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大班折纸教案

最新大班折纸教案

大班折纸活动:帆船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学习到的知识看简单的折纸设意图,完成作品。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自己看示意图完成作品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折好的折纸作品,最好人手可以一份。

2、手工纸人手2份,要留有备用。

3、《帆船》制作步骤示意图。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折纸作品,引起幼儿折纸的兴趣。

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折纸,老师也是很喜欢,看,老师折了这么多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发现老师折纸的方法。

(1)老师折了这么多,其实也是请了一个好帮手,要不,老师也记不住这么多方法。

(2)你们把手里的折纸作品打开,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交给幼儿基本的折纸方法。

教师在幼儿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教幼儿认识折线(﹍﹍),箭头(↑),教给幼儿基本的折纸方法。

4、教师出示《帆船》的折纸示意图,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完成作品。

(1)教师按顺序出示示意图,并用简单的语言给与提示。

(2)难点:第4步,向后折为这次活动的难点,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范来辅助幼儿理解。

(3)第一遍作品完成之后,老师给与幼儿肯定和表扬,并让幼儿看着图示再次完成作品。

5、活动延伸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折纸的示意图,我们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自己来进行折纸创作,好不好?
大班折纸活动:蝉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初步的空间辨别能力。

3.引导幼儿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蝉。

二、活动准备:
1.课件-花灯片:折纸步骤图示。

2.课件-声音:蝉的叫声,图片:蝉
2.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

三、活动过程:
㈠导入。

1.播放声音:蝉的叫声。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在叫?
2.出示图片:蝉。

引导幼儿观察蝉的外形特征
㈡展开。

1.引导幼儿学看步骤示意图,认识折纸符号。

看看折纸步骤图上有什么符号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2.帮助幼儿掌握折叠的步骤和方法。

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折纸示意图,请幼儿
讲讲折法。

3.教师逐步演示折法
(1)对折成三角形
(2)再对折成三角形,在中间形成一道折痕线
(3)沿着折痕把一角向上折
(4)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5)把上折的一角向下折
(6)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7)翻过来把,把第一层纸的角往下折
(8)把剩下的一个角向下折
(9)把两个末端向后折
(10)把两个小角向前这一点(头),一只蝉就折好了
4.你认为蝉的哪一步分最难折?让幼儿讲讲还不清楚的地方,老师再细讲。

5.鼓励幼儿看着折纸步骤图示,尝试折蝉
(1)提醒幼儿每个步骤都要折齐,压平。

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幼儿。

(2)引导幼儿根据步骤图示,最后画上眼睛。

㈢结束
1.把幼儿折的蝉,都插在大树背景图上。

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

大班折纸活动:糖果盒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糖果盒。

2、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折纸步骤图、正方形纸
三、活动过程:
㈠观察导入。

出示折好的糖果盒,这是什么?可以放什么?你愿意折吗?
㈡交流探究:
1、引导幼儿观察折纸图谱,了解基本折法。

①正面朝上,如图,对折出水平和垂直的中线;
②四个角向中心处折;
③翻面;
④四个角继续向中心处折;
⑤右侧的角折到中心处了
⑥中心的四个角向外折;
⑦另外三个角也向外折
⑧翻面;
⑨四条边折到中线上,留下折痕(后面会用到这些折痕);
⑩中心处的四个角向外翻折;
⑾右上角已折好,另外的三个角折法同同;
⑿上一步翻到外面的四个角,如上图来回折;
⒀右上角是折好的样子;
⒁盒子边折好了;
⒂按照步骤9折出来的折痕,将盒子撑开了。

2、鼓励幼儿提问:哪一步不明白。

3、教师演示,巩固新知:
㈢动手操作:
1、幼儿尝试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2、将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师加以点评。

大班折纸活动:小鸭子一、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双手的灵活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纸,音乐数鸭子
三、活动过程:
1、引题。

播放音乐数鸭子,请幼儿边唱边表演.
说一说鸭子长什么样?
2、教师指导幼儿折鸭子
两角沿虚线向中心卷折两次
向后对折
尖角一端沿虚线向下内折
展开尖角,沿虚线向上折
将三角对折
头部向内折
画上眼睛,鸭子制作完成
3、活动延伸:
可以向幼儿介绍鸭子的成长过程。

大班折纸活动:纸娃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折纸的造型艺术特点,掌握折纸纸娃娃造型构思与制作。

2.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动手制作能力及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注意美.创造美。

二、教学准备:
正方形纸、水彩笔、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

引导幼儿观察折纸:纸娃娃的造型。

提问:这些作品像什么?作品是否抓住了纸娃娃形体的主要特征?)
㈡交流探究:
1、引导幼儿观察折纸图谱,了解基本折法。

2、鼓励幼儿提问:哪一步不明白。

3、教师演示,巩固新知:
㈢动手操作:
1、幼儿尝试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2、将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师加以点评。

北师大版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初二物理试卷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g/cm3)
酒精硫酸煤油水银冰钢铁铜铝木块蜡0.8 1.8 0.8 13.6 0.9 7.9 8.9 2.7 0.5 0.9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A.千克/米3 B.克/厘米3 C.千克/分米3D.吨/米3 2.一般一只鸡蛋和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分别约为:()
A.0.5g 60mg B.5g 60g C.50g 60kg D.500g 60t 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A.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D.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5.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温度6.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A.质量相等B.密度相等C.体积相等D.以上都不对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8.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

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9.可以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光学器材是:()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平面镜
10.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