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脑操26式健脑操是一系列简单而有趣的运动。
为了切合健脑操的运用,人脑的协作可以理解为由三种功能关系组成,即是左右脑半球协作的两侧范畴。
脑干和额叶协作的专注范畴,以及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协作的守中范畴。
在两侧范畴里潜藏着两侧整合的可能,让人可以跨越身体左右中线,在中场工作。
掌握了这项技巧,就可以处理线性和象征性的书写符号(无论是由左至右,还是由右至左排列的),也就是争取学业成就的基本技巧。
不能跨越中线的被称为“学习缺陷”或“读写困难”。
帮助刺激脑部或身体左右两侧整合协调的运动。
专注是跨越参与中线的能力,该中线分隔前后身体及前后脑。
不完整的反射发育,会导致表达困难和在学习过程中不主动参与。
不专注的学员常被视为不留心、理解力弱、语言发育迟缓或多动;有些学员则是太专注、太努力。
帮助突破专注问题的运动,是前后整合的运动。
守中是跨越上下身体中线的能力,有协调上下脑的功能。
所谓在下的脑,生理学正式名称是中脑,主管情绪;在上的脑指大脑,司职抽象思维。
缺乏感觉和意义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
无法守中的人会有非理性的恐惧、斗争脱险反应,或无法感觉或表达情绪。
那些有助于守中的运动,可放松整个系统,让学员准备好接收和处理信息,不受负面情绪蒙蔽。
——以上内容均节选自《健脑操26式》本书将健脑操26式归纳为中线运动、伸展运动、能量运动与深化运动三部分。
一:中线运动就是整合双眼视觉、双耳听觉和大脑与身体的两侧。
它协助学员增强上下身体的协调,不论是在大肌肉还是在小肌肉运动的技巧上。
1、交叉爬行Cross Crawl这种交叉运动就像原地踏步一样,学员交替地移动手臂和对侧的腿。
由于“交叉爬行”可同时激活两侧脑半球,因此对需要跨越身体中线的所有技巧来说,是一种理想的热身运动。
练习:立正,双足距离如肩宽,弯腰右肘轻触左膝,头部和胸部顺势转向左。
站直后,弯腰,左肘轻触右膝,头部和胸部顺势转向右。
如此交替动作。
提示:☺喝水和“脑开关”都有助身体和脑部做好准备,以对“交叉爬行”作出反应。
☺要激活运动觉,可交替地以手碰触对侧膝盖。
激活脑部以便……☆跨越视觉、听觉、运动觉、触觉的中线。
☆进行左右来回的眼球运动。
☆增进双眼视觉能力。
2、卧8 Lazy 8s眼睛追视拇指走“卧8”或无限符号的轨迹,可以让人顺畅地跨越视觉中线,从而激活左右眼和整合左右视野。
8是横卧的8,有一个固定的中点和左右两个区域,由一条连续线连接起来。
练习:a、拇指在鼻梁正前方约45厘米,眼望拇指。
b、拇指沿逆时针方向在左边画圆,眼全时间追视拇指。
C、切记,每当拇指跨过“卧8”的中点,都是斜向上穿越的,才是正确的方向。
d、完成左边画圆后,拇指回归至鼻梁正前方。
e、拇指沿顺时针方向在右边画圆,双眼全时间追视拇指。
f、拇指在鼻梁正前方回入左边的图形,开展新一个循环。
提示:☺学员站立,水平向前方望着一点,便是“卧8”的中点。
☺学员可先用左手,以即时激活右脑。
☺眼睛跟着“卧8”的轨迹移动,头部微转,颈部保持松弛。
☺建议每只手重复三遍。
激活脑部以便……☆跨越视觉中线,增进两侧脑半球的整合。
☆加强双眼和周围视觉。
☆增强眼肌(特别是左右来回扫视)的协调。
3、对称涂鸦Double Doodle“对称涂鸦”是同时牵涉两侧的绘图活动,在中场进行,以建立与身体相对的空间感和方向感。
“对称涂鸦”最好是由手臂和肩膀的大肌肉来体验。
练习:初试者或小孩可用大纸张做,纯熟后可在普通页面上做。
可任意画一些规则或不规则的图形,有意思或没意思的图形,实物或抽象的图形。
