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修辞手法

高考修辞手法


拟人是用描写人的手法描写物,如:花朵 在叹息。 拟物是用描写物的手法描写人,如:她像 白杨树般迎风招展。 比拟是拟人与拟物的总称。 比喻,是把一件事物比成另外一件事物,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1、借喻和借代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借喻 借代 常用的方法: 还原法
那边来了个红领巾。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 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蜿蜓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 着, , , ,随着微风和涟漪的 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 ②花 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 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 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 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 ⑥被 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杨柳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 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 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 非。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 终竟不过是苍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噪也。
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 深。) 反 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 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2):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志向 大。) 例子(3):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 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 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 翔。 (《海燕》高尔基)(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 的勇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 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 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B.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简单地捉襟见肘,必 须从完善法律法规、改革监管机制、行业自律和 社会监督等多方面入手。 C.金融危机的风声鹤唳,使得各大银行、企业 债权人纷纷赶往企业收贷,资金链条越绞越紧。 D.2009年4月在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中国扮 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使综合国力增 强的结果。
《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
里冰霜脚下踩。数九寒冬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1明确考纲要求,掌握八种修辞 格。 2熟悉修辞考查题型,积累解题 技巧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考试大纲》
在“修辞”方面的要求。 “常见的修辞方法”,重在“常见”,《考 试大纲》明确规定了八种: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因此复习时要紧扣《考试大纲》,不要超 出范围浪费精力。
2、衬托与对比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 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 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 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 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 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 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 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 印象。
2011年高考前5题强化训练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寒噤(jì n) 缉私(jī) 口角(jué) 引吭高歌(háng) B.框架(kuàng) 慰藉(jī) 闷热(mēn) 渐臻佳境(zhēn) C.脚踝(huái) 佛龛(kān) 媲(bì )美 咸 与维新(yù) D.漂白(piǎo) 倾轧(yà) 挟制(x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命4、下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出一个好题 目,可是出什么题目才算好呢?许多语文 界老前辈都有过无奈的感喟,如叶圣陶说 它“是不得已的办法”,朱德熙则痛陈其 “流弊甚多,不可取。” B、庚子年前后(公元1900年),四川连 年旱灾。 C、工人走进技校,学习现代科学;农民跨 出家门,搞起商品经济:工农都为现代化 事业做贡献。 D、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是 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①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 卑的厚障壁了。(《故乡》) ②雨来把缸搬回原地,刚一转身,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就进来了。 (《小英雄雨来 借喻是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 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那 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9年3月28日所进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 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关注节能,就 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B.医改的深化毕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政府的引导,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全 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推进医改的合 力。 C.只有把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多地向基础薄 弱地区倾斜,让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 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D.2009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 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 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题型及趋势: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修辞考题主要是融在表达、阅读、鉴赏、 写作中,具体体现为对各种修辞效果的鉴 赏和对修辞方法的作用和修辞效果。
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拟物
1.人当作物 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 尾巴跑。(老舍《龙须沟 2.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 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3.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 例如:①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读一读 记一记 1.美: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 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 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 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2.诸葛亮 ☆五丈原的军帐内,一盏油灯映照着他———诸葛孔明憔 悴的面庞。蜡黄的脸上显露着他的不甘,口中喃喃道出的 是对后世的无尽牵挂。帐内四周站立的官员早已热泪盈眶。 终于,一阵秋风袭过,那盏油灯即刻熄灭。五丈原内哭声 响彻一片。又何止是五丈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多少 后人为这位旷世英才潸然泪下。 尽管蜀汉依然只能偏居一方,遥望中原;尽管,人们对 汉业的光复仍然只能去期望;尽管,孔明还留下了太多太 多的未完成。但是这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只记得他的 忠心为主;人们只记得他为了三分天下而鞠躬尽瘁;人们 只记得他为无处容身的汉业打下了基石。人们早已将孔明 奉为神明,而孔明,也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