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同糖酵解
7.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8. 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丙酮酸
8
8
一、糖的无氧氧化
9.磷酸烯醇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10.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9
9
一、糖的无氧氧化
10
10
(四)
反应过程
(三)
限速酶Biblioteka (二)反应部位(一)
概念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三个阶段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柠 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
18
18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⑴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主要的产能途径。1分子乙酰 辅酶A经过三羧酸循环共生成10分子ATP。
⑵三羧酸循环是单向反应体系。
⑶三羧酸循环必须有氧参加。
⑷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会向其他物质转变,故
循环需要回补。
19
19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子ATP。
21
21
三、磷酸戊糖途径
糖不仅可以通过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产生能量, 在一些代谢活跃的组织中还可以产生重要的生理 活性物质核糖-5-磷酸和NADPH,这种途径称为 磷酸戊糖途径。
(一)反应部位 细胞质
(二)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氧化反应阶段22 ; 第二阶段:基团转移反应阶段。
22
三、戊糖磷酸途径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糖分解代谢的类型
1
无氧氧化 (无氧条件,产能较少)
糖分解代谢
2
3
戊糖磷酸途径 (产生生理活性物质)
2
有氧氧化 (有氧条件,产能较多)
2
(四)
反应过程
(三)
限速酶
(二)
反应部位
(一)
概念
一、糖的无氧氧化
两个阶段
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 酶-1、丙酮酸激酶
细胞质
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或 缺氧的情况下分解成乳酸 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细胞质、线粒体
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的条件 下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11
11
反应过程
二、糖的有氧氧化
第一阶段
葡萄糖经酵解途径分解为 丙酮酸,发生于细胞质中
反应过程
第三阶段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
12
第二阶段
丙酮酸由细胞质穿梭进入 线粒体,并氧化脱羧生成
⑴三羧酸循环是体内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 同通路。
⑵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 ⑶三羧酸循环可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当量。 ⑷三羧酸循环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
20
20
二、糖的有氧氧化
(五)生理意义 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1分子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可以净生成30或32分
1. 氧化反应阶段
23
23
三、戊糖磷酸途径
2. 基团转移反应阶段
24
24
三、磷酸戊糖途径
(三)生理意义 1. 生成核糖-5-磷酸 2. 生成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四)限速酶
25
葡糖-6-磷酸脱氢酶
25
2.葡糖-6-磷酸异构为果糖-6-磷酸
5
5
一、糖的无氧氧化
3.果糖-6-磷酸磷酸化为果糖-1,6-双磷酸
4.果糖-1,6-双磷酸裂解成2分子的磷酸丙糖
6
6
一、糖的无氧氧化
5.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双磷酸甘油酸
6. 1,3-双磷酸甘油酸脱磷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
7
7
一、糖的无氧氧化
14
14
二、糖的有氧氧化
⑵柠檬酸异构为异柠檬酸
⑶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
15
15
二、糖的有氧氧化
⑷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辅酶A
⑸琥珀酰辅酶A生成琥珀酸
16
16
二、糖的有氧氧化
⑹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⑺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17
17
二、糖的有氧氧化
⑻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乙酰辅酶A
12
二、糖的有氧氧化
1. 第一阶段: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同糖酵解) 2.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
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13
包括三种酶和五
种辅因子
13
二、糖的有氧氧化
3. 第三阶段: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成CO2和H2O ——三羧酸循环
⑴柠檬酸的生成
3
3
一、糖的无氧氧化
反应过程
糖的无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可人为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二阶段: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4
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 成丙酮酸(酵解途径)
4
糖酵解亦称EMP pathway, 以纪念Embden,Meyerhof 和Parnas三位对此有突出贡 献的生物化学家。
一、糖的无氧氧化
1.葡萄糖磷酸化为葡糖-6-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