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17 历史唯物主义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17 历史唯物主义

2011年高考真题政治试题分类汇编:历史唯物主义1. (2011·北京28)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例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BA. 善于运用统一战线B.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C.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D.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易。

“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强调的是要依靠群众,其它不符合题意。

2.(2011·天津9)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

这说明A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绝对社会意识,人们的幸福感以物质财富为基础,体现了这点,②符合题意,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致,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有确与错误执法,所以不能笼统的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说法错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的社会意识的变化。

本题答案选A。

3.(2011·广东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B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选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从理论上说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必然具有阶级性。

诸神之赐、天赋人权都是具有阶级性的命题,但不能绝对化地得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的结论。

6.(2011·福建36)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

“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材料表明A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解析】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表明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应选A项。

B、C本身观点正确,与题意无关,排除。

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目的,运用特殊手段和设施,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D项表述错误。

7.(2011·浙江29)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

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

这表明A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解析:A。

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动荡,说明经济决定政治,①入选;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说明意识形态影响社会的变化,②正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错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④错误。

故选A项。

本题属于观点判断型选择题,解题时重在判断题肢的正误。

8.(2011·江苏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解析:A。

“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体现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因此,A项与题意符合,B项说法与题意不符。

社会意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C项说法错误。

D项强调社会历史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与题意无关。

本题可采用排错法、排异法。

9.(2011·江苏32)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

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D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解析:D此处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

这类地位的群体主要有:阶级、阶层、种族、职业群体、宗教团体等,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D项正确。

A、B两项没有强调社会结构,与题意无关。

C项与我国的社会现实不符。

10.(2011·江苏33)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

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C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解析:C价值的实现需要主客观因素,需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因此A项说法错误。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因此B项错误。

“人心,有各自的法则”意味着价值判断不同,因此导致了人或者信守终身,或忍受寂寞等不同的价值选择。

因此,C项正确。

舒婷没有批评诗中列举的价值选择的正误,因此D项与题意无关。

本题可以运用排错法、排异法。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据材料回答23-----24题。

11.(2011·山东24)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C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解析:C。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排除A;B不属于哲学道理,排除;D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排除。

12.(2011·海南16)“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首家喻户晓的《娘子军军歌》歌颂了1931年在海南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

红色娘子军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参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等50多场战斗,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红色娘子军的光辉事迹反映出人民群众C①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②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2011·海南20)不久前,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拟于2011年11月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

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C①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②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④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2011·海南21)邓小平说:“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

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C①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②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和建设中的强大精神支柱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④先进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2011·海南22)斗牛是西班牙的历史传统。

近年来,人们就斗牛运动的存废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斗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继1991年西班牙加那利自治区禁止斗牛之后,2010年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禁止斗牛。

而支持者认为,斗牛代表西班牙的国家形象,应当发扬光大。

人们之所以对斗牛运动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D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②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③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A.①② B.①⑨ C.②④ D.③④16.(2011·重庆31)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的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

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D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D.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解析:D。

个人素质会对人生价值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旦不是正比关系,A项观点片面;人生价值实现价决定因素是客观条件,B项错误;高尚思想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但不是必要条件,C项不正确。

“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说明了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分务于社会的现实。

因此选D 。

本题的解答,需要将材抖与选顶结合分析,可采用排除法。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

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回答29—30题。

17.(2011·全国旧课标29)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区别开来。

选项①表述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实践)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能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选项③也是表述错误,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不能说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相关主题