阻力 肺弹性阻力 肺的弹性回缩力 (1/3)
通
肺泡表面张力 (2/3)
(二)胸廓弹性阻力
不同状态下胸廓弹性回缩力对呼吸的影响
二、通气阻力向外无源自吸气的动力人卫版-生理学--呼吸
向内 吸气的阻力
3.肺和胸廓的顺应性:
是指肺和胸廓在外力作用下,扩张的难易程度。
1
顺应性= ----
弹性阻力
与可用单位跨肺压的变化所导致的肺容积变化来表示肺顺应性。
CL =
△V △P
( 0.2 L/cm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