留言哪只手在带领,哪只手在跟随。
激活脑部以便……☆手脚能在不同视野中协调。
☆跨越运动觉中线。
☆提高空间的醒觉性和视觉的辨识力。
4、字母8 Alphabet 8s5、象8 The Elephant“象8”运动激活我们的内耳,有助平衡,同时整合双耳聆听的脑功能。
它又能纾解颈部肌肉;颈肌常对声音和默读时嘴唇的过度运动,产生紧张的。
提示:☺在开始前,指示学员在哪儿画“卧8”。
从周围环境中拈来配村的图形,将8字形的中点和边际界定(例如黑板的中间线)。
☺学员双膝轻松地微屈,面向“卧8”的中点。
☺运动前后,测试学员头部转动的难易程度。
☺学员双眼张开,幻想投射“卧8”在远方一个平面上,身体中线正对“卧8”中点,身体不得扭转。
☺头“黏”着肩(可以在头肩之间轻轻夹一张纸不放,有助掌握这个技巧)。
☺学员以自己的手瞄向远处(如果双眼做得正确,手会出现重影或显得模糊不清)。
练习:a、膝微屈,侧头抬肩至轻触,单臂水平指向正前方,就是“卧8”的中点。
另一手臂的位置不重要,松垂或扶着肚脐皆可。
b、眼望手臂指向的远方一点。
头不动、肩不移,只以胸廓带动躯干,在远方画“卧8”。
C、所以眼的焦点在远方的“卧8”上,指头看来应该是模糊或是重影的。
d、在左边逆时针方向画圆完毕,回到“卧8”的中点,姿势亦跟起始点时的一样。
e、不要窒碍流动,顺势跨入右边,顺时针方向画圆。
f、在右边顺时针方向画圆完毕,回到“卧8”的中点,为一个循环。
做多个循环,然后换臂重复程序。
注意双膝全时间微屈。
激活脑部以便……☆跨越听觉中线(包括专注、辨认、认知、辨别和记忆的技巧)。
☆聆听自己讲话的声音。
☆进行短期和长期记忆。
☆提升默念和思考的能力。
☆整合视觉、听觉和全身运动。
☆促进景深认知和双眼配合的能力。
6、转头旋颈Neck Rolls当不能跨越视觉中线,或不能在中场工作时,颈部便产生紧张。
“转头旋颈”可以松弛颈部,解除上述紧张。
如果在阅读和书写前做转头旋颈,可以刺激双眼和双耳同时发挥视听作用。
请只在前方180°内旋转头颈部,不鼓励向后完成一整圈360°的旋转。
提示:☺学员将头慢慢从一边旋往另一边,仿佛是一个重球一样,同时进行深呼吸。
☺当头部移到尽处时,下巴不得超越任何一边的锁骨。
☺注意在旋动过程中出现的紧张点或僵硬点。
停在该点上,深呼吸,直到松开为止。
☺旋动头部时,想象它是向外伸展,而非掉下来。
☺先闭着眼睛做,然后睁开眼睛做。
练习:a、颈部挺直,头转在一侧的尽处,以锁骨为界,以无痛为限,不可勉强。
b、缓慢垂头,下巴在胸前画弧。
不要用颈前肌肉拉扯头部向下,而是利用头部本身的重量,缓慢伸展颈后肌肉,让头自然往下去。
C、头转到左右中线,就是弧的最低点。
后颈肌肉完全放松后,下巴应该尚差少许便能触及胸骨。
d、不要窒碍流动,继续转头向上,转向另一侧肩膀。
e、头转到另一侧的尽处,颈部恢复挺直,下巴不超越锁骨。
以同样程序转头回去,为一个循环。
多做几个循环。
激活脑部以便……☆增强双眼视觉及在中场读写的能力。
☆聚意于中。
☆感到踏实。
☆松弛中枢神经系统。
7、摇臀摆腿The Rocker“摇臀摆腿”按摩腘绳肌群和臀部,舒解下背部和骶骨,激活因久坐(在椅子或交通工具内)而迟钝了的髋部神经。
当骶骨可以自由移动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另一端的脑部也就可以激活。
脊骨内的脑脊液循环被激活,身体也工作得更有效率。
提示:☺为了保护尾骨,学员必须在有软垫的表面上做“摇臀摆腿”。
☺教导学员以手或前臂做支撑。
☺鼓励学员以小圈摇动,先松弛一边髋部的紧张,再做另一边。
练习:上身后倾,以手或肘支撑。
双腿合拢,屈膝足部离地。
以臀部一侧肉最厚的地方着的,另一侧在空中画圆,顺、逆时针方向都做。
