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试卷

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试卷

绝密 ★ 启用前 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
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题号 一 二 三 题分
15
25
30
合分人
得分
中国文化部分
一、填空(15分)
1、先秦法家三派分别为 、 、 。

2、“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说的是我国的 。

3、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 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4、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 。

5、秦汉实行的是 行政区划。

6、理学“二程”指的是程颢和 。

7、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 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8、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 朝。

9、佛教是在 时传入中国的。

10、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 、 、 。

11、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名为 。

二、名词解释(25分)
1、内圣外王
2、诸子百家
3、中国宗教信仰中的三大崇拜
4、五行及其相生相克
5、四书五经 2/22 考点名称 准考证号 姓名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装……………………………………订…………………………………线……………………………………
三、论述题(30分)
2、请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现象。

1、你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跨文化交际部分
一、论述题(30分)
1、论述中国与欧美国家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方面的异同。

2、你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哪些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应该如何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文化(答案)
一、填空(20)
1、仁自然无为
2、《诗经》风颂
3、理学清代朴学
4、释迦摩尼顿悟
5、天地君师
6、七非洲东海岸 50
7、隋 8、京剧国画 9、泰封禅 10、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名词解释(20)
1、古文经学(5)
经学是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的两汉学术思想,主要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

(1)
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

包括汉景帝时河间王从民间获得的古文经书,以及汉武帝时人们从孔子旧宅中发现的《尚书》《论语》等。

研究古文经学的人就形成了古文经学派。

(2)
古文经与今文经相对,两者有文字、内容和评价上的差异。

古文学家尊崇周公,注重训诂,以考据为特色。

(2)
2、宗族制度(5)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

(1)
基本特征是以同宗血缘关系为维系家族的纽带,以父权、族权作为宗族的权力核心,以封简历至、家法族规维护宗族的统治。

(2)
宗族制度与儒家思想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种宗法精神全面地支配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结构的纽带,是稳定社会的因素。

(2)
3、丝绸之路(10)
丝绸之路的名称来源与丝绸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主要货物有关。

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
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主要交通线路,东起长安,西至地中海,罗马。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维护东西方交通的畅通起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使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4)
海上丝绸之路是由海上航线连接亚欧非之间的通道。

东汉时期开始从波斯到红海,从海上到大秦;唐宋时期建立了专门的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远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4)
三、论述题(30)
1、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在今天又何意义。

(15)
中国文化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是相互转化的,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之中,是种朴素的唯物思想。

这种辩证统一的思想使我们认识到世界是相互制约又是生动变化的,使我们高度戒惧又充满希望。

(4)
(2)天人合一。

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应该是息息相关的,是个统一体,从而得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这在当今世界是非常积极的主流思想。

(3)
(3)中和中庸。

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才能达到和谐境界。

做到中庸的三个前提分别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具有忍让意识,要有修养和品格。

(4)
(4)修身克己。

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

强调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是提高自身价值,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

修身离不开克己,只有克己方能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

(4)
2、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15)
道家思想主要是指老庄哲学思想,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现代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3)
首先,道家思想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人们掌握了强大的征服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自己造成了极大地灾难。

这就要求我们来调适好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就曾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应处于和谐协调的关系之中,保持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进而保护好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与条件。

不论人有多大的征服自然的力量,“道法自然”都是一条真理,指引人们去调适现代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6)
其次,道家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发展。

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老子哲学中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提出的超脱说,都可以用来调适人的心里,保持人的心理平衡,使人们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冲突面前,不至于失去心态的平衡。

道家的心理修养学说对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协调,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6)
论述题(30)
1、论述中国与欧美国家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方面的异同。

(15)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于整个时间普遍本质的理解,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属于哲学范畴。

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世界万物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为了发现其运转的规律,以达到顺应自然的目的。

西方人则认为世界的组成部分是队里的,即“物我两分”,客观的认识自然界这一无生命的存在,以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5)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性或隐性的任务什么是可取的观念,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觉得人们的信念和态度。

中国人的价值观偏向集体主义,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较高,更看重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但是西方人的价值观更偏向于个人主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对事情比较“较真”,而在男女问题上,更追求性别平等。

(5)
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的习惯或思维的程序。

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分析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不否认对立,但是更强调统一的方面,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但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则把一切事物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

(5)
2、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应持什么样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15)
对待非本民族文化的态度对语言教师来说很重要,那么在跨文化较交际中,我们对待不同的文化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1)
首先,要尊重不同的文化。

这是对待任何一种文化应有的最基本得态度。

文化差异不应看做是文化的高下,不应受哪些常常是出于民族中心主义而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不准确概括所形成的“文化成见”的影响。

(4)
其次,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3)
再次,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

首先要承认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又有其合理性。

因此要采取开发宽容的态度,用求同存异的原则化解文化冲突。

(3)
最后,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待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包括完全拒绝,完全同化。

但最高境界应该是既完全保留母语文化、又全盘接受目的语文化和立足于母语文化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同时,汲取目的语文化的长处,不断发展,创造本民族的新文化。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