换侧再做。
换侧时,注意勿将全身的力量聚在骶骨和尾骨上,应先把臀部轻轻离地提起,再换过另一边。
激活脑部以便……☆达到聚意于中及在中场工作的能力。
☆发挥阅读技巧。
☆发挥左右扫视的视觉技巧。
☆发挥注意和理解的技巧。
8、腹式呼吸Belly Breathing“腹式呼吸”提醒学员,在专注于脑部或身体活动时要呼吸,而非屏气。
呼吸应从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地扩张整个胸廓,而且扩张运动应包括腹部。
呼吸如果表浅,只提升了肋骨,供应到脑部的氧气就有限。
呼吸如果正确,就有丰富的氧气供应给更高层次的脑功能。
提示:☺学员先以鼻子深吸一口气,再嘟起嘴唇分段吐出长气(可以想象是要保持一片羽毛漂浮在空中),以清除肺中废气。
之后,呼气同样是通过鼻子。
☺手扶下腹,吸气时随腹撑出,呼气时随腹收入。
☺吸气时数到三,凝气时数到三,呼出时数到三,再凝气数到三。
重复程序。
也可以用交叉的节奏,吸气时数到二,呼气时数到四,中间不凝气。
☺理想的、有节奏的呼吸是自然的。
不过必要时可以借助音乐节奏,不需数数。
☺在做举、踢或推得活动时,记得使力时吐气。
练习:无论坐立卧,呼气时小腹向内上收入,吸气时小腹向外下突出。
激活脑部以便……☆跨越中线。
☆达到聚意于中和感到踏实。
☆松弛中枢神经系统。
☆激活颅骨运动的节奏。
9、交叉起坐Cross Crawl Sit-ups“交叉起坐”强化腹肌,放松下背,并激活左右脑半球的整合。
它帮助发育核心姿势肌的协调,以及身体中线的组织感。
提示:☺学员在有垫的表面上做“交叉起坐”,以保护尾骨。
☺学员仰卧做此运动。
双膝和头部凌空抬起,双手放在后枕作支撑。
如因此而过分将头拉向身前者,则改以手指圈耳。
☺轮流以一只手肘碰触对侧的膝盖,不断交替动作,就像在骑自行车;颈项保持松弛,呼吸有节奏。
☺学员想象一个交叉连接髋部和肩膀,以加强对腹肌的醒觉性。
☺在做举、踢或推得活动时,记得使力时吐气。
☺五指成爪,圈于双耳,避免手将头部过分拉前,伤及后颈。
练习:卧下,双腿凌空举起,全时间与地面成大于45º角。
头肩全时间离地,双手扣于后枕或圈着双耳。
交替以左肘轻触右膝和右肘轻触左膝,感觉腹部收紧。
如果腹肌颤动,表示不胜负荷,可将双腿与地面的角度加大。
激活脑部以便……☆左右整合。
☆达到聚意于中和感到踏实。
☆提升核心姿势肌的醒觉性。
10、展脊提神The Energizer学员舒适地坐在椅子上,额头触及桌面,双手齐肩平放在桌上,手指稍稍向内。
吸气时,感觉呼吸像一股能量之泉沿中线上涌,先抬起额头,然后颈项,最后是丄背。
膈肌和胸膛保持打开,双肩保持松弛。
放下和抬起的过程一样重要:把头下垂到胸前,再把额头放低到桌上。
这个头部的前后运动可以促进额叶的循环,促进理解和理性思考。
练习:a、直腰端坐,感觉重心垂直投向两块坐骨之间的中点。
b、以头部带动整个动作。
先垂头至尽,感觉颈椎舒展。
注意以颈骨成弧为最好,不可垂头太过而颈骨成角。
C、垂头尽而弯胸椎,感觉胸椎及以上的舒展。
注意腰骶仍然与地面成一垂直线。
d、弯胸椎尽而弯腰,感觉腰椎及以上的舒展。
注意骶部仍然与地面成一垂直线。
e、到达弯曲腰椎的最低点,然后旋动髋关节,使上身钻向前,感觉整条脊骨舒展伸长。
f、上身钻前至尽,然后抬头至颈骨成弧,不必抬头太过,至颈骨成角。
g、抬头尽而后挺胸,挺胸尽而后直腰,回复端坐姿势。
此乃一个循环。
做多个循环。
提示:☺伸展双肩并放松。
☺记得吸气时幻想能量从尾骨进入身体。
☺体会呼吸(而非肌肉)作为力量之源。
☺重复本运动三次,注意每一次过程怎样变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